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公权力和腐败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亘古绵延的话题.对此,英国学者阿克顿的"绝对权力,绝对导致腐败"常被奉为经典乃至为公理.笔者转换分析维度,将人性、权力自身的特性与权力特殊的运作模式结合起来,在动态中分析了公权力何以腐败的问题并尝试性地总结了预防权力腐败的系统性经验.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甚至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最显赫也最容易如坐针毡的职务就是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但万人艳羡的美国总统并非生来就是“天之骄子”,他同样经历过坐“冷板凳”的尴尬境地。一、历史上国会与总统的权力之争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实行三权分立的典型国家。早在美国建国初期,基于对“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这一西方广泛流传的政治信念的信任,制宪者们提出采取以权制权的方式,在政府内部实行分权。著名的联邦党人汉密尔顿也提出:立法、行政、司法三机关不仅要彼此分立,而且要相互制约与平衡。在共和政体中,立法权处于…  相似文献   

3.
腐败严重制约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倡导廉洁和廉政、反对腐败已然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腐败可以说是和“权力”尤其是“公权力”同时产生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制约权力的最好办法,就是用权力去制约权力。”  相似文献   

4.
德国伟大的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文中有这样一段名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经验。”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阿克顿勋爵也曾说过:“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腐败”。当前,腐败问题是老百姓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广大干群最痛恨的顽症之一。  相似文献   

5.
论公证权的监督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一百多年前,英国的思想家阿克顿勋爵就提出了“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的至理名言。这一有关权力的定律似乎已经内在地包含了“公证权也会导致腐败。因而公证权也应受到监督”的论断。作为一种社会公共权力,公证权的腐败和滥用一方面会导致公证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利受损,另一方面则会摧毁公证制度赖以存在的社会信用基础,导致公证行业自身的毁灭。  相似文献   

6.
论宪政的人性基础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宪政与法治的人性基础问题—开始并且始终是思想家们关注的问题之一。如果我们撇开思想家在这一问题上思想的细微差别 ,从总体、宏观上总结 ,不难发现 ,他们对宪政与法治的人性基础的思想是立足于这样一种双重的人性假定或预设。即人性有恶的一面 ,因而权力成为必要 ,而对权力的执行者、权力也必须加以限制 ,权力是一种“必要的恶”(洛克语)。另一方面 ,人性又有善的一面 ,因此 ,人是目的(康德语) ,应当尊重他们作为人所应有的尊严 ,去保障他们的生命、自由与财产等基本权利。这两方面的统一生长出了宪政与法治的基本精神即对权力的限制…  相似文献   

7.
秦践 《检察风云》2004,(9):18-20
英国历史学家约翰·阿克顿有一句至理名言:“权力必然有腐败趋势,绝对的权力会滋生出绝对的腐败。”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更直截了当地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有权力的人总是把权力一直使用到所能达到的最远边界为止。”曾任福州市鼓楼区区长、区委书记、福州市委秘书长的“才子”方长明对这些警世箴言一点也不陌生,甚至能背出个大概。但可惜的是,只是到了沦为阶下囚时他才明白其中真义。每当谈及往事,身处囚室的方长明总会禁不住怆然泪下。在他手握大权、春风得意之时,他把手中的职权蜕变成为自己大肆敛财的…  相似文献   

8.
霜沐 《公民与法治》2010,(18):18-19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腐败的成本将越来越高,腐败的空间会越来越小,而腐败的手段方法也将越来越隐蔽多样。在这样严峻复杂的反腐败形势下,有一种“全懂全能型腐败”悄然而生。搞这种腐败的官员有文化,懂理论;有知识,懂法律;有权力,懂运作;有谋划,懂造势;有人缘,懂作秀……他们参加政治学习、  相似文献   

9.
"权力产生腐败,绝对权力产生绝对腐败"已成为不争的真理,可见腐败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从公权力产生之日起就相伴而生的,所以腐败本身并不可怕。但法官腐败又与其他腐败不同,司法一直以来被视为保障公民权利的最后一道屏障,司法的公正与独立是公民对一个政府的信任底线。本文从解析司法腐败的成因入手,有针对性地探究根治司法腐败的有效路径,同时对中国司法制度建议发表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0.
监督不力,腐败强大;皮表监督,实质腐败;此时监督,彼时腐败;昭昭监督,悄悄腐败;老子监督,儿子腐败……监督和腐败这双冤家对头,对台戏唱了多年了。绝对权力绝对导致腐败、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样的名言几乎家喻户晓。然而,在监督和腐败此消彼长的对峙中,腐败在很长一段  相似文献   

11.
"权力倾向于腐败,绝对的权力倾向于绝对的腐败。"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必须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本文在对公共权力本质与特性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公共权力制约与监督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2.
国家权力是西方政治思想的核心议题之一,这一议题对于18世纪的美国而言尤其重要。毫无异议,国家权力是国家统治必不可少的,但如何避免权力的滥用,防止多数暴政的出现,是麦迪逊想要解答的问题。麦迪逊以对人性的分析为起点,深入探讨了分化权力、制约权力的必要性及其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国家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现象,而有了国家也就意味着有了行政。自人类脱离洪荒进入文明以来,行政权力对所有社会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就是民族或国家存在的象征。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的是,“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显然,阿克顿的这句名言首先针对的就是  相似文献   

14.
腐败问题在当今中国越演越烈,随之,反腐败问题也就成了中国政府的首要任务。为了更加有效地抑制腐败问题,对于产生腐败的人性原因进行分析才是重中之重。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试图从人性的角度,分析腐败产生的人性根源。通过对腐败原因的人性分析,加强公众教育,对政府行政监督,为政府综合性监督治理提供理论依据,特别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建构依法和以德治国的反腐败的基本模式,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5.
在国务院近日召开的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中,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干部收受购物卡将按现金受贿处理。美国涉及公务人员反腐的有哪些规定,这些国家怎样预防公务人员腐败行为,对于公务人员收受购物卡这一现象又是如何界定和惩处的?  相似文献   

16.
赵国华 《内蒙古检察》2007,(1):42-44,54
对于是否应该控制不起诉率的问题。近年来在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均有不同的看法,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观点是应取消对不起诉案件的比例控制.因为采取比例控制的办法,硬性控制不起诉率,结果可能造成一方面忽视客观实际,容易使罪行、情节相当的犯罪分子因不起诉数量的限制,而遭受不同待遇;另一方面容易束缚办案人员的手脚.过分珍惜有限比例,对哪些该诉、哪些不该诉.举棋不定.执法界限模糊。另一种观点是不仅不能取消、而且还要加大对不起诉案件的比例控制。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绝对的权力就是绝对的腐败.如果不采取比例控制来加大对检察机关不起诉权的限制.将会导致不起诉权的滥用,进而导致错案甚至带来司法腐败。  相似文献   

17.
检察机关在民事执行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有监督法院执行的权力,是近年来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权力制约理论 恩格斯针对资产阶级理论家大肆吹捧的分权学说,指出:"事实上这种分权只不过是为了简化和监督国家机构而实行的日常事务上的分工罢了."[1]分权与制衡是权力制约的基本内容,制衡的前提是分权."权力有腐败的趋势,绝对的权力绝对的腐败."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省部级高官腐败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30年以来,约有130名省部级高官因为腐败问题而落马,其中90余人因腐败被追究刑事责任。本文从对高官加强监督不能从根本上杜绝省部级高官腐败入手,提出只有限制和缩小高官权力,削弱、制约其既有权力才是解决高官腐败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9.
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可以最大限度地将行政机关可自由支配的权力加以约束,从而消除腐败产生的客观基础,减少腐败机会。具体而言,对于可以由市场自行调节的领域,政府应主动退出,把官员掌握的分配稀缺资源的权力降到最低限度,要最大限度地对行使这种权力的随意性加以削减。  相似文献   

20.
张远方 《政府法制》2014,(24):38-39
贪官与情人是个老话题,但民间的热议从未间断。众多的案例表明:权力使贪官找情人变得容易,绝对的权力,使贪官找情人更加容易,甚至肆无忌惮。未来不能仅仅依赖于情妇翻脸、日记丢失、家中失窃、不雅视频曝光等这些偶然事件去披露、查处腐败案件,而是要靠法治和健全的日常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