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曹琪 《今日上海》2008,(4):36-37
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且老龄化程度不断提升,并呈现出“高龄化”特征。从2000年起,上海便开始探索居家养老限务模式,2004年市政府专门召开居家养老推进工作大会,使“居家养老眼务”取得重大突破。2005年,上海“十一五”发展纲要明确把居家养老的服务量化,并列入了指标体系。根据“9073”养老服务新格局:“十一五”期间,上海将使90%的老年人实现家庭自我照顾,7%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享受机构养老服务。而此刻的居家养老已区别于传统意义,是以家庭为基点、社区为依托、专业机构服务为支撑来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  相似文献   

2.
王利敏 《今日上海》2013,(10):12-16
今年晚些时候,上海将开展全市老龄事业“十二五”规划的中期评估,重点有养老医疗保障、医疗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精神文化生活、老年维权五项,主要目的自然是建立一个稳定的、合理的养老机制。目前看,这套机制建立得越早、越完善,越符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越有益于社会的安定。  相似文献   

3.
詹勇 《北京观察》2013,(10):26-26
近期,养老问题成为社会热点。从一些学者“延迟退休”建议引发的巨大争议,到围绕“以房养老”新举措产生的思考与焦虑,再到“双轨制”受到的诟病,都让人深切地体会到,老龄化的脚步越来越快,实现“老有所养”不再是一种期盼,而是亟待破解的重大社会课题。  相似文献   

4.
朱敏晖 《今日上海》2010,(12):24-28
“十二五”期间,上海将创意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之一的构想已趋明朗。  相似文献   

5.
朱敏晖 《今日上海》2010,(10):24-27
“后世博”建设的号角已吹响。 上海正酝酿的“十二五”规划中,将创意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之一的构想已趋明朗。事实上,上海的创意产业正在成为沪地经济转型发展的新亮点,成为上海新的支柱产业,目前已形成研发设计、建筑设计、文化传媒、咨询策划和时尚消费五大产业门类,形成了总建面268万平方米的80家创意产业集聚区。  相似文献   

6.
上海有95万残疾人,随着老龄化问题加剧,残疾老人如何养老?正成为残疾人及残疾人子女忧心的问题。闸北区政协委员、民建区委委员王国辉近日调查了杨浦、黄浦、闸北三区残疾人养老的情况,发布的“关于加强残疾人养老相关体系建设”调研报告认为,上海亟需建立一套适合各类残疾人的养老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中国农村家庭养老功能薄弱,社区养老机制滞后.社会福利、政府救助投入不够等问题的凸现,使养老保障问题面临严峻挑战。笔者认为,要解决现阶段的农村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必须做到“三个结合”:  相似文献   

8.
《今日上海》2011,(4):13-13
今年3月初,上海电气、上海建工、上海贝尔等一批企业荣获上海(2009—2010年度)实施“走出去”战略先进企业称号。各方认为,目前上海企业“走出去”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十二五”期间,上海将推进高端跨国并购项目,扶持一批企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国经营并早日成为符合国际通行标准的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9.
《上海支部生活》2014,(5):16-17
杨磊,上海伙伴聚家养老服务社创始人、总经理。22岁,英国留学归国创业,从生物化学专业转向开办为社区老人服务的民非组织。这位“85后”上海女生的公益经历,着实让人感觉吃惊。  相似文献   

10.
, 《中国民政》2012,(11):46-46
穆光宗在《人民论坛政论双周刊》2012年第383期撰文指出,“十二五”时期是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病残化和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时期。我们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少子老龄化,而且是独子老龄化一甚至是无后老龄化,传统的家庭养老体系遭遇巨大困难,核心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一公办养老是解决养老问题的途径,但目前公办养老存在公办养老院建设、养老市场发育不健全等问题。公办养老应该寻求新出路,  相似文献   

11.
姬少亭  于力  朱薇 《中国人大》2009,(19):26-26
针对日益增多的城乡“空巢”家庭老人的养老问题,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冯月菊建议,在保障“空巢”老人生活上,应始终贯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工作方针,从多方面着手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杨晋涛 《思想战线》2002,28(5):71-76
“称粮”是所调查的川西农村最普遍的养老方式。这种养老方式要求在子代家庭间平均分摊养老责任 ,反映出中国家庭关系中的“平均主义”倾向。把“称粮”的养老制度和分家的制度联系起来 ,可以观察到亲子之间“平均主义”的互惠关系。平均主义原则和孝道一起 ,构成理解乡村家庭亲子关系的文化脉络  相似文献   

13.
封面故事     
已被列入上海“十一五”规划开建的“长风生态商务区”将囊括写字楼、购物中心、高端商业休闲娱乐、五星级酒店和酒店式公寓,集商业、娱乐、办公、住宅为一体,与陆家嘴、徐家汇等区域一齐成为申城首批重点推进的十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当下已成为众多国内外地产、商业、娱乐巨头集聚合作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今日上海》2010,(8):12-13
在讨论“十二五”规划时,按上海的初步思路,创意产业将被培育成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5.
高峰 《人民政坛》2013,(11):42-43
近期以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有关“以房养老”内容,引发舆论关注。有观点认为,“以房养老”就是政府不管养老,要老百姓拿自己房子养老。为此,政府官员出面解释,“以房养老”是养老途径之一,而不是唯一途径。它是“可选项”,而非“必选项”,政府该承担的,还会承担。  相似文献   

16.
“十二五”时期是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上海“十二五规划”中,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业、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业等是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7.
《广东民政》2009,(5):20-21
广州市荔湾区逢源街现有面积约0.78平方公里,总人口6.2万多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约1.3万人,约占总人口的20.97%,其中孤宾老人200多人、独居老人411人。近年来,逢源街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建设养老服务“首善街区”的奋斗目标,按照“一个平台,两支队伍,三个重点,四个到位”的工作思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实现养老服务全覆盖为目的,初步构建了社会化养老服务新格局。  相似文献   

18.
公共事     
《民主与法制》2013,(28):4-4
“以房养老”系自愿试点 国务院近期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其中,将房子抵押给银行,然后从银行按月领取养老金的“以房养老”方式引发热议,有人甚至将此误读为政府将不再承担养老责任。民政部官员回应称,我国将以多种途径应对养老问题,在政府兜底的基础上,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以房养老”是自愿、自主选择的行为,有关部门将于明年上半年提出试点方案。  相似文献   

19.
《创造》2011,(11):27-27
“以房养老”在争议声中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最近,北京市民政局公布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北京市鼓励商业保险企业、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建立公益性中介机构以开展“以房养老”试点业务。  相似文献   

20.
2014年是改革之年。改革,也成为春节前夕召开的上海“两会”关键词。已经进入全新发展阶段的上海,改革在深入推进;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民生问题也在不断变化中,环境污染、养老、医疗、教育、食品安全等问题群众高度关注。顺应群众盼新期待,围绕上海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代表、委员热烈讨论、积极建言,为上海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科学发展德先行者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