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年9月2日上午,原告李某(男,1960年3月9日出生,汉族,工人)乘坐被告(某公交总公司)所属的12路公交车,上车后,原告即站在公交车后门附近。车行不久,原告发现有人在摸自己放在口袋的手机,当即对不轨者进行了指责,并挪至车前门投币处。在公交车将要行至下一站时,欲偷窃原告手机的人从车后部冲到前部,持刀将原告刺伤,并趁公交车到站开门之机,迅速由前门下车逃跑,且至今未能抓获。被告司乘人员为原告简单包扎了伤口,开车送原告到某市立医院诊治。在诉讼过程中,经法医鉴定,原告的伤情为:左股骨直肌断裂,左股内外侧肌、腹…  相似文献   

2.
环境侵权之债中,侵权行为、损害结果和因果关系为权利发生要件,法定免责事由为权利妨害要件。侵权行为、损害结果为原告承担证明责任,因果关系和法定免责事由由被告承担证明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0条规定的前诉公益诉讼所认定事实对后诉私益诉讼的扩张效力,不是基于既判力、争点效、反射效,而是生效裁判认定事实为免证事实的传承,并考量后诉当事人在前诉裁判确认事实过程中的程序保障度作出的差异性回应,尚需进一步完善为:同一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的前诉公益诉讼裁判所作的是否存在侵权行为、因果关系以及法定免责事由的事实认定,后诉环境私益诉讼原告主张适用的,无需举证证明,但被告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前诉裁判所作的裁判方法,后诉原告主张援引时,应当参照适用。  相似文献   

3.
不当得利在法律性质上属于一项法律事实,不当得利法律事实产生不当得利返还的法律效果,两者共同构成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从比较法的角度而言,两大法系在不当得利法律事实的构成要件上均规定了“被告获利”以及“原告受损”两个要件,只是在获利基础是否正当的构成要件上,大陆法系坚持一种笼统、抽象的概括式规定,而英美法则比较细致地规定了各种不正当因素的具体情况.通过比较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做法,力图从解释论上对我国不当得利事实要件作出系统性解释,以更好地实现不当得利请求权的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4.
在"产品灭失"类案件中,直接适用"谁主张,谁举证"和《证据规定》关于"产品缺陷"的举证规则都不能完成原、被告双方举证责任的合理分配。"谁主张,谁举证"加大了原告的举证负担,而《证据规定》则忽视了对因果关系证明的分配,且导致被告基本上必将承担责任的不合理后果。通过"事实自证"规则的引入,以让事实说话为进路,架起"谁主张,谁举证"和"责任倒置"规则之间的桥梁,则能解决这一难题,合理分配"产品灭失"类案件中的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5.
公安行政诉讼当庭质证时容易出现被告到庭后翻供、证人不愿到庭作证、证人到庭后的证词被原告方找出破绽、被告提供的证据被原告否定等问题。对此,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公正地搜集证据;鼓励证人到庭作证,注意保护证人的合法权益;处罚前要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鼓励证人到庭应诉;慎重对待原告提出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2002年11月17日,原告许某到某超市购物时,将手提包按规定存放在超市设立的存包处,得到编号为“超市277”的取包牌。原告买完商品后到取包处取包,发现包已被别人取走。2002年12月3日,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称,因超市管理人员的疏忽,将原告的包错发给别人,致使原告在包内的银行储蓄卡“长城借记卡”上的31400元和1000元消费卡在当天被他人提走或消费,造成原告经济损失32400元,要求被告超市赔偿该经济损失。原告认为,被告为保护自己商品的安全,在原告进入超市购物时强令将包留下存放,双方建立的是一个消费合同关系,被告因其过错造成原告损失理应承…  相似文献   

7.
在行政不作为案件中 ,被告对具体行政不作为行为是否合法承担举证责任 ,原告对某些待证事实也要承担举证责任。举证行为必须在一定的时限内进行。被告与原告举证不能应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8.
20 0 1年 1 0月 1日 ,四川省沪州市纳溪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特殊的遗赠纠纷案。原告与被告之夫 (已因病死亡的遗赠人 )属非法同居关系。被告不能生育 ,且夫妻感情多年不和 ,长期分居 ,原告在遗赠人病逝前一直照顾其生活。遗赠人死亡之前立下一遗嘱 ,将其个人财产遗赠给原告 ,并将遗嘱进行了公证。后原告持遗嘱向占有遗产的被告请求给付 ,遭被告拒绝。原告由此诉请法院判令被告按遗嘱执行。一审法院受理该案后 ,以《民法通则》基本原则第七条“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的规定 ,认定遗嘱人将遗产遗赠给“第三者”的行为违反了社会公德 ,当…  相似文献   

9.
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对民事纠纷案件依法所作出的处理决定。本文将通过一份民事判决书来剖析办案人员的司法业务素质。为了易于说明问题,今将这一份民事判决书的正文抄录如下: 原、被告系叔侄关系,为××公社××大队两间半房屋产权问题发生争执,被告提出该房屋在土改时原告已赠送被告家,并在土改时作了登记。原告申述,土改时是请被告家代登记,并未赠送。经当地组织调解无效。  相似文献   

10.
被告不应诉案件中的事实认定应该因送达方式的不同而区别对待。①非公告送达方式下,被告的不应诉不构成认诺或自认,②但法院已送达给被告的原告方证据应视为被告无异议,不过法官仍应审查原告方证据的真实性并在此基础上判断其证明力。在公告送达方式下,法官不能因被告的不应诉而作出任何对其不利的推定,并应严格审查原告方提供的证据,适当运用询问当事人的证据方法,并在必要时依职权调查取证,从而正确认定案件事实。  相似文献   

11.
2005年3月12日,家住威海市的邹某向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称,2004年1月,被告孙某因做生意急用钱向其借款人民币20000元,被告在收到该笔借款后出具了收条;现诉至法院要求被告偿还借款20000元。在庭审中,邹某向法院提交了被告书写的收条,收条上载明:“今收到人民币20000元整。2004.1.13。孙某。”孙某辩称,自己从未向原告借款,反而是原告曾向其借款20000元。后原告还款时,因以前打过的借条丢失,所以向原告出具了这张收款收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当事人有向法院提供证据的义务。因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能证明原、被告之间存在借贷关系,故法…  相似文献   

12.
【案情】原告:贾学才。被告: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保山分行。原告贾学才诉称,其于2009年3月31日查询存款余额时,发现32227元不翼而飞,即与被告银行联系,银行提供的账户明细查询清单反映原告存款共32302.47元被他人在省外分十次取走了32227元,账户余额仅为75.47元。原告要求取回其存款32227元,但被告表示原告的存款已被犯罪分子取走,待公安机关破案后才能处理。原告认为,犯罪分子窃取的是银行的  相似文献   

13.
试论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是刑事法律中一条重要的原则,具有很强人权保障机能。这一原则应从两个方面予以贯彻:当法律存疑时,在法条文义限度内无法作出一致性的有说服力的解释,应当作出有利于被告的结论;当事实存疑时,由于合理怀疑不能被有效否定,应当作出有利于被告的裁判或者决定。这一原则的确立,对于合理规范国家权力、维护被告人的人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的行政撤诉制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 ,即撤诉只是原告和法院的事 ,与被告无关。其实 ,原告、被告都是行政诉讼的主体 ,都享有诉权。处于与原告对抗状态的被告最直接的实际需要是在诉讼过程中 ,能动地、积极地反映和证明其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从而获得利己的判决。如果撤诉只取决于原告和法院 ,实际上就造成了原告、被告之间的诉讼权利失衡 ,使被告的诉权部分地依附于原告的诉权 ,被告追求胜诉的权利就成了一种不确定的权利 ,而被告积极获得利己判决的努力也随时可能因原告的撤诉化为泡影。另外 ,原、被告平等的诉讼地位要求他们有平等的…  相似文献   

15.
怀孕7个多月的准妈妈乘坐公交车时,该车与另一机动车发生事故,致郭女士腹中胎儿受到震动。郭女士将公交车所属的客运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赔偿护理费、精神损害赔偿金等各项费用1万余元。法院认为,原告郭女士乘坐公交车出行,郭女士与该公交车所属客运公司之间存在运输合同关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行政诉讼法》仅规定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举证责任 ,而未规定原告的举证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了原告的举证责任。它是对被告就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承担举证责任这一基本原则的补充。不能将原告的举证责任与被告的举证责任等同。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事项仅限于法律的特别规定。在司法实践中 ,对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范围应当严格限于法律所规定的事项 ,而不能作任意的扩大 ,否则 ,将构成对我国行政诉讼制度整体的破坏。  相似文献   

17.
原告钱某,62岁,身体健康,两年前从单位退休,每月领取670元退休金。2005年1月17日,原告到被告陈某承包的临时工段做零工,约定日工资20元。第8天,原告在操作机器时不慎被挤断手指,经法医鉴定构成三级伤残。2005年3月9日,原告向被告陈某提起民事诉讼,请求赔偿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损失,同时主张被告赔偿其因受伤致残误工减少的收入。原告钱某主张被告赔偿其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是否成立,有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原告钱某的该项主张不能成立。钱某已不具备劳动就业的条件,或者说其务工能力已很弱,而且,钱某在受伤治疗期间退休工资并未减少,故其…  相似文献   

18.
1999年1月13日原告杨某到该县迎宾婚纱影楼拍摄了7寸A类三张艺术照一套,并与被告关某约定底片归被告所有(本约定著作权归属)。1月17日原告杨某到被告处取照片时同时索要底片。关某不给,原告杨某遂起诉到法院。在庭审过程中,原、被告都认为自己对底片享有著作权,所以底片应归自己所有。法院在研究本案时出现了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底片与照片属于同一物,所以照片底片应归原告杨某所有;有人认为底片就如同作品原件,按合同约定,原告杨某仅有权取得该作品的复制品即照片。本案涉及到的法律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照片底片的著作权归谁享…  相似文献   

19.
[案例]2007年,经被告黄某同意,被告夏某借用黄某二轮摩托车外出办事时,与原告王某驾驶的二轮摩托车迎面相撞。造成两车受损、原告王某受伤的交通事故。交警调查取证后认定,夏某违反交通安全法,负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王某不负责任。  相似文献   

20.
一、案情介绍 2007年3月19日至28日,原告董某等8名出租汽车车主所有的出租汽车在经过机动车安全检测后,先后向被告荆门市交通警察支队车辆管理所提供了机动车安全检验记录单、机动车行驶证、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保险单等材料,并申请办理机动车年检手续,核发检验合格标志.该车辆管理所以上述出租汽车涉嫌有交通违章行为未处理为由不予办理,并出具了退办单,并告知原告将违法行为处理完毕后再核发车辆检验合格标志.此前,被告已针对上述出租汽车的超速及违章停靠行为,向其挂靠的荆门人杰出租汽车有限公司邮寄送达了《非现场处罚告知书》,该公司拒收,信件被退回.原告对被告拒绝为其办理年检手续及核发检验合格标志的行为不服,向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被告为其办理机动车年检手续,核发检验合格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