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金光辉 《法制博览》2022,(15):117-119
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依法高效打击涉公民个人信息相关犯罪活动,"两高"出台了《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但对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如何认定,依然存在分歧.本文从公民个人信息在刑法层面的保护、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罪的认定难点、司法工作人员侵...  相似文献   

2.
村级民主与乡级民主关系的现状及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级民主是指村民自治组织民主 ,乡级民主是指乡镇基层政权民主 ,即“乡政村治”民主。充分认识村民自治民主的影响 ,正确把握村民自治民主发展与乡镇政权民主建设的相互关系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对促进整个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仝志辉 《南风窗》2010,(20):21-23
在法律上明确村民委员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不同性质,甚至要界定两者关系,起因于在现实中要明确集体资产管理的主体是谁?这个问题关系到全国近60万个村庄的村级组织制度设计,对于相当比例的村庄中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现实权益将直接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4.
《刑法修正案(九)》将嫖宿幼女罪予以废除,但立法者关于该罪应当被废除的修正理由较为粗糙,其本身就需要被修正。以幼女不能卖淫为逻辑起点质疑立法者修法的非理性性,不具妥当性。嫖宿幼女罪的废除也不会造成性犯罪相关罪名关系的不协调,组织、强迫、引诱幼女卖淫罪可视为交易型强奸幼女犯罪之"帮助行为正犯化"立法例,其不再受强奸罪共犯或间接正犯评价。交易型猥亵幼女行为依照1979年《刑法》应构成流氓罪而非奸淫幼女罪,依照1997年《刑法》应构成猥亵儿童罪而非嫖宿幼女罪,其自始不是刑法所规制的嫖宿幼女行为。  相似文献   

5.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制度的规定位于《刑法》第17条第2款,其中规定了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承担刑事责任的8种情形,学界对此的争议集中在罪名说和罪行说的探讨。从刑法解释论角度考虑,应该坚持实质的罪名说,将符合这8个罪名的犯罪构成要件要素的情形纳入到刑法规制的范畴。从刑事立法论角度出发,应该将相对刑事责任年龄制度改为在总则部分形成宏观的方针,而在其适用的具体罪名之后详细地加以说明,以保证刑法的稳定性。除此以外,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可以成为共犯,并且可以成为帮助犯,不受定罪罪名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森 《法制博览》2024,(1):15-18
刑法上的“拍针”行为,是指做身体假证明使犯罪嫌疑人逃避羁押的行为。实质解释论和形式解释论之争是由于对刑法机能侧重不同导致的,对轻罪应采取实质解释立场,对重罪应采取形式解释立场,“拍针”行为的法教义学分析应当采取实质解释,由此本文认为,“拍针”行为可以成立包庇罪。  相似文献   

7.
刘昕悦 《法制博览》2023,(13):139-141
随着《刑法修正案(十一)》的施行,高空抛物行为正式进入刑法,高空抛物罪成为一项专有罪名。与此同时,在刑法理论学界针对高空抛物的解释论领域的各种争论也是如火如荼。本文从刑法教义学的视角,对高空抛物的法益归属、主观罪过形式以及“情节严重”的限缩解释进行分析评价,助力司法实践中高空抛物罪的准确适用。  相似文献   

8.
刘薇 《法制博览》2013,(7):89-90,28
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清正廉洁问题并且通过立法的形式,加大了对贪污腐败犯罪的打击力度。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意识形态发生了新的变化,从社会利益转向满足个人利益的利己主义思想,出现了"公权力私有化"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清正廉洁和国家、社会、人民的切身利益。为了打击此类犯罪行为,2009年10月16日,我国刑法修正案【七】中明确规定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这一举措的出台,不仅在理论上对传统受贿罪的一次补充,而更为重要的是填补了目前我国反腐败制度和法律体系存在的空缺。从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布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补充规定【四】的通知,到时至今日,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一个判列。可见,利用影响力受贿犯罪的认定在司法实践中仍然是一个棘手的难题。因此,本文将以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认定为重点,分别对"与其他受贿赂犯罪"的区别以及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非法经营罪"罪名取消论"误读了罪刑法定主义明确性与模糊性的关系,未注意到本罪兜底条款设置是否符合国家治理经济犯罪的需要,以及非法经营罪设置本身所做的"去口袋化"的努力。条文修改论有合理性,但仅能望梅止渴,条文解释论较之更有实效。目前,兜底条款解释方法为同类解释。同类解释中的"同一类型说"适用范围狭隘,仅能保证对典型兜底条款的妥当解释。"实质相同说"仅关注具体条文的内部协调,缺乏明确认定犯罪本质的规则,暗含引导司法者作出类推裁判的风险。因此,不能期望仅利用同类解释规则便能实现对非法经营罪的合理解释。应根据解释学原理明确"文义—体系—目的"递进式解释方法体系的实践意义,文义解释中明确"经营行为""市场秩序"的内涵,体系解释中处理好刑法条文内外部协调关系,目的解释中以规范保护目的为标准检校结论。以上各个解释环节都可以独立起到排除犯罪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胜漪 《法制博览》2015,(4):114+113
贪污贿赂犯罪一直是国家、人民反感、深恶痛疾的,也是国家严厉打击的,从1952年的《惩治贪污条例》到200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以下简称《修正案(七)》)第388条后新增加一条作为其之一,这表达了我国对反腐工作的决心,《刑法修正案(七)》中新增规定的出台,解决了新形势下我国传统贿赂犯罪的捉襟见肘,使得与直接利用职权的进行受贿相比更为隐蔽的以拥有"影响力"的方式进行受贿的行为被纳入法网。  相似文献   

11.
《刑法》第134条之一“危险作业罪”是《刑法修正案(十一)》的新设罪名,该罪的设立是在风险社会到来之际提倡发挥刑法预防功能的具体体现。在具体适用时应准确把握危险作业罪的争议点,借助法教义学对本罪的客观构成要件及主观罪过形式进行规范解读。如对“安全管理规定”的法律来源作扩大解释;在理解“危险物品”的概念时应参照刑法条文进行限缩解释;建议本罪第3项将“运输环节”纳入规制范围内并肯定其与危险驾驶罪第4项存在法条竞合关系;从危险的重大性、紧迫性、结果指向性三个方面对“现实危险”进行认定;引入过失危险犯概念为深入明晰本罪的主观罪过为过失提供理论支撑等,同时从刑法体系性解释角度出发,厘清涵盖在《刑法》第134条下三个罪名间的关系,避免该罪在司法适用中出现规范界限与处罚条件含混不清的情形。  相似文献   

12.
董旭峰 《法制博览》2023,(24):94-96
我国《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解释》均未明确规定民事诉讼简易程序案件中各类人员回避决定权的归属,也未明确规定同时多位不同类型人员回避决定权的归属。本文从解释论及立法论的角度对以上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丁永东 《法制博览》2013,(1):164+123
国家出资企业中受委派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是司法认定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本文从某个案对国家出资企业中工作人员能否认定为贪污罪的主体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对委派实质和从事公务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的防控,作为司法解释性文件的2020年《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介入社会治理的维度更多,范围更广,呈现出应对社会新问题的活跃姿态。对于其内容是否有违刑法谦抑主义,应当在具体的刑法观下进行判断。从当前的发展趋势看,我国应当采取积极主义刑法观,实现适度而有效的犯罪化。同时,应始终将保护法益作为刑法的价值追求,避免陷入"新刑法工具主义"。鉴于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对司法解释性文件的适用,应在强调保护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的同时,遵守罪刑法定主义,避免对条文的不当扩张解释,并重视考量违法阻却事由及个案责任要素,以保障公民的个人权益。  相似文献   

15.
谢奕秋 《南风窗》2011,(17):2-2
日前,国家计生委被曝去年"三公"经费的近一半用在出国(境)考察方面,引起公众对该机构人员去那些生育自由的国家考察什么的揶揄。鉴于不少考察团习惯以"培训"、"招商"、"开学术会议"为幌子,拿着公务护照或偷办的因私护照堂而皇之地出国旅游,去年6月中纪委曾印发"组织公款出国(境)游可开除党籍"的党纪解释,希望严格约束党政领导干部,而最近93家中央单位首晒"三公"经费,也使得一些出国经费畸高的单位备受质疑。  相似文献   

16.
村级民主管理是依法实行村民自治的重点,构建和实施村民自治章程是实现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和方式.通过村民自治章程制度建设,我们实现了国家在农村治理方式的转变,提高了村民自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水平,村干部依法行使权力,村民依章行事,形成了"一册在手,规矩全有”的局面,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以笔者在黑龙江省饶河县对小南河村村民自治章程执行及推广情况所进行的调查为个案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涂可丰 《法制博览》2013,(10):124+105
作者结合自身司法实践经验,对比《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与2013年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六条,细化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法定从宽处理的量刑情节,在对"严重后果"、"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及"赔偿责任"现有规定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并指出酌定情节的考量因素。  相似文献   

18.
<正>【主题导引】从1979年10月1日《刑法》施行至2015年11月1日《刑法修正案(九)》生效的三十六载春秋里,嫖宿幼女罪和强奸罪历经分分合合,最终合而为一,自此以奸淫方式嫖宿幼女的,将一律以强奸论。此可谓暗合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规律。对于嫖宿幼女罪的废除,有拍手称快者,亦有深感遗憾者,还有冷眼以对者,众说纷纭。嫖宿幼女罪既已废除,再讨论该话题似乎已是徒然与枉然。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非法支付结算产业不断迭代,逐渐形成互联网洗钱生态链,呈现出组织模块化、分工精细化、人员涉众化趋势。刑法相关罪名可以区分为共同犯罪型、事后协助型、相对独立型三种类型,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相较而言,共同犯罪型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有进一步扩大适用范围的可能性。在坚持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之下,要合理运用刑法解释方法做出妥当解释,以应对网络洗钱犯罪对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和公民权利造成的侵害。  相似文献   

20.
《刑法修正案(十一)》关于刑事责任年龄个别下调的规定,引发了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社会大众普遍认为刑事责任年龄应该下调,学者则大多持反对意见。刑法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是对青少年的自由意志成熟程度的推定,其合理性取决于法律推定的准确性。传统的刚性立法模式难以适应现实需要,维持刑法原有的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或者绝对下调刑事责任年龄,都不是理想的抉择。《刑法修正案(十一)》秉持弹性论立场,对刑事责任年龄进行个别下调,既是博弈的结果,亦为"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刑事政策的现实化。"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应当解释为故意杀人和故意伤害的行为,而不是指具体罪名。"情节恶劣"是"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之外的限制性条件。报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才能追究刑事责任属于特别的程序性限制,与其他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