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安机关错案是指在侦查活动中,公安民警由于故意或过失违反法律规定而办理的依法应予纠正,并应追究违法责任的案件。它具有主体特定性、主观过错性、行为违法性、后果危害性和应受惩罚性等特征。公安机关建立错案追究制是提高民警素质,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是公安工作适应国家法律建设总体需求的需要,是解决公安执法与法律要求不相适应的需要,是提高工作透明度,加强内部监督的需要。建立错案追究制应遵循科学、合法的原则;实事求是,有错必究的原则;区别划分,责任自负的原则;人人平等原则;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处罚公开原则。  相似文献   

2.
公安机关错案是指在侦查活动中,公安民警由于故意或过失违反法律规定而办理的依法应予纠正,并应追究违法责任的案件。它具有主体特定性、主观过错性、行为违法性、后果危害性和应受惩罚性等特征。公安机关建立错案追究制是提高民警素质,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是公安工作适应国家法律建设总体需求的需要,是解决公安执法与法律要求不相适应的需要,是提高工作透明度。加强内部监督的需要。建立错案追究制应遵循科学、合法的原则;实事求是,有错必究的原则;区别划分,责任自负的原则;人人平等原则;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处罚公开原则。  相似文献   

3.
制定《侵权责任法》应当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贯彻"大陆法系为体,英美法系为用,广泛吸纳司法经验"的基本指导思想;(2)确立最为实用的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体系;(3)全面规定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4)对侵权行为的规定争取最大化的类型化;(5)对新型侵权行为作出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4.
《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依法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按照每日200元的标准将行政拘留折处罚款:(一)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二)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三)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婴儿的妇女。”这一规定建立了行政拘留折抵罚款制度。该制度作为中国古代赎刑制度的发展,作为短期自由刑易科罚金制度的引入,是草案的一大亮点,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等价性理论是为解决处罚不纯正不作为犯和罪刑法定原则之间的冲突而提出来。等价性是犯罪可罚的等价性,是对行为人进行处罚的根据,而不是决定行为人正犯的等价性。判断不纯正不作为犯成立在思维逻辑层面有三个步骤。等价性判断的内容是社会危害性的严重程度、犯罪性质等。等价性考量的具体标准是:(1)特别行为要素;(2)保证人地位;(3)行为人对法益侵害具有排他的支配力;(4)法益面临现实、紧迫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判决前犯同种数罪的处罚方式虽一直未有定论,但都体现了罪刑相适应原则。此犯罪的量刑情节不得作用于彼犯罪,是量刑必须遵循的原则,即效力边界原则。同种数罪的处罚,既应当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也应符合效力边界原则。通过分析对比,经上述原则的双重检验,可以建立以并罚为主、以一罪加重处罚为辅的处罚方式。  相似文献   

7.
诚实信用原则是缔约过失责任存在的理论依据,因为缔约过失责任是对当事人信赖利益的保护;(2)是一种特殊的民事责任制度;(3)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必然需要.  相似文献   

8.
关于刑法第14条第二款和第15条第二款的删除与保留问题,学者之间存在针锋相对的观点.这一争论的实质就是责任原则及其引中原理在刑法典中如何体现.作为刑法基本原则的责任原则本身应当采取消极、否定的表述方式,同时还应当引申出刑法"以处罚故意为原则,以处罚过失为例外"的原理.我国刑法较好地体现了"无责任则无刑罚"的精神并力图体现其引申原理,但其积极、肯定式的表述方式刚存在结构性缺陷.未来修订刑法时,应当按照各国通例,调整其表述方式.  相似文献   

9.
刑法上严格责任之否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刑法上严格责任包括绝对严格责任和相对严格责任两种.文章认为,我国刑法典不应该确立严格责任制度,理由有四:(1)严格责任制度的确立会违背刑法正义;(2)严格责任制度会破坏我国犯罪构成的合理架构,造成犯罪构成理论的混乱;(3)相对严格责任制度违背了无罪推定原则;(4)英美法系国家所规定的绝大多数严格责任犯罪,在我国只认为是一般的行政违法行为或民事违法行为.对于侵犯公共利益的犯罪和取证困难的犯罪,我国可以采取一定的刑事立法、司法对策来应对.  相似文献   

10.
交通违法处罚的目的是通过处罚的手段达到更有序的状态,作为行政处罚中的一种,应严格依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执行,违法处罚应符合《行政处罚法》的基本原则。无论现场执法还是非现场执法,其处罚程序均要公正、公开,并体现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依靠“电子警察”执法有利有弊。应区分行政处罚的手段与目的,人机结合,杜绝以罚代管。  相似文献   

11.
某些城市清理畜禽养殖企业的禁令是不正义的,包括社会不正义、地理不正义、程序不正义。处罚公正原则的环境正义进路在于既要从价值层面考量责任设定的正当性,又要从规范层面审视罚制设计的合理性。当行政处罚公正原则作用于环境行政处罚领域时,其所遵行的正义价值目标也必须相应具体为环境正义,否则就无法真正实现处罚公正原则。  相似文献   

12.
军事立法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立法是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制定、认可、修改和废止军事法律规范的活动.军事立法主体,主要有四个层次(1)全国人大及人大常委会;(2)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3)国务院各部委、中央军委各总部;(4)各军兵种、军区.军事立法的形式主要有(1)宪法军事条款;(2)军事法律;(3)军事行政法规;(4)军事法规;(5)军事行政规章;(6)军事规章;(7)国际军事约章.军事立法程序是指一定的国家机关在制定、认可、修改和废止军事法律规范的活动中所必须遵循的步骤和手续.根据军事法律规范效力的不同,其立法程序也不同.军事立法冲突是指不同的国家机关之间制定的军事法律规范互相抵触和互相矛盾的现象.对此应依据(1)上位法优先原则;(2)特别法、新法优先原则;(3)裁决适用原则;(4)备案审查原则;(5)申请审查原则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严格责任原则应为环境污染侵权责任之基本归责原则。严格责任与公平责任应共同构成环境污染侵权责任之二元归责体系,即以严格责任(无过错责任)为主,以公平责任为辅,同时,辅之以一系列的创新机制,从而构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体系。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海洋污染、有害有毒物质污染、环境噪音污染、能量污染、破坏自然资源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转基因产品污染等侵权行为,均应列入我国民法典之侵权法编中。  相似文献   

14.
第八章 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的特点第64条 一般原则未满18岁的人犯罪,须负刑事责任的,应符合本法典所制定的本章原则.第65条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种类1.未成年人犯罪采用以下几种刑罚:(1)训诫;(2)罚款;(3)进行教育感化工作;(4)拘捕(5)剥夺自由.2.除本条例上述刑罚种类之外,各加盟共和国依照本法典规定的一般原则和原理,可另行规定一些其他的刑罚种类.第66条 罚款罚款只适用于有工资收入,而未成年的人,处罚的范围是50—200卢布.因贪财而犯罪,则罚款在500卢布以内.第67条 拘捕已满16岁而受审,但未成年,拘捕时间为20—45天.第68条 剥夺自由1.未满18岁的人犯罪,对社会危害不大,不适用判处剥夺自由这一刑罚.2.未满18岁的犯罪分子,被判处剥夺自由的期限不超过:(1)犯有不太严重的罪行,定为3年;  相似文献   

15.
单位犯罪诉讼程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刑法》规定了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和处罚原则,而在诉讼程序上如何追究单位犯罪的责任,《刑诉法》却未作出任何规定。当前,在单位犯罪的诉讼程序中存在不少问题。文章提出单位犯罪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从属管辖、不诉不理、代表诉讼、经济强制、个人优先、平等诉讼。文章还对单位犯罪的诉讼程序提出了具体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止犯处罚 ,我国学者间存在着较大的争论。从刑法的发展看 ,中止犯处罚应明确并规定中止犯与既遂犯竞合处罚原则 ,对损害主要限于有形、物质损害并辅之于无形、非物质损害。而其减免处罚根据在于报应为主、功利为辅的刑罚观念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刑法规定的财产刑的适用主体包括未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处罚较轻的财产刑代替适用较重的自由刑,能最大限度地教育和挽救他们,也符合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处罚的从宽责任原则.然而未成年人犯罪适用财产刑与未成年人普遍没有经济来源的现实状况相悖,适用财产刑往往不能实现其特有的功能,故应取消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吸收财产刑的立法规定,采用单处罚金,建立罚金刑缓刑制度等措施,完善未成年人犯罪适用罚金刑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共同过失行为作为共同过失犯罪成立的客观要件,其主要依据源于刑法理论中的“行为共同说”。共同过失不应具有共同故意中的“意思联络”,不应以共同故意中的“意思联络”否认共同过失犯罪的成立;不宜用共同故意诠释共同过失犯罪,而应当结合有关过失理论诠释共同过失犯罪。比较共同过失犯罪的“部分行为全部责任”与“分别处罚”两种处罚原则,应当说采用“部分行为全部责任”更优于“分别处罚”。  相似文献   

19.
《刑法修正案(八)》降低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入罪门槛儿,扩大了处罚范围,符合预防和惩治该罪的需要。但是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主观恶性难以判断,客观危害极其严重,仅仅降低入罪门槛儿仍不足以全面实现预防和惩治该罪的需要。实践中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立法存在缺陷,由此考量该罪在处罚程度和手段上应进行调整,应引入严格责任,加大打击力度,并强化社会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20.
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的归责原则问题,社会公众极为关注,理论界存在严重分歧。有学者认为只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有学者认为既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也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与公平责任原则;还有学者认为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与过错推定责任原则,不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笔者认为,应根据法律精神、现有法律规定和学生伤害事故的实际情况,构建以过错责任为主,以过错推定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为补充的多元学校归责原则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