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新任总统拜登提出将重振美国同盟体系,突出美日同盟的重要性.未来美日同盟的"双向义务"合作与日本的同盟"对等化"诉求将相伴发生、相互影响,并逐步内化于美日澳印"四国安全机制"及西方"盟友圈"构建之中.中日关系中固有的结构性矛盾加上中美关系的紧张状态,使得美日同盟的对华针对性日益凸显.美日两国确认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公然侵害中国领土主权及国家安全利益,使得中美日关系进一步复杂化,并影响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尹章义 《台湾研究》2001,(4):72-79,86
一、反殖民宣言与台湾 爱日家的复苏 1960年12月14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给殖民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以下简称为《反殖民宣言》),除了“壮严地宣布,需要迅速和无条件地结束一切形式和表现的殖民主义”,也强烈地批判了殖民主义的各种不义和偏差,认为殖民主义:  相似文献   

3.
郑辉 《工会博览》2004,(16):78-78
●16日,中德两国的科学家在一项科学考察活动中发现中国南海确实存在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 ●17日,第十三届亚洲杯足球赛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开幕。 ●18日,菲律宾外交部长德利娅·阿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最剧烈的一次变化以及中国国内政治的一次巨大动荡,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国家都纷纷制裁中国或想要改变中国。在此严峻形势下,中国展开了积极的外交,实施了灵活的外交政策,很快打破了暂时的孤立状态,并更加开放和积极地融入国际社会。其中,对日本的政策也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与日本对华政策的不同变化而逐渐调整成形,即一方面基于同日本的友好而谋求建立一种面向21世纪的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在政治和安全等方面对日本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5.
《工会博览》2004,(24):79-79
●16日,世界银行公布的一份报告预测,今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将创30年来最高水平,明后两年的经济增长仍将保持较高速度。 ●17日,伊拉克47个宗教和政治团体发表联合声明称,为了抗议美伊军  相似文献   

6.
郑辉 《工会博览》2004,(15):78-78
1日,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在被关押7个月后首次出现在伊拉克特别战争罪行法庭上,听取有关对他的指控。 2日,历时一年的“中国文化年”活动在法国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7.
郑辉 《工会博览》2004,(20):79-79
●16日,联合国发言人埃克哈德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日前发表的伊拉克战争为“非法”的谈话并不让人感到突然,因为他一直认为美英发动伊拉克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之初,美日两国相关领域专家曾就开启双边FTA谈判的可行性进行探讨;两国政府间谈判后来也终于启动。作为第一阶段贸易谈判的成果,《美日贸易协定》和《美日数字贸易协定》已于2020年1月1日正式生效。进入21世纪以来,美日贸易谈判得以启动,表面来看是美国为了降低与日本的巨额贸易赤字,利用追加汽车关税手段对日施压,日本被迫应允。实际上,美日贸易谈判的启动和发展是两国在经济利益、双边关系、地缘政治、权力博弈等多种动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美日贸易谈判增加了美国重返TPP/CPTPP制衡中国的可能,为美日联手打造排除中国的数字贸易规则创造了条件,建立了不对称权力谈判的样板,并增大了日本在中、美之间实施战略摇摆的可能性。美日贸易谈判短期内对中国的影响并不明显,但从中长期来看,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推动世界秩序重构、美日两国政府更替、RCEP签署、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如期完成、中国表态积极考虑加入CPTPP并正就相关事项展开研究等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会在多个方面产生较大影响。深入分析进入21世纪以来美日贸易谈判有助于中国及时妥善应对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中美大国竞争态势下,日台关系呈现出新特征和新变化。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日台之间正借助所谓“政党外交”、“地方外交”和“智库外交”,形成三位一体的对台交往新模式,与台湾进行所谓“准官方交往”;二、美日同盟逐步将台湾问题纳入战略规划,实现美日台安保一体化联动;三、美台借助日本作为第三方或中介进行交往,达到双方实质性“官方交往”的目的。对于日台关系新动向的历史脉络、现实表现和未来走向,需要持续关注并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0.
11.
周永生 《南风窗》2012,(16):38-40
由于历史问题、领土问题等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初期并没有根本解决,加之受到日本右派势力、亲台势力等的干扰,随着中日两国交往的进一步深化,原来在友好旗帜下掩盖的矛盾逐渐暴露并有日益突出的趋势。40年前(1972年)的9月29日,中日两国领导人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简称《中日联合声明》),宣布中国和日本结束不正常状态,建立外交关系。双方同意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由日本岛根县立大学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于2002年10月4日-5日在岛根县联合举办的“东北亚的中国与日本”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文章比较全面地阐述了30年来中日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详细论述了中日贸易和日本企业对华投资、日本对华ODA和中日经贸合作发展的前景,作者认为,中日经贸关系是两国关系中“双赢”效果最突出的领域,是长期稳定双边关系的关键和基础。  相似文献   

13.
物价上涨后,“涨奴”应运而生。不信,瞧这一家子:“菜奴”奶奶,“孩奴”爷爷,“房奴”妈妈,“车奴”爸爸,“卡奴”姐姐,还有“学奴”弟弟。  相似文献   

14.
郑辉 《工会博览》2004,(11):77-77
●1日,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10国正式加入欧盟。 ●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离京对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比利时、意大利、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五国及欧盟总部进行正式访问。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与日本的未成年人法律制度发展均比较完善,在各具特色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共通性。本文从案件处理程序、特点入手,对两国的未成年人案件刑事审前程序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6.
《工会博览》2004,(2):77-78
哥伦比亚北部巴兰基亚市的超级市场16日发生系列爆炸事件,造成1人死亡,63人受伤。哥警方初步认定爆炸案件可能是国内反政府游击队“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或“民族解放军”所为。  相似文献   

17.
18.
陈言 《南风窗》2014,(4):70-73
<正>美国对安倍主张"摆脱战后政治体制的束缚"持很深的怀疑态度。由于冲绳地方选举未能如愿,安倍去年底送给美国的大礼基本落空,日美关系将更加不顺。在美英法德等国领导人"集体回避"背景下,2月上旬中日领导人先后到俄罗斯索契与普京会谈。日本媒体报道称,安倍首相把参加冬奥会开幕式看成是打破中国对日包围网的一张王牌,临时更改了原拟出席闭幕式的行程。相比中国不让自己在索契开展日中"走廊外交",安倍更对自己去年底参拜靖国神社后美国表示的"失望"耿耿于怀。安倍希望在3月下旬海牙核安全峰  相似文献   

19.
中日两国农村的发展阶段有着明显的差异,所面临的问题也有所不同,但两国都高度重视农村问题。本文以中日两国调查数据为依托,从微观主体出发,探讨村民的社会活动参与度对农村社会资本的影响。研究表明,日本农民与其他行业人员的社会参与活动产生的影响有所不同,特别是农民对居住地的归属感能从其参与农业报酬性行为中获得,却不受其自身经济...  相似文献   

20.
雷墨 《南风窗》2014,(25):22-24
<正>中美日关系本质上都是双边运行,但三国中一直存在着"超级第三者"。也就是说,中美日三国中,一方总在另两方的双边关系中充当"超级第三者"角色,对双边关系起着重大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在刚刚结束的北京APEC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实现了握手,给近年来紧张的中日关系带来了一丝缓和的曙光。随后中美首脑会晤达成的一系列协议,也使不太顺畅的中美关系出现了良性互动的迹象。但这种"乐观"局面或许不会持续太久。今年年底新的《日美防卫合作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