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力群 《今日浙江》2014,(15):23-23
浙江是传统产业大省、新兴产业小省,产业发展水平总体上仍处于中低端,科技与创新两张皮、创新与产业发展相互脱节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此,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努力把创新融入到产业转型升级全过程,着力促进浙江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  相似文献   

2.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代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引导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从绍兴来说,目前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必须把培育发展战  相似文献   

3.
《今日浙江》2012,(19):F0002-F0002,I0001
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是浙江海洋经济国家战略中的九区之一,也是台州市“主攻沿海、创新转型”战略的主平台。集聚区以“发展模式循环型、产业导向高新型、空间环境生态型”为目标,着力打造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重点区、台州转型发展核心引领区。  相似文献   

4.
加快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步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驱动”是江苏“十二五”开创科学发展、率先发展新格局的核心战略,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则是实施这一战略的重要抓手、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研究如何提高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步伐是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设立浙江省转型升级产业投资基金,明确产业投资重点,是浙江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可以充分发挥金融创新工具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管哲 《今日浙江》2013,(11):24-25
在浙江的发展理念当中,GDP要增长,但必须"绿色增长"。于是,浙江走出了转型升级调结构、创新驱动增动力、节能减排促发展这三步棋。转型升级,产业体系由"轻"转"重"轻工业独大,"低小散"当家,曾经是浙江经济活力之源。当活力之源遭遇"发展的烦恼"后,浙江果断从"轻"转"重",扶持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传统行业要提升改造,约60%的投入都在装备更新上;新兴产业的崛起更需要装备制造业先行。"本着这样的思路,浙江出台《关于推动现代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的若十意见》,规划了8个现代装备高新区、30个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引导相关企业集聚发展,将“块状经济”逐步提升为“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7.
《党建研究》2011,(11):16
近日,李源潮同志在2011"千人计划"太湖峰会上指出,中国正在进入以人才为第一资源、以科技创新为第一驱动力的科学发展新阶段,要积极促进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与风险资本有效对接,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中国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李源潮同志指出,未来十年,是中国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的关键期,是海外人才回国创新创业的机遇期,也将是中国风险投资业飞速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袁卫 《今日浙江》2015,(3):30-31
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是浙江经济向新常态转型的重要根基.在不久前闭幕的浙江省两会上,高端装备制造业被列为支撑浙江省未来发展的七大万亿级产业之一. 近日,省发改委和省经信委联合发布了《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2014-2020)》(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浙江7大产业的首个全省性规划,明确将以“绿色化、智能化、超常化、融合化、服务化”为主攻方向,以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为手段,着力打造良好发展环境,扩大产业规模,提升创新水平,加快推进由“装备制造大省”向“装备制造强省”转变.  相似文献   

9.
《今日浙江》2012,(19):2-3
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是浙江海洋经济国家战略中的九区之一,也是台州市"主攻沿海、创新转型"战略的主平台。集聚区以"发展模式循环型、产业导向高新型、空间环境生态型"为目标,着力打造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重  相似文献   

10.
杨丹辉 《人民论坛》2023,(21):31-33
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深入揭示了生产力量变提速、质变增频的复杂动因,反映出“科学力量全面融入社会生产力”的世界大势和历史潮流。随着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提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载体不断壮大。要遵循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从而有力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龙岗区坚持产业第一的原则,以产业发展引领城市发展,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未来5年的首要任务,不断推动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实现由"产业大区"向"产业强区"的根本性转变,努力将龙岗打造成全市新兴产业支撑区、"高新技术产业的新特区"。创新机制,建立产业转型升级的制度体系。在全市率先实施淘汰低端企业五年计划,推动来料加  相似文献   

12.
阳春三月,浙江大地生机勃发。省领导奔赴全省各地,考察调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情况,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与此同时,省委、省政府组织督查组,对全省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海洋新兴产业风生水起,新能源、  相似文献   

13.
新的一年,金华将适应新常态,谋求新发展,着力在转型升级上下更大功夫,确保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奠定坚实基础。破立并举调结构着力培育五大千亿产业根据省七大万亿产业发展导向,结合金华实际,重点培育发展信息网络经济、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健康、文化影视时尚、休闲旅游服务等五大千亿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省已进入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以及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以高新园区为核心载体支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的必由之路。也成为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重要战略举措。更将成为推进浙江“十三五”发展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5.
杜传忠 《人民论坛》2022,(24):22-25
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注重发挥实体经济重要作用、实现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本协同作用的产业体系,是充分利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物质技术成果的产业体系,也是实现产业融合、绿色低碳、开放共享的产业体系。新征程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着力提升制造业竞争力;进一步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发展未来产业;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发展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等。  相似文献   

16.
邢恒超 《今日浙江》2012,(11):48-49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浙江在着力推动科学发展的同时,坚持把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改善民生、共享发展成果,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共同富裕放在优先地位,在经济转型发展的征程中,全省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谐浙江、幸福浙江的航船正破浪前进。  相似文献   

17.
《时事报告》2014,(5):F0003-F0003
河此省宽城满族自治县紧紧围绕“转型升级、绿色崛起、统筹城乡、全面发展”的总基调,积极践行“宽容厚德.诚信进取”的宽城精神,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进园区建设,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推进民生改善,  相似文献   

18.
谢志成 《群众》2023,(1):10-11
<正>2022年底召开的江苏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把坚守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立省之基、强省之要,扎实推动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迈进”,要求着力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数字经济这一关键赛道,更大力度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这为推进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9.
刘庆 《群众》2022,(17):29-30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省产研院”)时强调,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实现科技同产业无缝对接,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省产研院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也讨不来”的谆谆教导,深刻把握“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的要求,着力于关键核心技术供给与攻关,持续为江苏优势产业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徐南平 《群众》2013,(1):31
努力在创新型省份建设上探新路。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高端发展,着眼技术瓶颈组织重大科技攻关,提高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支撑园区转型发展,加强创新核心区建设,推动创新资源向新兴产业、高新园区、科技企业集聚,全面提升内生发展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