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唯物辨证法认为,任何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都有一定的规律性,杰出女性的成长的过程也不例外。当前,改革开放为女性成才创造了有史以来的良好环境。在外部条件大体相同的背景下,探讨女性成才的内在规律,就成为妇女解放理论的一项紧迫课题。分析当代女性的成才之路,以下几项必要条件,不能不成为广大女性自勉自强的明确目标。 一、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妇女成才的思想基础 妇女要成才,首先要在心理上获得解放。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传统的封建意识甚浓,“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等世俗偏见长期束缚着广大妇女的手脚,压抑了女性智能的发挥,同时也造成了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女性中灌输、培养权力意识?同时向社会宣传女性从政的作用,是当前我国妇女运动的重要课题。由于历史的积淀与我国国情交织,我们曾一度十分重视妇女对阶级政权的依赖,这种依赖性固然至今仍十分重要,但我们毕竟长期忽视了对于权力主体一半之女性的权力启蒙。笔者曾在广州中山市对100个小学生进行妇女观问卷调查,样本选择了某校四年级的学生。在你对爸爸、妈妈最大期望一栏内,对爸爸第一位的希望是当官,对妈妈的第一位期望是搞好家务和多吃饭少吃菜。这种调查,从一个角度反映出社会重男轻女的意识是多么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3.
男女平等是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它是指在机会均等的前提下所达到的男女两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各个领域中事实上的同等地位.是机会均等和结果平等的统一.新中国成立之后,男女平等的原则在法律上已经确立,并被社会普遍承认.但由于生产力的落后和封建思想的影响,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还并没有完全实现,在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方面还有不少障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政治上,重男轻女的现象依然存在.妇女参政阻力很大,女性比例仍然很少,高层次领导岗位上的女性更是寥寥无几.招工、招干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歧视,女大学生、研究生毕业分配难的问题仍很严重.在优化组合中,“聘男不聘女”、“宁要三个武大郎不要一个穆桂英”的现象突出.  相似文献   

4.
提高女性素质促进男女平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是广大妇女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的重要前提,也是广大妇女促进男女平等不断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提高妇女素质与促进男女平等是相辅相成的,妇女素质的提高是促进男女平等的关键因素,而男女平等的真正实现应以男女素质达到一个新的层面为衡量标准。当前,如何提高女性的整体素质,进而促进男女平等的实现,如何探索出一条女性不断进步和发展的道路,这既是需要客观大环境给予关注的社会问题,更是关系到女性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一、女性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  相似文献   

5.
于丹作为新时期女性的杰出代表,她的成功对我们研究妇女发展问题有不少启发.主动接受文化,是新时期实现妇女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特色传承文化,是新时期实现妇女发展的重要环节;积极营造文化,是新时期实现妇女发展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6.
当代社会,虽然女性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沿袭了几千年的重男轻女、歧视女性的伦理观念并没有随着社会制度的改变而被彻底消除,至今其消极影响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成为当代女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消除这一障碍不仅取决于社会环境的建设和改善,取决于高校教育对这一问题的重视,还取决于女大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信念的树立.  相似文献   

7.
在非洲和平进程中,妇女成为实现和平的非暴力力量,女性在建设和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维护了自身的安全。梳理布隆迪和利比里亚两国内战对妇女的影响、妇女在结束内战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战后重建中妇女的角色与面临的挑战,可以发现,布隆迪和利比里亚妇女既是两国内战的主要受害者,也是当地实现和平与建设和平的决定性力量:布隆迪妇女发展存在"社会性别主流化已成为现实"和"社会性别不平等"之间的巨大差距;利比里亚则仍然处于由战争到和平的过渡期,精英女性参与决策与妇女低代表性并存;发展问题是两国和两国妇女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将社会性别平等纳入发展主流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传统的性别歧视和封建意识使贤妻良母成了千年沿袭不变的女性传统形象.近代鸦片战争以来,大批外国传教士入华,各种传教团体竞相成立,他们通过教堂、医院特别是创办教会女校等形式,使女性群体开始妆触到西方文化,拉开发女性群  相似文献   

9.
王秀兰 《工会论坛》2001,7(6):108-108
知识女性从受教育程度、应具备的素质而言都应是广大优秀妇女群体的代表 ,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人力资源 ,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群体之一。充分发挥知识女性的带头作用 ,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开展妇女工作的方针、要求。知识女性一定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树立女性整体意识、责任意识 ,在党领导的妇女运动中争取自身解放与发展的同时 ,带领广大妇女姐妹一同走上解放发展的道路 ,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贡献聪明才智 ,争使党领导的妇女运动的先锋。知识女性与广大农村妇女和一般劳动妇女相比 ,有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环…  相似文献   

10.
妇女、环境和发展问题紧密相连.农业劳动力女性化趋向、妇女贫困化、妇女素质、以及妇女受教育状况均对环境有很大影响.要发挥妇女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应重视性别统计信息的收集,建立女性本土环境保护知识库,并加强对妇女的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11.
根据社会性别理论,妇女与环境、发展问题是紧密相连的,女性由于特定的社会性别分工而具有特定的社会性别角色。我国妇女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业、贫困、人口、教育四个方面。要发挥妇女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应重视性别统计信息的收集,建立女性本土环境保护知识库,并加强对妇女的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著述颇丰,阅读其经典文本可以发现,对女性解放问题的研究散见于其中。马恩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解放的视角展开对女性解放问题的论述,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分析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追溯,探索妇女受剥削、受压迫的根源,寻找解放妇女的路径,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的理论学说。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面临着严重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问题.性别比例失衡可以引发男性择偶困难,女性就业困难,以及未来人口数量和质量的下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造成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的根源在于重男轻女.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在于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和加强执法力度,营造关爱女婴的氛围,建立健全养老体系等.  相似文献   

14.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以研究妇女理论、妇女问题和妇女教育为特色的专业性理论刊物。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37—1323/D,国际标准刊号:ISSN;008—6838。《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宗旨,以探讨性别平等理论、女性与社会发展、女性与法律、女性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以研究妇女理论、妇女问题和妇女教育为特色的专业性理论刊物。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37—1323/D,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8—6838。《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宗旨,以探讨性别平等理论、女性与社会发展、女性与法律、女性文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涌现出了大批的农民工,由于受到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和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国农村也相应地出现了大批留守儿童.由于农村重男轻女思想的盛行以及对于女性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我国留守女童的教育问题更为严重,她们的教育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女性人才发展研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人才观与发展观.妇女必须走出家庭,与男子平等地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因为人才从实践中来,从创造性劳动中来,只有这样才能求得男女平等发展,求得个人与社会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发展.典型材料和问卷调查两种女性人才发展研究方法均不甚完美,其突出特征是科学性差,而参与评估调查法则能比较客观、准确、全面地反映女性人才发展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18.
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纳入女子高等教育,首先,应该引导女大学生自觉抵制和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与影响,为远大理想而奋斗;其次,要加强妇女研究与妇女教育的相互融合,及时将妇女研究成果纳入女性人才培养过程,使针对女性人才成长的特色教育更具有科学性和时代感;最后,要关注女子高等院校的发展,充分发挥女子高校在培养女性人才、研究妇女理论、宣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方面的基地作用。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动,妇女群体的分化与分层也日益明显,但无论是以往的妇女研究还是社会分层研究都对此领域有所忽视。本文一反女性研究中强调性别视角的做法,而是以阶层视角重新审视女性问题,将我国的妇女划分为五个层次,对其各自的组成群体、社会地位、生存困境以及发展需求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是以研究性别平等理论、妇女问题为特色的专业性学术理论刊物。本刊主要刊登以探讨性别平等理论、女性与社会发展、妇女史、女性文化、国外女性/性别、女性与法律、女性教育、家庭问题事为主要内容的学术论文。国家和省(市、自治区)基金资助项目成果稿件优先刊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