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程秀龙 《党史博览》2012,(10):27-32
1951年。郑维山作为十九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入朝。与司令员杨得志、政治委员李志民一起指挥十九兵团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志愿军转入阵地防御阶段后,根据中央军委轮换任职的规定,他到二十兵团任代司令员。其间,他指挥部队参加了1952年秋季和1953年夏季战术反击作战。1953年夏季第二阶段的战术反击作战,成为他在朝鲜的最后一仗。  相似文献   

2.
十九兵团入朝参战,杨得志立下军令状 1951年初,朝鲜战争经过四次战役后,呈现出长期化态势.第一批入朝作战的部队在四次战役后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加上人员伤亡、物资消耗很大,急需休整.为坚持持久作战,2月初,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提出志愿军采取轮番作战的方针,决定调第三、十九和二十兵团作为第二番部队进入朝鲜.  相似文献   

3.
兵团出师     
出师的日子到来了。根据中央军委1951年5月17日命令,第20兵团于6月4日至27日率第67军、第68军入朝作战,加入志愿军序列,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 6月5日,兵团颁布了抗美援朝动员令。动员令指出:我们的任务是协同朝鲜人民军,彻底歼灭美帝国主义为首的侵略军,援助兄弟邻邦朝鲜人民,保证我们祖国的安全与和平,保卫东亚与世界人民的民主、和平。  相似文献   

4.
1951年1月至1953年9月,我当时任十九兵团六十三军一八七师五五九团政委,奉命率团入朝作战,因此有了一段终身难忘的经历。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60周年之际,谨作此文以为纪念。  相似文献   

5.
前线接防     
在离开“志司”前往台日里的途中,我决定去看看我们的友邻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因为根据“志司”的指示,第67军接防之后,20兵团将在东线代替9兵团实施指挥,位于67军西侧五圣山一带的9兵团第26军也将归20兵团统一指挥。第9兵团是在1950年11月间入朝的,入朝后一直担负东线作战任务,参加了第二至第五次战役,打得很出色。宋时轮任该兵团司令员兼政委。我与他在抗日战争时就认识,是老战友。一到9兵团驻地,他就打趣地说:“欢迎你们光临视察!”  相似文献   

6.
自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以后中国人民志愿军胜利完成了自己的战斗任务,许多部队已陆续奉命离开朝鲜回国。至1958年初,留在朝鲜的志愿军还有5个军,即第九兵团所辖的第十六军(军长潘焱、政委戴润生)、第二十三军(军长吴瑞山、政委谢福林),第二十兵团所辖的第二十一军(军长谢振华、政委吴融峰)、第五十四军(军长丁盛、政委谢家祥),志愿军总部直辖的第一军(军长唐金龙、政委颜金生)。商谈撤军大计,杨勇、王平、谢振华等在朝鲜迎接周恩来谢振华是1957年7月从军事学院战役系毕业后,奉命出任第二十…  相似文献   

7.
1951年的元旦,是在军队和老百姓关注朝鲜战争的气氛中度过的。到2月份,继第38、第39、第40、第42、第66军和炮兵第8师之后,入朝作战的还有志愿军工兵指挥所、炮兵第2师、铁道兵部队、公安第18帅、第9兵团和第19兵团。第9兵团由宋时轮任司令员兼政委,辖第20、第26、第27军。第19兵团司令员是杨得志、政委是李志民,辖第63、第64、第  相似文献   

8.
扮武官,先期入朝察敌情 第三十九军参谋处长何凌登,没想到能在北京中南海受到周恩来总理的紧急召见,这天是美国侵略军于朝鲜仁川成功登陆的第三天— 1950年 9月 17日。一同受到召见的还有东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张明远、第十二兵团司令部侦察处长崔醒农等 5人,他们是东北边防军组成的“入朝先遣小组”。不久之前,东北边防军就朝鲜战局向中央呈送报告,建议在我国出兵朝鲜之前,派一精干组前去勘察地形,观察战局,熟悉各种与参战有关的情况。鉴于美军业已抢占仁川,将朝鲜人民军拦腰截断的严峻现实,中央看到战争的浓烟烈火直向鸭绿江边…  相似文献   

9.
邢万莹 《共产党人》2012,(15):54-55
2012年9月23日,是宁夏解放63周年纪念日。我们受组织委派,对当时具体指挥解放军进驻银川,解放银川的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六十四军一九一师572团团长张怀瑞同志进行了访谈。张怀瑞,河北定县人,1949年解放宁夏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六十四军一九一师572团团长。建国后他历任六十四军一九○师师长、军长,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兼旅大警备区司令  相似文献   

10.
拆炮上山     
李魁彩 《湘潮》2010,(8):50-50
<正>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解放兰州的外围战斗中,激战一整天却没有攻下敌军一个阵地。司令员彭德怀和警卫员骑马来到猪嘴岭十九兵团指挥部。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十分懊恼:"这仗打得真窝囊,攻了一天,一个阵地也没拿下来,十九兵团还从来没打过  相似文献   

11.
1949年11月初,人民解放军第五兵团以排山倒海之势,向贵州进军。当时,十七军五十师一四九团三营担任前卫任务。11月7日,三营从湖南新晃县出发,沿湘黔公路进入贵州,一路没有遇到敌人,进展迅速,经过一天一夜的行军,到达镇远县以东的清溪镇,与国民党军第十九兵团四十九军九二七师九八①团接火,打响了入黔的第一仗。人民解放军进入贵州之前,国民党贵州省主席谷正伦电令四十九军必须在镇远地区竭力抵抗,四十九军在镇远设立指挥所。九八0团原在新晃县与玉屏之间设防,当我大军进逼贵州边境时,该国撤U镇远清溪镇,构筑工事阻止我军西…  相似文献   

12.
(一九五○年十月八日十九日 )毛泽东关于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一九五○年十月八日 )彭高贺 ① ,邓洪解 ② 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各级领导同志们 :(一 )为了援助朝鲜人民解放战争 ,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们的进攻 ,借以保卫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及东方各国人民的利益 ,着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 ,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 ,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二 )中国人民志愿军辖十三兵团及所属之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四十军四十二军 ,及边防炮兵司令部与所属之炮兵一师二师八师。上述各部须立即准备完毕 ,待令出动。(三 )任命彭德…  相似文献   

13.
正况重晚,1913年9月出生于高安县汪家公圩团山杨林村,1947年初被国民党抓壮丁,1948年11月辽沈战役中参加人民解放军。1950年10月入朝参战,入朝前任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三十八军第一一三师第三三七团二营四连战士。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第一至第五次战役,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7月20日在反轰炸反细菌战中英勇牺牲,葬于朝鲜,时年39岁。1954年2月21日经志愿军第一一三师政治部批准为革命烈士。  相似文献   

14.
正1950年11月7-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在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宋时轮的率领下,分别经辑安(集安)、临江进入朝鲜,执行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的东线作战任务。从辑安进入朝鲜的是由张翼翔军长率领的9兵团第20军近5万人;从临江入朝的是9兵团的兵团部和由彭德清军长率领的第27军、由张仁初军长率领的第26军,共10万余人。9兵团在解放战争时期是三野在华  相似文献   

15.
1950年10月,美军仁川登陆后长驱直入,兵锋直指中朝边界,叫嚣着要在感恩节以前饮马鸭绿江,企图一举占领朝鲜全境. 先期秘密入朝的我志愿军第39军奉命临时改变作战计划,决心在云山地区歼灭南朝鲜第1师的两个团.但此时却并未掌握美军骑1师的第8骑兵团将在10月31日到达云山地区和南朝鲜第1师进行换防的情报.39军于10月28日隐蔽进入云山地区,并相机攻占了有利地形.  相似文献   

16.
1950年10月19日入朝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用鲜血和生命在第一和第二战役中重创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朝鲜形势顿时起了变化。 狂妄的麦克阿瑟如梦初醒,知道中国军队不好对付,便又想到蒋介石,想以中国人对付中国人。11月28日,他急电蒋介石,要求仍派第五十二军前往朝鲜为美军第八集团军解围,并告之分别从冲  相似文献   

17.
"战旗在阳光下放光辉,我们是无敌的暴风雨部队,诞生在抗日烽火,转战千山万水,攻锦州打海南,铁拳震敌胆,入朝第一仗,战史美名扬,啊!枪杆子听从党指挥,暴风雨部队无坚不摧!"这首雄壮有力的军歌,赞美的就是素有"暴风雨部队"之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四十军一一八师。  相似文献   

18.
宋宏琦 《党史纵横》2013,(10):48-49
16军是一支历史悠久的光荣部队,是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率领过的部队。从这支部队中走出了许多位战功赫赫的将领。抗美援朝战争中,16军入朝时间比较晚。在朝鲜停战前,16军主要在朝鲜东、  相似文献   

19.
<正>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为维护其在亚洲的地位,联合多国部队出兵干涉。1950年10月19日,我作为第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从辑安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参战。入朝后,我被分配在五十军警  相似文献   

20.
1990年7月9日,经中央军委批准,在北京成立了第一野战军战史编审委员会(简称"编委会").主任委员:习仲勋[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政治局委员,时(指解放战争时期,下同)任西北军区政治委员、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王震(曾任国家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开国上将).副主任委员:廖汉生(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部副部长、北京军区政治委员、南京军区政治委员,时任第一兵团一军政治委员,开国中将),杨得志(曾任总参谋长,时任第十九兵团司令员,开国上将),阎揆要(曾任中央军委情报部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时任第一野战军参谋长,开国中将),王恩茂(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第一书记,新疆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时任第一兵团二军政治委员,开国中将),王世泰(曾任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时任第二兵团政治委员).编委由曾参加西北战场指挥作战的军以上领导同志杨秀山(曾任解放军后勤学院院长,时任第一兵团二军副军长,开国中将),余秋里(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政治局委员,总政治部主任,时任第一兵团一军副政治委员,开国中将),冼恒汉(曾任兰州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时任第七军政治委员,开国中将),耿飚(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军委秘书长,时任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傅崇碧(曾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时任第十九兵团六十四军副政治委员,开国少将),张达志(曾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炮兵司令员,时任第二兵团第四军军长,开国中将)等23人组成.解放后,他们担任党和国家、军队重要领导职务.一野战史编写办公室(简称战史办)由兰州军区组建.笔者有幸参加部分章节的撰写,还对"战史"、"战例选编"进行了统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