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     
“像‘油条哥’那样做有良心的食品!” ●河北大学生刘洪安因在保定卖“良心油条”,最近在网上走红了。他每天坚持用新油,并向顾客提供“验油勺”,谁有疑问都可随时验证。这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确实屡屡触动大众的神经。如果大家都能像“油条哥”那样“不能做对不起别人的事,否则内心会不安”,还会有这么多的食品安全问题吗? “只要能坚持,公务员擦鞋可以秀!”  相似文献   

2.
林楚方 《廉政瞭望》2013,(20):70-70
二十多年前,我的老师看到一群鸡鸭鹅,在被晾晒的小麦上连吃带玩,还排泄很多糊状物。从城里来的老师好奇地问:“到时候会不会把粪拣出去?”农民笑:“到时候粪都干了,哪拣得过来?”老师问:“一块儿碾成面粉!?”农民说:“是啊,然后你们城里人做成馒头。”  相似文献   

3.
都有罪一位新婚不久的少妇控告其丈夫虐待她。在法庭上,她申述道:“我们结婚不到30天,他就用蛋糕掷了我15次,我实在无法忍受了!”法官道:“好,他犯有伤害罪。”“最可恨的是,蛋糕都是我为他做的。”  相似文献   

4.
《理论与当代》2011,(3):56-57
据12月22日的《重庆日报》报道,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重庆市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重庆虽然有了大发展,但困难群众还不少,民生问题依然突出。薄熙来说,有人认为,你总要先把经济搞上去,挣了钱才能改善民生吧!“蛋糕”做大了才能分“蛋糕”,这看似有理,其实行不通。因为“蛋糕”分得不公平,做“蛋糕”的人就没有积极性,这“蛋糕”就总也做不大。  相似文献   

5.
王莉 《党建文汇》2014,(7):41-41
“父亲节吗?听说过,但还没享受过呢。”朋友安德列说。他的一儿一女都在小学读书.听说可以给爸爸过节,都高兴得又蹦又跳。至于他本人,即使不站在父亲的立场上,他也希望父亲节这个“新兴节日”迟早会被列入“俄罗斯节日名册”上。“节日嘛。当然是越多越好!”  相似文献   

6.
见不得人     
佚名 《党员文摘》2009,(3):15-15
县电视台记者到某乡就县里实施的一项政绩工程进行采访,硬拉住农民要他说点好话。农民被记者劝得无奈,只好按记者的话说了一遍。说完后农民问:“播出时能否把我的脸用马赛克蒙起来?”记者奇怪地问:“为什么?”农民说:“电视里不都这样吗?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时就用马赛克把他的脸遮住。现在我违背良心说了这些话,也见不得人呢!”  相似文献   

7.
《南方日报》刊登朱健金的文章说,改革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得”与“失”的权衡和取舍过程。要想市场与计划完美结合,世界上尚无成功的例子。我们必须要看这些年在经济中的成功究竟是市场带来的还是计划带来的,出现的问题是市场的弊病还是计划的弊病使然。要找准“得”“失”的根子,不能号错了脉,开错方子下错药。  相似文献   

8.
“舅舅”做错了什么 正月剃头,要“死舅舅”;小孩戴两个帽子,死的也是“舅舅”;据说有些地方吃馒头扒馒头皮,舅舅还要遭殃。这不禁让人要问,“舅舅”到底做错了什么?  相似文献   

9.
拒绝有方     
孙玉祥 《求贤》2008,(11):25-25
有三个研究生拿着毕业论文去找教授签名放行.教授觉得他们论文水平不够.决定拒绝签名让他们顺利毕业。他问第一个学生:“你会不会觉得我是一个很好的老师?”“当然会啊!”急于得到导师签名的学生满口应承。“你会不会觉得,跟我做研究是一种幸福?”“当然幸福啊!”学生又表态。“那你怎么舍得毕业呢?再读一年吧!”教授顺理成章道。到第二个学生,教授说:“你这篇论文写得真好!”“这都是老师指导有方。”学生毕恭毕敬。“你这篇论文几乎把所有我会的东西都写进去了。”  相似文献   

10.
3月1日,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我省全国政协委员们在驶往北京的列车上相见了。他们彼此间很少寒暄,更多想到的是身为政协委员的责任。"一年没见面了,这阵子你忙着什么调查研究啊?”“你今年准备了什么提案?”整个车脯里,这样的话语代替了“拜晚年”。政协委员迟宝荣对记者说:“我们都是吉林人,得为家乡吉林发展作贡献。我将借这个机会更多地宣传吉林,推介吉林!”  相似文献   

11.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1,(20):57-57
大街上,两个男人在吵架。 “你是一头笨驴!”一个男人大声喝道。“你是一头蠢驴!”另一男人反唇相讥。有行人路过劝道:“都是一家人,何必伤了和气呢?”  相似文献   

12.
李国新 《党课》2014,(3):103-104
我的爷爷大名叫李永炎,晚辈都叫他炎叔,孙辈叫他炎爹(湖北方言:祖父的意思),我叫什么?别人猜不着的,也许会说,你是孙子,应该叫爷爷或者爹爹呗。错了,我小时候才没有叫他爷爷哩,我叫他“炎老头子”!当然,叫爷爷“炎老头子”,是我的专利,别人是不敢叫的。  相似文献   

13.
孟兰英 《世纪风采》2013,(12):23-25
刘少奇:国家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 1959年冬,刘少奇在海南岛休假时,当地干部在他生日那天送来一个带有“寿”字的大蛋糕。他知道后,生气地对秘书说:“谁叫你们搞的?赶快拿走!”然后问王光美,知道不知道,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05,(3):57-59
经济学家们往往把国民收入总量比喻成“蛋糕”.而把收入分配比喻成“切蛋糕”。“蛋糕”的切割和分配是个变量.切多切少、切大切小、怎样分配很有讲究。改革开放前.由于“蛋糕”小.而且是平均分,人们心理比较平衡,相安无事。改革开放后.随着“蛋糕”不断增大,特别是由于切“蛋糕”的方法有所改革.“蛋糕”切割的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合理切割方法不断探索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一个时期出现人们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现象就难以避免。面对这种状况.一些人感到心里很不平衡.甚至对能否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开始表示怀疑: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正确看待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呢?  相似文献   

15.
快乐大叔 《党课》2009,(9):95-97
自古以来,皇帝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政权里面的“老大”,有句形容一个人有权有势的老话,叫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一人之下”的“一人”最初指的就是皇帝。皇帝是真正的万人之上,所谓的“九五之尊”。皇帝说一不二,皇帝还是“金口玉言”,说出来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即便错了,也就错了,难道有人还要跟皇帝较真吗?不过,皇帝也有没辙的时候,咱先不说历史上那些被“垂帘听政”或者被“架空”了的“名义上的”皇帝,即便是牢固掌握权力的皇帝,也有他把握不了的东西,也有被“潜规则”的时候,不信,咱就来看看。  相似文献   

16.
小小说二题     
钱国宏 《当代党员》2009,(12):67-67
人若是倒霉,放屁都砸脚后跟。这不,机关门卫老张趁着月色晃回值班室时,脑袋便“咣”地撞上了台阶上的保险柜。“这是谁干的?咋把保险柜放在台阶上?”老张一嗓子招来了一帮人。多亏了这一嗓子,四个抬保险柜的小蟊贼慌忙逃窜!保险柜是局长办公室里的,四个小蟊贼趁值班室无人之机,潜入局长办公室行窃,差一点就得手了,却不料让老张搅了局!  相似文献   

17.
宋静 《新湘评论》2014,(4):53-53
今年的夏天格外热,我给老爸打电话嘱咐他,热了就开会儿空调,别怕浪费电,顺便问他有没有哈需要的,我好给他买了寄过去。 老爸一如往常般地回道:“不用买啊,我啥都不缺的。”后来好像又想起了什么似的,问了一句:“明(我老公的名字)在你旁边吧?”我说:“没啊,咋了?”“你婆婆呢?”“也没有啊!爸,你想说哈说就行啊!”老爸这才“放心”地说道:“要不,你给我买个皮带吧?我这皮带用了七八年了,不大好用了!”我赶忙答应下来:“没问题,这两天就给你买了寄过去啊!爸,你需要啥直接给我说就行的,别管他们在不在我旁边。我孝敬自己老爸,谁也不敢有意见Ⅱ阿!再说了他们也不是那种人啊,你以后可不准跟自己女儿这么见外了啊!”  相似文献   

18.
小品晚会上,赵本山伸出右手食指问范伟:“这是什么?请回答!”范伟不屑地“扑哧”一笑说:“你真的认为我脑子有毛病啊,这么简单的问题我还不知道?是‘1’呗。”赵本山说:“回答错误,这是一根手指头。哈哈哈!”接着赵本山又伸出食指和拇指问道:“这是什么?”范伟心想,这次我再也不上你的当了,随回答道:“这是两根手指头。”赵本山说:“回答错误,这是‘八’!”……  相似文献   

19.
多少人年轻时对父母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你们一点都不了解我!”其实换位思考一下,他们什么时候又真正想着去理解父母了呢?有的人事业不顺利,很烦躁,在家里也总是发脾气,偶尔还对父母吼上两句。《论语》里有个小故事。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回答得很简单,  相似文献   

20.
“他是那么一个有教养的孩子,我真是很气愤他到底得罪了谁!”2010年11月30日,刚探视完连胜文的国民党“立委”邱毅心痛地走出台大医院?离11月26日的枪击事件过去近一周,在邱毅看来,连胜文的病情恢复并没有外界媒体描述得那么好:国民党荣誉主席之子连胜文,究竟是谁要杀害他?这是台湾“五都”选举后所留下的最大谜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