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及其《意见》肯定了人民陪审员制度在中国的地位,符合司法民主与公正的时代精神。在如何对人民陪审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任职务件等方面也应当以司法民主和公正为标准,以实现陪审制度的积极功能。  相似文献   

2.
人民陪审员制度具有体现司法民主、保障司法独立、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等独特的价值功能,然而人民陪审员制度价值在实践中呈现边缘化态势,导致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实践中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背离人民陪审员制度设立初衷。因此,在陪审工作中要注意衡平人民陪审员制度价值取向,端正价值取向上的偏差,充分认识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司法民主与法官职业的制度结合,重在保障权力制约下的司法独立,在实践中要始终坚持司法公正优先,兼顾司法效率。同时,应通过完善人民陪审员准入机制、构建科学的人民陪审员管理体制、优化人民陪审员与法官的审判职权配置等方面的具体制度实践,有效实现人民陪审员制度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人民陪审员制度通过吸收普通民众参与司法,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加强司法民主,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对司法公信力的塑造意义重大。但是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中,人民陪审员制度塑造司法公信力的价值并未得到充分实现。笔者认为,人民陪审员制度建设主要应从提高人民陪审的广泛性、有效性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实践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人民陪审员独立性之缺失,其不仅在选任、经费、考核和参审等方面受法院钳制,在调解、执行、信访和送达等领域也有被同化为法院内部人力资源之危险。该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当下法院案多人少压力下人民陪审员制度价值之异化,人民陪审员角色从司法监督者转化为司法辅助者。对此,应先从理念上将人民陪审员制度之价值回归至司法民主,再从制度层面予以完善:建立人民陪审员常设垂直管理机构、尊重当事人对适用人民陪审员制度的选择权以及弱化法院在制度运行中对人民陪审员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人民陪审制度是我国特有的一项司法制度,经过多年的选任培养和司法实践证明,人民陪审员在保障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积极推行人民陪审员队伍规范化管理,强化人民陪审员参审、调解、助执、监督功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广度和深度,不仅解决了案多人少、警力不足的矛盾,而且增强了群众对司法的认同感,促进了审判执行工作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陪审制度,陪审的立法实践始于清末,但陪审的制度实践始于辛亥革命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前的陪审模式在陪审团制和参审制之间摇摆,之后选择了人民陪审员制度。人民陪审员制度建立之初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司法职业化的发展,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多方面已经不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民陪审员制度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沃土,融汇了世界司法文明和民主价值理念,在人民司法制度体系中闪耀着夺目的司法民主光辉。近年来,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在立法和实践层面取得诸多新成果和新发展。但从人民陪审员参审过程和程度等方面实证数据分析,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的功能仍然有待强化,应从强化理念、严控范围、保障权利和完善配套四个方面进一步探索,完善人民陪审员全过程实质参审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正正义,”新一轮的司法体制改革就此展开.2014年6月《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率先被中央批准,随后上海确定包括1家中院、3家基层法院在内的4家法院作为试点法院,开始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根据《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内容,基层法院试点内容主要是完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和完善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完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解决的是“权”的问题,完善人员分类管理制度解决的则是“人”的问题,而无论是“权”还是“人”,都是法院最主要的审判资源.本文对基层法院审判资源优化的探讨正是在此背景下展开.  相似文献   

9.
陪审制度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司法制度,同样也是公民参与政治的一种重要途径,对于维护司法公正、防止司法腐败和彰显民主精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清末变法时期由西方引进的陪审制度在我国经历了颇为曲折的"中国式"发展,遇到了颇为复杂的"中国式"问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其中重要支撑制度之一就是"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目标是将"司法公正"和"司法民主"通过人民陪审制度得到进一步的"中国式"展示,而其中肯綮所在为要在遵循司法规律的前提下完善公众参与司法的方式和路径,"民主"与"公正"不能偏废其一。  相似文献   

10.
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为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司法民主、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制度之一。人民陪审员制度实施五年来,呈现出一些问题,影响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亟待改革完善之不足。结合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实践中的困境,从我国的国情和法律文化传统出发,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日本裁判员制度及对我国陪审制度之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近年来积极开展司法改革,特别强调人民参与司法,于2004年引进裁判员制度,实施多年已初见成效.它彻底改变了日本60多年来法官一统天下的格局,打破了法官与人民之间的隔阂、加深了人民对司法的了解信赖,同时又提高了司法审判效率.有鉴于日本受中华文化影响,民情文化多相似,因此,日本的裁判员制度对于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及借鉴意义.我国应将人民陪审员制度宪法化,借鉴和反思日本的经验,制定《人民陪审员法》,以促进人民陪审员制度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的人民陪审员制度仍然以“1加2”为基本模式,未能在增进司法民主、提高司法公信力方面达到预期目的。回顾世界范围内陪审制改革的历史路径可以发现,在我国现行诉讼体制下,建立新型人民陪审制,大幅度增加人民陪审员在合议庭中的数量,从而提高其独立性和影响力是解决“陪而不审”症结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3.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更是一项宪政制度。人民陪审员制度以实现司法民主、确保司法公正为宗旨,其正当性毋庸置疑。但是,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构造却与这一宗旨的实现存有相悖之处。人民陪审员制度在选任程序、任职资格以及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程序等方面亟需完善。新西兰环境专员制度与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具有相似之处,这一制度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尽管我国现行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运行机制还无法令人满意,但毫无疑问,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为追求和实现“公正与效率”这一时代主题的重要诉讼制度,应予保留。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化和法治化的推进,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全面回顾2014年国家在法院改革方面采取的诸多可适用、可使用的制度性举措,解读相关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对全国试点省市的改革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包括法院管理制度改革第一批综合试点,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理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审判,加强人权司法保障,深化司法审判制度改革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司法是一种地方性实践。具有属地性,司法世界主义作为一个命题从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角度都不能成立。近年来,陕西陇县法院在县委强力推动和上级法院的有力指导下。坚持“三个至上”指导思想,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继承和发扬马锡五审判方式,积极弘扬人民司法优良传统,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新需求、新期待,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坚持司法专业化与大众化相结合。探索推行能动主义八四司法模式,建立了一村一法官工作机制,在制度设计中,着眼于定纷止争、维稳促和,不但解决了许多进入诉讼程序后我们可能解决不了、解决不好或解决后难以执行的案件。而且从源头上消除了一大批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是一个有效的司法经验。  相似文献   

17.
人民陪审制度是新中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司法民主制度 ,但在实践中却“形同虚设”。完善人民陪审制度 ,除了在宪法中恢复确立人民陪审制度外 ,还应在《法院组织法》中 ,三大诉讼法中加以完善 ,并制定《人民陪审员法》。  相似文献   

18.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04年8月28日通过的《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下称《决定》),已于今年5月1日正式施行。各地法院按最高人民法院统一部署选任出的人民陪审员在集中培训后,已经上岗。这意味着,人民陪审员制度不仅摆脱了理论上的存废之争,结束了相关法律不健全的局面,而且步入了实际运行的法治化轨道。  相似文献   

19.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制度,也是一项重要的民主政治制度,它体现司法民主,维护司法公正.然而,我国的陪审员制度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使该制度具有实质性和有效性,应将改革的目标定位于完善与保障人民的有效参审上.  相似文献   

20.
司法民主是一个大范畴,实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司法民主、公平正义与法官制度》一书摆脱了对司法民主的泛泛而谈,而以我国司法民主的基本形式——人民陪审员制度为例来阐述司法民主,使读者对司法民主的概念更加清晰,理解也更加深入。司法职业化、司法独立与司法民主看似矛盾,但实际上却是司法民主的必要条件。司法民主化与司法职业化之间出现的悖论正是陪审制度未能有效发挥功能作用的症结所在。以陪审制度作为司法职业化与司法民主化之间的桥梁的观点较有新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