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均势理论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在近现代国际关系的实践中的作用十分显著,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也有一定影响。冷战结束后,均势演变愈来愈依赖于多极化而存在,均势的作用也由于冷战后历史条件的变迁,有的延续至今,有的正处于新的演变过程中。“三角”关系作为均势的典型被当作大国的战略加以运用。面对冷战后的世界格局,以新的视角来研究均势问题,将有助于推进我国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冷战后东北亚强国均势理论与地区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的终结,打破了东北亚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两极均势格局,东北亚进入了美俄中日合作与竞争的新时代.美俄中日以地缘政治为视角,采取均势制衡理论,以确保自己在东北亚地区的主导地位.美俄中日的均势战略博弈加剧了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困境,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东北亚地区脆弱的和平.  相似文献   

3.
均势战略是主权国家有意识地推行的一种维持或改变力量对比状况的战略或政策原则。其在不同时期的实施过程中表现了与其时代背景相适应的鲜明特点。均势战略的作用及其本身也具有缺陷和弊端。  相似文献   

4.
论均势战略     
均势战略是近代才真正出现的战略理论和战略实践.西方战略学界有一种把均势作为维护和平的最佳方法的倾向,主张通过自助、结盟、地缘均衡、军备扩张甚至诉渚战争来建立与维护大国间的均势.信息的不完全性、决策的主观性和力量系统的复杂性,大国争霸的本质和强权政治的逻辑,是西方均势战略的主要不足.建立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新型均势战略,是我国战略学界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自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格局处于一个过渡阶段,新的国际格局正朝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世界各国都力求在新世纪、新的国际格局中发挥优势,掌握主动,争取成为更大的赢家,蒸蒸日上发展的中国自然也不例外。面临新的形势,中国正在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对外战略,调整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和新形势为依据,按照科学的理论和规律,继承发扬传统,着眼世界和未来,坚持与时俱进,以创造更加良好的国际环境为目标,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并力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调整后的内容大体包括以下几点:一、求同存异,和平共…  相似文献   

6.
冷战后,美国为谋求太空霸主地位,实施太空武器化政策,并全力加速推进"天军"建设。美国控制太空的野心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反对,增加了核战的风险,加速了导弹、核武器扩散,给不扩散机制蒙上了阴影,给世界和平造成威胁,也给美国带来太空安全困境。同时,美国的太空控制战略也恶化了太空环境,妨碍了人类和平利用和探索太空。尽管奥巴马上台后调整了美国的太空政策,但美国的太空控制战略仍面临诸多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7.
(一) 1990年国际形势发生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旧的世界战略格局已被打破,“冷战”已结束,苏美之间的关系由紧张走向缓和,东西方的对抗局面日趋减弱,两个超级大国很难继续垄断国际事务。新的世界格局虽未形成,但“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在新旧格局交替之际,世界进入了一个过渡时期。此过渡时期将是一个较长期的演变过程,其特点是风云变幻,各种矛盾日趋激化,世界动荡不定,某些事件将难以预料地突然发生。  相似文献   

8.
冷战后美国危机活动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战后美国频繁介入国际危机 ,危机活动遍及全球 ,主要目的在于谋取全球战略利益 ,突破和塑造国际规则。近年来 ,美国危机行为多次涉及到中国。随着世界多极化和单极化继续推进 ,中美之间的矛盾还会增多。为此 ,中国要采取措施 ,防范美国利用危机牵制中国。  相似文献   

9.
后冷战时期东盟国家地区安全战略孙福生冷战结束后,世界进入国际社会各种力量重新组合,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新格局正在形成的过渡阶段。在新形势下,由于内外战略环境的改变,东盟国家的地区安全战略也正在发生引人注目的变化,这无疑将对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  相似文献   

10.
王帆 《外交评论》2002,(2):29-35
冷战后美国的亚太联盟体系经历了过渡与调整两个阶段。与冷战时期相比 ,延续大于变化。冷战后美国亚太联盟的深化与拓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联盟内部的功能性调整 ;二是双边同盟之间的协调加强。今后美国亚太联盟的变革仍将以渐进方式进行 ,突出制度化建设 ,同时增加联盟合作的高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以其鲜明的特点在世界战略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作为仅存的世界超级大国的美国,为了保证其战略目标的实现,适时调整其亚太战略。无论是布什政府的“扇形结构”,还是克林顿政府的“新太平洋共同体”,都是要确立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主导权。随着美国亚太战略的调整,作为美国亚太政策重要组成部分的对华政策也相应地发生一系列变化,“制裁接触”和“全面接触”分别为其两个阶段。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影响了中美关系,但是,中美关系作为冷战后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仍将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赵纪梅 《工会论坛》2003,9(2):78-79
冷战结束后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国际形势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多样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愈益明显。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战略的显著特点是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这主要表现为 ,积极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全方位发展对外关系 ,努力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进一步改善我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3.
冷战后至今,中日关系的发展异常曲折,呈现出由“政冷经热”到“政冷经温”、两国人民交往频繁但信任感下降、历史问题影响严重等特点.中日关系之所以出现如上特点,既有国际方面的原因,也有中日双方各自在教育和宣传方面的原因.今后要推进中日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在加强东亚经济合作,把中日经济合作纳入到东亚经济圈的同时,既要增进中日两国媒体的合作与两国人民的沟通与交流,又要注重处理与利用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  相似文献   

14.
均势战略及其理论研究在当代国际社会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均势"这一国际关系术语中的重要名词,是人们借以描述国际社会的特定状态与运行规律,被众多国际关系学者看作是国际社会从无序走向有序的必然归宿。均势与霸权、和平的相互关系中,中国基于均势现实如何作出战略选择等,都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冷战后美国外交的基本方针是维护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即推行霸权战略。为此它从三个方面入手,即:阻止其它超级大国的出现,推进民主制度和扩展美国的经济。这三点在运行过程中时常互相矛盾,因此使得美国的对外政策显得混乱,充满矛盾。美国推行霸权战略既受到许多国内因素的制约,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外因素的制约,美国的所谓霸权地位是很难长久维持下去的。  相似文献   

16.
均势既是国家的一种对外政策和对外行为,又是国际体系的一种运行状态和存在形式。几个世纪以来,英国将均势政策视为一种金科玉律或国际政治铁律,有着深刻和复杂的根源。在近现代欧洲国际政治中,面对欧洲大陆一系列统治者屡次掀起的追求霸权的狂潮,作为欧洲大陆外缘海岛国家的英国,基于自身的利益考量,采取均势外交政策,制衡和打击霸权追求者成为英国在此期间经久不息和坚持不懈的政策与行动。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后,世界地缘政治格局迅速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中国及时适应地缘政治发展的时代背景,打破了意识形态和两极思维的禁锢,以地区主义和全球主义的地缘战略为核心,积极参与和推动多极化世界地缘政治结构的构建,增进了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地缘政治大国关系的相互依赖性,开拓了本国发展的地缘政治空间,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和现代化建设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8.
冷战后中日战略文化的碰撞与交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战略文化具有同质性和异质性两个方面,在冷战后时代,这尤其表现在两国的世界观、战争与和平观、战略认知以及战略选择等方面.战略文化作为一个重要变量,对冷战后中日两国的自身定位和相互定位具有重要影响,由此引起中日双方战略文化以及国家战略的碰撞与交集,并影响正在变化中的中日关系乃至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正>二战后,英国共产党经历了一系列的分裂重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又对英国的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现英国共产党(简称CPB)成立于1988年,它继承了原英国共产党(CPGB)的共产主义传统,坚持工人阶级领导和社会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与英国共产党党际交往经历了一个过程。冷战后,英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两党交往的主要形式有代表团互访、领导人交流、国际会议交流、学者交流等,交流的主要内容涉及中英两国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发展和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认识等。  相似文献   

20.
冷战之后,东亚维持了一种相对和平与稳定的地区秩序.中国在崛起进程中对自身权力的战略约束与东亚地区主义发展进程中东盟规范的扩散成为后冷战时代东亚地区秩序得以维持的根本原因.未来的东亚地区秩序将有赖于中国战略约束基础上的区内国家良性互动与东盟规范的继续深化,而非美日联盟,亦非大国权力均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