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建国以来,没有什么能像改革开放这样彻底地改变着中国,改变着每一名中国人的命运,改变着每一名中国人的生活。我个人的生活经历就是这千千万万个因改革开放而受益的中国人中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
台湾情怀     
张嵘 《两岸关系》2005,(12):22-23
对台湾最早的印象源于我的外婆,外婆一直跟我们生活在一起,是个终日驼着背,话不多但很慈祥的老人,每日为我们兄妹3人忙碌着。外婆太平凡了,平凡到好像没有什么故事。直到那天外公突然出现,我们才知道外婆一生不平凡的经历。外婆与外公在民国时期结婚,婚后原本以为可以像所有人一样生儿育女,白头偕老。可谁也没想到一个早晨,外公和往常一样离开家去学校上学,却再也没有回来。这一走就是整整的四十年,而那时我的母亲仅1岁。我的外婆就这样开始了她整整四十年的等待,直到当年的美丽少妇变成了满头银丝的老人,而当年抱在怀中尚不能言语的女儿也…  相似文献   

3.
我以我血荐轩辕———记原全国政协常委、已故著名画家黄胄先生敖颜黄胄,一位从没有时间休息的画家长眠了,留下了大量杰出的作品和一个响亮的名字。人们爱他,因为他是人民的画家,是从生活中走来的画家,更因为他也同样爱着所有的人。1925年3月31日,黄胄诞生在...  相似文献   

4.
我不是给你们讲在国外的感受的合 适人选,因为我已经在国内生活了。虽然我在国外生活了11年,但我没有加入美国国籍。因为在中国做律师必须是中国公民。 经常有人问我,现在有一种趋势,留学生侧重于“留”而非“学”,你在美国拥有良好的职业和生活条件,为什么还回来。朋友教我一句最简单的答案——“爱国”。我是为了回来而离开的。从1986年到美国的第一天起我就没想在那儿呆着。当然回来的时间却整整耽搁了8年半。 小时候,我家住在国务院宿舍里,当时有一个“摘帽右派”,他是原北平朝阳大学毕业后到山东开办律师事务所的律师…  相似文献   

5.
小约尼在中国麦珍妮今天又交了个朋友。当我将我们的生活塞进6只皮箱时,想到不日将离开美国前往北京,我的心绷得好紧。这是我第三次去中国,但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一次我不是为自己一个人,而是为我们3个人打点行装。我的中国丈夫大海、我们的儿子约尼和我就要回中国...  相似文献   

6.
寻找独角兽:想象的误区说明什么?艾晓明我在北京住的时候,有过这么一件事。当时,我的左邻出国了,让我帮着浇花,所以我有左邻的钥匙。一天,我的右邻来借这钥匙,原来,她的老父亲要从台湾来探亲。他们四十年没见了.右邻家有个老太太,一直跟女儿生活.左邻右舍关系...  相似文献   

7.
新事篇     
新事篇辍学女再圆求学梦3月2日上午,12岁的范飒“扑通”跪在地上,哽咽着说:“谢谢叔叔、阿姨,你们使我又能上学读书了。我一定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你们的大恩大德。”范飒是邓州市小杨营乡孙庄初中一年级学生,全家四口人,靠种着3亩地为生,生活十分困...  相似文献   

8.
奇耻大辱四十年抗日老兵获新生──壮族农民杨清福的遭遇师小玲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了一件事,顺着线索一步步探寻下去.作为一名党史刊物的记者,我不由灵魂深处“呀”地一震,充满了痛楚的轰鸣音。我站在历史的隧道口,审视着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一幕一...  相似文献   

9.
“我毁了自己”──一个故意杀人犯的自白曹树胜1997年3月28日,我将被押往刑场。我悔,我恨。此时此刻。我只想告诉人们:人生在世,可以没有钱,但不能没有良心,人在江湖,什么都可以玩,但不可以玩法律。一1977年10月23日,我来到了这个世上。父亲歪着...  相似文献   

10.
在《今日中国》中,我发现一篇关于西藏的文章很有意思。我曾有幸四次到过你们美丽的国家,访问过新疆和西藏。我发现西藏人在宗教及经济领域生活得很和谐。我个人认为,如果没有中国中央政府的帮助,西藏本身目前还不能满足他们的日常需求。在农业及经济方面,国家给西藏带来了很大的满足。贵刊很好地报道了今日西藏人民的生活变化。我建议你们多刊登些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文章,如西藏、新疆,介绍那里发生的变化。因为这些地区还有待于被人们所认识。因为在西方,很少有人了解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究竟是怎样生活的。多刊发有关民族区域自…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个生活准以自理的残疾人,也许因为从小享受着父母和兄长宽厚无私的爱.在学校又得到老师和同学们无微下至的尊重和关怀,所以我丝毫没有意识到残疾会给自己带来多少不幸,直到有一天,我终于由于交通不便而辍学。生活的列车载着那么多和我朝夕相处的伙伴隆隆前行,唯独把我抛在寂寥困苦的荒漠。这时我的悲哀是可想而知的。渐渐地,我终于认清,自己再有志气、有热情甚至有才智,也永远无法和同龄人一样地享受生活。我所有的追求与梦想只剩下一个,那便是尽一切力量做点事情,尽量少让别人感到我是个“包袱”。有两位小学时坚持几年接…  相似文献   

12.
老郭和呼和浩特许多交警一样,上班时在十字路口指挥交通,下班后回家享受天伦之乐,过着平淡的生活。他说:我没有什么崇高理想,肯定变不成参天大树,我愿意像一株小草一样生活。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整整四十个年头。短短的四十年,我们的物质财富有了飞速增长,大家同意吗?国家安全没有外敌入侵,大家同意吗?我们的自由度、各种生活条件,有了巨大改善,大家同意吗?好。如果我们同时拥有了财富、安全、自由,我们是不是应该生活得非常开心?但是为什么会有很多人现在老说我不大开心呢?甚至有点觉得心里上上下下、不太安宁呢?为什么?那我们做文化学研究的人就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的答案是:大概,我们的现代化走了一条非常  相似文献   

14.
我是贵刊的一名忠实读者。自从在好友处同贵刊不期而退后,便被贵刊琳琅满目、丰富多彩、贴近基层、可读性强的特色所吸引。好友见我这样爱着《中国民政),以后每期一到,他都会及时地给我寄来一本,每期我都一字不漏地回得津津有味。就这样,我同(中国民政)结下了不解之缘。贵刊之所以叫我爱不释手,其一是它可读性强。“社会写真”‘“警示录”“生活热门”等栏目追踪广大读者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关于家庭、社会、生活等一系列文章,有分析、有见解,发人深省,很有感染力和冲击力。其二是它栏目多、容最大、品位高。大大小小、…  相似文献   

15.
《中国残疾人》2011,(4):12-12
全国人大代表、齐齐哈尔市龙江县景星镇保安村农民马桂琴说,我们国家8300万残疾人中有75%生活在农村,20%是贫困残疾人。“这一年,我主要调研农村残疾人的问题,给我触动很大。这一些人的生活最艰难。我调查中接触一对60多岁的残疾人夫妇,没有孩子,几乎没有收入来源,今后怎么办?”  相似文献   

16.
学习一载,受益终生──我在中央社院学习的回忆片断冯梯云今年是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建院四十周年,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回忆起我曾在这里工作、学习的生活经历,真是难以忘怀。我是1963年9月份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参加第五期学习的,当时学院还在老校址,院长是吴玉章同...  相似文献   

17.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有着警装。总是着一身很普通的便服,同事和所领导经常问起我的原因:为什么那么轻易脱掉橄榄绿,我无言,后来在领导的督促下,才在需要着装时,我才勉强“掩饰”一下自己的警察形象。   说起来,那还是半年以前的事了——时值初夏,在一次下班,我着夏季警装驾车行驶在回家的路上,发现了一起交通事故,当时一辆满载木料的小拖拉机侧翻在公路中央,只见一中年男子躺在路中央,浑身是血,不省人事。当时是下午 6时 30分,几位围观的群众用渴望的眼神盯着我的到来,他们多么希望我能停下来为伤者拦一辆车,把他送到…  相似文献   

18.
果说四年前让我写一部有关中共特工们惊心动魄的人生和故事的作品,我将会哑然失笑,至少,我会认为根本不可能。曾经幻想过间谍生涯的神秘和刺激,崇尚过那样一种聪明人和勇敢者的人生是一回事,真正动笔要写他们则是另一回事。我和他们之间相隔着中国历史的一段漫长时期,我周围的人们也大多是些文化人,秘密的中共特工们,与我的实际生活相去得就像天边的浮云那么遥远……命运有许多不可诉说。10年后,假如有人对我说,我是被命中注定要来写这么一部作品,并且,注定要为此付出情感和血泪,我无话可说。这部书,是《天国葬礼》。“韩扬…  相似文献   

19.
卷首语     
卷首语今年9月,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40周年,举国上下,都在以各种形式、各种活动纪念她的诞生。人昆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付出血的代价后,寻找到的一条人民民主之路。四十年的历程。尽管坎坎坷坷,但正是这些坎坎坷坷用铁的事买证明了:中国和中国...  相似文献   

20.
生活从智慧开始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彭运生"生活从四十岁开始",这是西方的俗语。但是,四十岁到底意味着什么;依这话的语气去揣摩,四十岁以后的人生必定是另外一种心情、另外一番景象,而且只能是更美妙。只是这话让人疑心:人届四十,何必就能获得一种"新生"?进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