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6年,有纯中药配制的饲料添加剂——增茸灵,在吉林龙潭山鹿场 ,对101只雄性成年梅花鹿进行实验,取借了单产增收鲜茸近0.45lg的显著效果(王绍维等1987),但增茸灵对鹿体机能代谢状况有何影响尚不清楚。本试验旨在通过对鹿饲喂增茸灵对10种血液生化指标及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的测定,以探讨增茸灵促进茸鹿代谢,增加鹿茸产量的机  相似文献   

2.
中兽医学脏腑理论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摄入饲料能否充分消化吸收,为机体所利用,关键在于脾胃功能是否健全。为了探讨增茸灵的作用机理,我们以饲料消化吸收率为指标,观察了增茸灵对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一)材料1.实验动物:从吉林省生物制品研究所购入健康雄性小白鼠60只,体重18~19g。2.增茸灵:由本校中兽医学教研室研制提供。(二)方法1.实验分组:将6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只,饲养管理条件相同。  相似文献   

3.
氯化琥珀胆碱是一种骨骼肌松弛药,服用后能使动物肌肉松弛丧失反抗能力但意识清醒。该药应用鹿的锯茸时间不长。1980年我们采用麻醉枪注射氯化琥珀胆碱锯茸取得了一定成功,由于该药的锯茸剂量与致死剂量极为接近,安全系数小,加之梅花鹿个体之间差异较大,药物剂量不易掌握,造成20余只死亡和危症。从1981年起,我们采用药原液查滴法计算剂量并由人直接对鹿注射,从而找到了一种安全可靠、简单易行、实用的给药方法。4年来,用该法共注射梅花鹿418只次锯茸,无一死亡和危症,茸完好率100%。  相似文献   

4.
茸鹿食盐中毒的诊断1996年2月,某鹿场因饲喂含盐超标准的饲料引起茸鹿中毒,并死亡1头公马鹿。发病情况吉林省某鹿场建于1994年7月,人工饲养茸鹿102头,其中马鹿41头(公16头,母25头),梅花鹿61头(公44头,母17头),分别在4个圈舍饲养。...  相似文献   

5.
特效生茸宝对鹿生理生化指标及鹿茸品质的影响贾忠山,关天颖,闫凤周,衣宏岩,陈巍,王守富,赵成,冯景阳(吉林农业大学长春130118)特效生茸宝是由丹参、赤芍、黄芪、白术等中西药组成的复方药物添加剂,近年用于养鹿业的生产实践,对三、四、五锯梅花鹿具有明...  相似文献   

6.
鹿茸(Hartshorn)为中药珍品之一,入药历史至少有两千年。因其疗效卓著而倍受历代医家重视。在中药学经典中,从东汉以前成书的《神农本草经》到最新出版的《中药学》,鹿茸均属必载要药。随着野生资源的日趋减少,鹿茸主要靠人工养鹿而获取。目前我国茸鹿存栏,已超过30万只。然而,由于饲料等多方面的原因,大部分地区茸产量较低,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为了大幅度提高鹿茸产量,降低其生产成本,我们以中兽医学理论为指导,根据茸鹿的生物学特性,选择纯植物性中药为原料制成增茸灵。经3年的系统研究证实,该产品对各地区、各种饲养条件下的梅花鹿及马鹿,均有显著的增茸效果。  相似文献   

7.
马鹿黑茸病是产茸公马鹿的一种新陈代谢疾病 ,常见、多发于饲养户拴养舍饲鹿群。以产茸鹿的茸角黑细短小、畸形、茸毛稀疏或无茸毛为主要特征 ,当地群众谓之黑茸病。病鹿茸角质量劣、产量低 ,且药用价值不高 ,往往滞销 ,使饲养户蒙受较大经济损失。若不及时进行合理治疗则连年发生 ,严重者可导致产茸鹿死亡。近年来 ,笔者曾诊治该病 3 17例 ,治愈率 10 0 %。1 患病鹿群饲养管理概况秋、冬、春季粗饲料为风干玉米秸 ,每日 5kg/头左右 ,利用率 40 %~ 5 0 %。全年饲喂的精饲料以玉米为主 ,个别饲养户在玉米中配以少量小麦或麸皮、油渣 ,每…  相似文献   

8.
实验动物 为我园饲养的梅花鹿,共21头,其中公8头,母13头。分为两组,第1组4头公的6头母的;第2组4头公的7头母的。平均个体无大差异。 实验用料及方法 第1组用Ⅰ号料(玉米62,麸皮15,豆饼20,石沫2,食盐1);第2组用Ⅱ号料(玉米28,麸皮31,豆饼33,高粱5,骨粉2,食盐1)。各饲养1年,青草足量供应,每头鹿平均每天供应1.25公斤。 结果 第1组动物食欲不振,食量小,公鹿产茸细,畸形多,4头共产二叉鲜茸1.6公斤,嗜毛严重,毛不顺,毛色不光泽,整体消瘦,6只母鹿屡配不孕,无一头繁殖。第2组动物膘肥体壮,毛顺有色泽,茸粗壮,产量高,4头公鹿共产两叉鲜茸2.5公斤,无异嗜现象,7只母鹿共生4头仔鹿。其中我们还每组各解剖1只年龄较大鹿,第1组的骨骼表面较粗糙,第2组的骨质坚韧光滑。  相似文献   

9.
1987年9月至1989年3月新疆农二师21团养鹿场出现了结核病。先后发病90只,发病率为42%,病死54只,病死率为25.2%,发病死亡的多为5~6岁成年鹿。有些患病鹿虽然不死,但影响生茸、产仔,降低经济效益,给养鹿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为了控制和消灭鹿结核病,从1989年9月开始我们根据细胞免疫的基本理论,对鹿结核免疫程序进行了探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鹿的选择:选择1989~1992年,当年所产仔鹿和1~2周岁的鹿作免疫接种。 2.试验药物及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成都市动物园有2只梅花鹿及1只毛冠鹿突然相继死亡,无明显临床症状,经微生物学鉴定,确诊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致死。1 发病情况2 0 0 2年9月19日,一雌性成年梅花鹿突然发病死亡;9月2 0日临近的一雌性成年毛冠鹿也突然发病死亡;次日,又有1只梅花鹿死亡。3只鹿死前体况较好或一般。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该3只鹿发病突然,死亡快;倒地后,头后仰,呈角弓反张状,口鼻流出白色泡沫状物,无其他明显临床症状。尸僵良好;腹部胀气明显,胸腔、腹腔积液,液体呈淡红色;心包积液,心包膜纤维化;肺组织与胸壁粘连,病理切片观察,肺组织大片纤维素样坏死;结…  相似文献   

11.
复方噻胺酮对马鹿锯茸保定的试验近两年我们用复方噻胺酮麻醉马鹿进行锯茸300余头次,安全可靠,省时省力,麻醉鹿苏醒快,无一例死亡。药品及使用方法15%复方噻胺酮及苏醒3号由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提供,麻醉剂量为每100kg体重肌注1.5ml,苏醒剂每头鹿静...  相似文献   

12.
梅花鹿是野生动物,人不易接近,诊疗其疾病、锯茸和实验研究都有一定困难。所以解决保定方法就成为重要问题之一,保定的好坏是决定诊疗效果、安全锯茸和顺利进行实验研究的关键问题。过去对梅花鹿多用吊圈、夹圈等保定方法,不仅费人力多,而且也不便于诊疗疾病和实验研究,还不够安全,往往发生伤鹿伤人事故。 关于梅花鹿的化学药物保定法,国内外都有不少的报道,但在使用方法和安全有效上还  相似文献   

13.
司可林 (氯化琥珀胆碱 )为肌肉松弛类药物 ,常用于对动物的保定等。目前许多鹿场改用眠乃宁进行锯茸时对鹿的保定 ,因该药具有安全范围大、适合吹管使用及有特定的拮抗药而被广泛应用。我场根据司可林与眠乃宁价格悬殊、用自制长杆注射器使用方便等特点 ,在准确掌握司可林剂量的前提下 ,保定待锯茸鹿 968例 ,无 1例事故发生 ,取得较满意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待锯茸鹿 均为本场饲养的塔里木马鹿 ,年龄为 0 .5 3 .0岁 ,临床检查健康状况良好。1.2 司可林 由上海海普制药厂生产 ,每支安瓿含量为 10 0mg/2mL,使用前用生理盐水稀释为…  相似文献   

14.
眠乃宁注射液是由二甲苯胺噻嗪等药物经优选配比组成的新型麻醉剂 ,已广泛应用于多种动物的麻醉与保定。 2 0 0 0年7月 2 1日 ,笔者用该药对永靖县龙汇山特种动物养殖园饲养的 1头公梅花鹿和 1头公马鹿进行了锯茸麻醉保定的效果观察。  1 材料与方法1.1 药物 眠乃宁 :由解放军军需大学兽医研究所生产 ,批号9910 19,为 2mL/支注射液 ;苏醒灵 4号 :与眠乃宁同一产地 ,批号 9910 11,为 2mL/支注射液。1.2 动物 公梅花鹿 6岁龄 ,公马鹿 2岁龄 ,均为临床健康 ,体重均约 10 0kg。1.3 方法 采用颈部肌肉快速注射眠乃宁 ,按 2mL/10…  相似文献   

15.
1999年 68月 ,我园先后发生了 3例梅花鹿的急性死亡 ,其死前症状与尸体剖检病变基本一致 ,取 1例死亡鹿的病理材料送实验室作微生物培养 ,结果显示为普通变形杆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合并感染。药敏试验结果表明 :2株菌对氧哌嗪青霉素、福达欣、先锋必素敏感 ;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磺胺甲基异恶唑不敏感 ;大肠埃希氏菌对丁胺卡那霉素敏感而普通变形杆菌则中度敏感。根据药敏试验立即选取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该群梅花鹿未见再发生死亡。由于该病发病急、死亡快、常规抗菌药物治疗无效。1 临床症状3例死亡梅花鹿 ( 2雄 ,1雌 )均系成年 ,发病前无…  相似文献   

16.
湟源县城郊、申中等乡的成年羊感染双腔吸虫病达100%,经鉴定是中华双腔吸虫(D.chinensis)和扁体双腔吸虫(D.Platynosomum)。为了筛选理想的防、治药物,进行了试验. 试验药物 用硝羟碘苄腈(Dovenix),是一种含25%Nitroxynil的注射剂,呈深桔红色,每瓶装250ml,为法国罗纳梅里厄研究所研制,由刘文道、李闻提供。 试验方法 按羊只体重、膘情、虫卵多少分为3组,每组4只。第1组为15mg/kg体重剂量组、第2组为10mg/kg体重剂量组、第3组为不投药对照组。按确定的剂量颈侧部1次皮下注射,注射后经14天将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全部绵羊按原检查方法进行复检虫卵递减情况。  相似文献   

17.
马鹿眼球摘除术三例雄性成年马鹿3只,因患严重角膜炎治疗无效,患眼视力消失,眼球肿大突出而脱出眼眶,角膜溃烂、疼痛,精神较差,食欲废绝。为防止感染和影响对侧视力而采用眼球摘除手术。计有右眼患鹿1例、左眼患鹿2例,均无不良影响,获得成功。化学保定按马鹿体...  相似文献   

18.
(一)发病情况 本鹿场1976年发生破伤风3只,死亡2只,治愈1只;1977年发病2只,死亡1只,治愈1只;1979年发病4只,死亡2只,治愈2只。这9只患鹿引起破伤风杆菌感染的途径,有3只母鹿在放牧中蹄叉被利物扎伤引起,有1只育成公鹿,因创伤引起,1只成年公鹿,因割茸消毒不严引起,另外4只公鹿,在配种期互相争偶,被顶破皮肤引起。 (二)临床症状 据观察鹿的破伤风潜伏期在1~20天左右。发病后,表现头颈部肌肉强直,可见采食、咀嚼、吞咽和反刍困难,呈现动作缓慢死板,两眼呆滞,第三眼睑麻痹,瞳孔放大,四肢强直,后期牙关咬紧,饮水采食困难,四肢开张站立如木马状。跌倒时四肢  相似文献   

19.
用发霉的玉米做饲料,容易引起畜、禽中毒发病。但霉玉米引起鹿中毒的报道则少见。1979年6月下旬,我县第一鹿场饲养的梅花鹿发生了霉玉米中毒,先后死亡了11只。 (一)病因调查 该鹿场共饲养梅花鹿  相似文献   

20.
梅花鹿尿道阻塞的病例未见报道 ,笔者偶遇 1例。发病情况  1头体重约 5 0kg的老龄母鹿于 1998年 9月购入后产过 2胎 ,2 0 0 0年 12月 18日患病后邀笔者诊治。据饲养员反映 :几个月来病鹿食欲日渐减少、体质消瘦 ,近 2日饮食欲废绝 ,多卧少立 ,反应迟钝 ,排尿频繁 ,但每次只排几滴尿液。用眠乃宁吹管麻醉后检查 :体温 37.3℃ ,心跳快而有力 ,瘤胃蠕动停止 ;直肠肛门段粘膜有出血点和淤血斑 ,粘膜皱褶间夹杂有灰白色坏死物 ,肛门外周粘有暗褐色稀粪 ;肌肉注射苏醒灵病鹿苏醒后约 3h死亡。剖检变化 剖开腹腔见膀胱高度充盈呈暗褐色 ,如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