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中国人移民东南亚的四次大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移民东南亚历史,根据其动力和规模,可分为四次大潮。东南亚为中国海外移民的最主要目的地。中国人大规模移民东南亚始于17世纪,盛于20世纪上半叶,历三波移民高潮。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中国改革开放前,移民东南亚工程中断。随着大陆改革开放及中国与东南亚经济合作的飞速发展,中国人重启移民东南亚热潮。虽然推动不同时期的移民潮各有其不同的国内外因素,但就四次大规模移民潮而言,中国与东南亚的经贸发展和合作都是主要动力之一。随着中国与东南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如中国与东南亚的政治关系保持良好,前往东南亚的移民潮仍将继续。与此同时,东南亚各国进入中国的移民也将日益增多,并呈加速之势。  相似文献   

2.
16世纪初,葡萄牙殖民者的入侵是东南亚的重要历史转折点,它标志着近代殖民主义在东南亚侵略扩张活动的开始。在东南亚历史上,自14世纪麻诺巴歇帝国衰落以后,将近一个世纪,没有强大的政治势力继起。明代中国,虽然国力强盛,而且经过郑和七下西洋,影响及于广大东南亚地区。但明朝君主没有凭藉武力开拓海外殖民地的观念,所要求的“顶多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宗主权而已。15世纪初叶建立的马六甲王国,在国王皈依伊斯兰教后成为一个素丹王国,它是马六甲海峡地区一个跨岛大国,推动了海岛地区商业贸易和伊斯兰教的发展,但伊斯兰教势力…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1992,(4)
东南亚是中国山水相连的近邻,是最早与中国发生贸易往来的地区之一。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同东南亚之间的海路贸易就已开始。在隋唐宋元期间,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逐渐繁盛起来。从15世纪初开始的郑和七下西洋的大规模航海活动,是中国与东南亚贸易史上的一件大事,使双方贸易在规模、范围、程度上都达到了空前的地步,并对以后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对郑和下西洋对中国与东南亚贸易的影响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扶南是古代吉蔑人建立的国家,它于公元1世纪崛起于中南半岛,并称雄东南亚达数世纪之久,“是东南亚历史上第一个大国,像欧洲历史上的罗马一样,它的威望在亡国后还维持得很久”,①对东南亚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扶南的强盛是建立在发达的海上贸易基础之上,从扶南建国到6世纪走向衰落期间,它的商船东达中国,西抵阿拉伯海,海上贸易十分活跃,对促进东西方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巨大的作用。一扶南是伴随着东西方海上贸易的繁荣而登上历史舞台的。公元1世纪前后,西方兴起了强大的罗马帝国,而东方的汉帝国也极其繁荣昌盛。东…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出版业在面向东南亚“走出去”、与东南亚各国出版业合作的进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然而双方在市场体制、版权保护、人才结构、合作贸易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试图分析目前中国出版业在东南亚市场上面临的障碍及其成因、影响;对中国出版业开拓东南亚市场的对策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6.
试析东南亚各国投资环境及中国企业对东南亚的投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以来,东南亚各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世界上的一个投资热点.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一区域尤其具有投资吸引力.首先,东南亚与中国具有地缘优势,地理位置相邻,文化背景相似,因此,中国政府鼓励企业前往东南亚投资发展,积极推动企业以东南亚为"走出去"战略优先实施地区,东南亚各国逐步成为中国企业投资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亚太地区发展进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东亚互为毗邻的“两大板块”——东南亚和中国.东南亚一向以它重要的战略地位、丰富的资源、多元的文化著称于世,80年代以来,又以其蓬勃发展的经济被誉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和最富有活力的地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迅速增强,1996年在国际上的位次已上升到第七位,成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走向21世纪的东南亚及其与中国的关系,将对双方的发展,对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由贺圣达、马勇 王士录三位学者撰写、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的《走向21世纪的东南亚与中国》一书运用大量最新资料,从独特的视点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揭示了东南亚走向21世纪的进程、发展趋势及其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走向21世纪的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前景.对其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如东南亚的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周中坚 《东南亚》2004,(2):34-45
东南亚华文报刊个别萌芽于 1 9世纪前期 ,部分诞生于 1 9世纪末期 ,2 0世纪初开始形成群体并开始其主要的历史进程。在一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中 ,随着中国和东南亚历史的发展 ,东南亚华文报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百多年来 ,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从沦为西方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到相继取得国家独立并开始实现国家现代化 ,东南亚华文报刊也相应地经历了从华侨喉舌到华人桥梁的演变 ,经历了从植根于祖国中国到移根于所在国的变化。这个过程同华侨变为华人 ,同华侨“落叶归根”到华人“落地生根”的变化是一致的。一、东南亚华文报刊的出现在东南亚…  相似文献   

9.
试论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的东南亚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自冷战结束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发展迅速,可以说一年上一个台阶。政治上,中国与东盟关系从冷战结束之初的“部分对话伙伴国”发展到“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成为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区域外国家。经济上,中国与东盟2002年  相似文献   

10.
以往人们在论及华侨史时较为重视华侨对侨居国的作用与贡献,而对华侨在中国与外国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则有所忽略。本文仅就16—18世纪的华侨在中国与东南亚的政治交往。经济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一、在政治交往中的地位与作用16—18世纪,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一个重要的时期,一个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国际上,西方国家经过资本主义萌芽和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开始迅速发展。东方航线的开辟,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西方急欲把东南亚纳入其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侵略的矛头指…  相似文献   

11.
自18世纪末中国帆船对吧城、马尼拉的贸易逐渐衰退之后,到19世纪初期依然没有摆脱持续衰落的困境。与此同时,暹罗及安南的王朝兴替,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中国帆船对两国贸易衰退的势头,并促使彼此间贸易往来在19世纪初期再度兴旺起来。19世纪初期英国在据有新加坡之后所采取的自由贸易政策,使得中国帆船的东南亚贸易又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对于中国帆船的东南亚贸易而言,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可谓是一个危机与机遇并存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文化交往,已有两千年的历史。这种交往对于增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对于各自文化以及光辉灿烂的东方文明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今天,我们正处在跨世纪的交叉点上,面向21世纪发展经济和文化。中国和东南亚生气勃勃、富有活力、高速增长的经济,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中国和东南亚的文化,正在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的土壤上和繁荣兴旺的经济基础上,放射着特有的光彩,成为国际文化探索的热点。如果说悠久的文化交往和已有的合作已经为扩大中国和东南亚之间的文化合作打下了深厚、广泛的基础,那么,双方经济文化的新发展以及共同面临一个冷战后的新的世界和新的世纪,又为加强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文化合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广阔的舞台。因此,加强中国和东南亚的文化合作,是双方共同的意愿,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东方崛起时代的要求。具有16多亿人口的中国和东南亚开展面向21世纪的文化合作,有着重大的意义。它对于进一步增进彼此之间的互相了解,巩固和发展友谊和合作,学习和借鉴对方文化的优秀成果,继承和发扬东方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创造和发展丰富多采、健康活泼、既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又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文化,走一条建立在东方文化基础上、又吸取西方文化优秀成果的  相似文献   

13.
面向新世纪的中国东南亚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跨入新世纪之际,广大东南亚研究会的会员都关心今后东南亚研究的发展,关注研究会将以何种姿态进入新的世纪。在建会22周年的时候,我会近百位会员代表欢聚在北京,举行第六届年会,并以“世纪之交的东南亚学研究——回顾与展望”为题开展研讨,这是一次对中国东南亚研究进行总结和前瞻的大会。借此机会,我们拟简略回顾20多年来我国东南亚学研究的进展、成就和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作一点展望。我们将这些很不成熟的看法和意见提出来,以期抛砖引玉,请代表们讨论并匡正。 一、中国东南亚学研究的回顾 在我国的地区与国别的研究中,东…  相似文献   

14.
在17、18世纪中国帆船的海外贸易活动中,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首府巴达维亚曾一度是中帆船前往东南亚各地进行贸易活动的主要港口之一。直到19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英国海峡殖民地的建立及新加坡港的崛起,巴达维亚作为中国帆船在东南亚贸易的首要港口地位遂为新加坡所取代。尽管如此,由于荷届东印度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启然资源尤其是矿产及热带经济作物的资源相当丰富,因而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与荷属东印度的贸易往来仍然有所发展。下面就近代以来中国与荷届东印度双方贸易进展的状况,贸易平衡以及贸易结构,逐一加以叙述和分析。一、近…  相似文献   

15.
正《东南亚纵横》(双月刊)由广西社会科学院主管,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主办,是介绍和研究东南亚各国情况、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关系的学术刊物。《东南亚纵横》刊登东南亚各国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军事、历史、地理、法律、民族、华侨华人,东盟组织,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关系,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国  相似文献   

16.
<正>《东南亚纵横》由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主办,是介绍和研究东南亚各国情况和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关系的学术刊物。《东南亚纵横》刊登东南亚各国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军事、历史、地理、法律、民族、华侨华人,东盟组织,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关系,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博览会,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  相似文献   

17.
<正>《东南亚纵横》(月刊)是由广西社会科学院主管、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介绍和研究东南亚各国情况、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关系的专业刊物。《东南亚纵横》主要刊登东南亚各国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军事、历史、地理、法律、民族、华侨华人,东盟组织,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关系,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国一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国一东盟2+7合作框架、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东南亚新娘逐渐成为中国台湾省社会的一个特殊人群。本文主要对东南亚新娘嫁入台湾的原因、东南亚新娘在台湾的生活情况、台湾当局对东南亚新娘的管理和扶助措施进行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正>《东南亚纵横》由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主办,是介绍和研究东南亚各国情况和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关系的学术刊物。《东南亚纵横》刊登东南亚各国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军事、历史、地理、法律、民族、华侨华人,东盟组织,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关系,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博览会,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  相似文献   

20.
正北京大学东南亚学研究中心是北京大学跨院系和跨学科的、从事东南亚地区和国家研究的学术研究机构,成立于2002年9月,今年是它诞生的十一周年。一、北大的东南亚学研究的学术传统北大东南亚学研究中心成立虽刚11个年头,但东南亚学研究却不是从21世纪初才起步的。北大的东南亚学研究有着悠久的学术研究传统,至少可上溯到100年前。20世纪初叶,北大老一辈的学者开始对东南亚进行学术研究,他们在对中国古代史、中外关系史等的研究中已经涉及到许多有关东南亚古代历史及其与中国关系的问题。新中国建立后,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