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经过60多年的发展,新加坡已建立起以儿童福利为导向的少年司法制度。在借鉴普通法系国家少年司法立法与实践的基础上,新加坡少年司法逐步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体系与结构,并在未成年人保护与未成年人犯罪矫正上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其某些做法可为我国时下的少年司法改革提供一些难得的域外借鉴素材。  相似文献   

2.
巴勒斯坦法律制度具有结构性缺陷。除自治当局颁布的法律外,还包括在约旦河西岸起作用的约旦法律、在加沙地带起作用的埃及法律、以色列军事法令、英国委任统治时期法令、伊斯兰教法、习惯法等,甚至还有部分奥斯曼帝国法律。这些法律分别受到大陆法系、普通法系及伊斯兰教法等不同传统的影响,许多内容相互冲突,落后于时代,成为巴勒斯坦发展的制约因素。自治政府采取了相应措施,应对由此带来的挑战,但法制建设总体进展缓慢。巴以和谈屡次受挫、巴勒斯坦最终地位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自治政府无法获得完全立法和司法权是外部原因;行政权力对立法和司法的过度干涉则是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于2021年10月制定了《新加坡外国干涉(反制措施)法》,从而在反外国干涉立法领域走在了亚洲国家的前列。文章通过比较研究方法对比该法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反外国干涉法律的相关条文,运用文义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等法解释学研究方法探寻该法重要条文、用语的具体含义,并结合理论上的立法法理学、实践中的立法技术及目的手段分析方法对该法的立法背景、立法目的、法律条文结构及核心条文内容进行分析。文章使用价值分析方法对该法的效果、正当性和合理性进行论证。《新加坡外国干涉(反制措施)法》具有条文规定精细、严密,反制措施针对性强、刑事和行政手段并用且注重事先阻止,程序保障包含行政和司法救济,强调法律域外适用等特点,但该法也存在反制领域较窄、部分反制措施解决问题不彻底等不足。当前,中国面临西方一些国家对中国内部事务的各种干涉行为,以法律手段反制外国干涉刻不容缓。中国可参考《新加坡外国干涉(反制措施)法》的有益经验,以该法不足之处为镜鉴,尽早制定一部反外国干涉法律。中国学术界也需加大对反干涉领域的理论研究,一方面为中国反外国干涉法律的制定和修正提供指引和支撑,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上该领域的学术...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1984,(4)
一九八四年八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朱拉隆功大学和泰国其他九所大学在曼谷召开了“泰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学者分别来自二十四个国家和地区,约五百人。除中国外,这些国家和地区是:加拿大、丹麦、法国、西德、荷兰、印度、香港、日本、南朝鲜、马来西亚、斯里兰卡、挪威、瑞典、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巴布亚新几内亚、美国、英国、越南、新西兰和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5.
1 新加坡华文文学在世界华文文坛,特别是东南亚华文文坛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80年代以来,新加坡华文文学开始走向世界文坛。许多作家,如尤今、王润华、周颖南、黄孟文、田流、骆明、流军、淡莹等等,他们的作品先后在中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出版,并引起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读者与评论家的注意。新加坡华文文学这一变化,是和新加坡华文作家、新加坡华文文学团体的努力分不开的。作为新加坡重要的华文文学团体之一的新加坡文艺协会,在骆明会长领导下,立足本国,放眼世界,为振兴新加坡华文文学做了许多扎实的工作。在…  相似文献   

6.
序言作为战后初级产品出口国家,东南亚国家联盟各国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些国家作为初级产品出口国家出现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乃是十九世纪后半期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使这些国家成为农业殖民地以后的事。除泰国以外,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在二十世纪前半期已经分别作为美国、荷兰、英国的殖民地而形成了专门出口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人口因素与面临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发展的人口因素 总的来说,东南亚的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就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而言,除城市国家新加坡和文莱外,到2000年,只有菲律宾,或许还有马来西亚会超过50%。1985年菲律宾城市人口仅占39%,但是该比重已远远高于印尼(25%)、缅甸(24%)和只有18%的泰国。柬埔寨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数据,而该地区的另外两个共产主义国家,越南和老挝的城市化水平一般也都很低,分别是20%和15%。总体而言,1985年该地区(除新加坡、文莱和柬埔寨外)的城市化水平是25%。  相似文献   

8.
菲律宾由七千多个岛屿组成,南北延伸一千多英里,东西延伸约七百多英里,这是菲律宾独特的地理特征。但群岛的土地总面积却只有十一万五千平方英里。1971年菲律宾的人口为三千七百万人,和泰国(三千四百万人)、缅甸(二千八百万人)、南朝鲜(三千二百万人)这些东南亚和远东地区的其他国家的人口大致相差不大,但除新加坡外,菲律宾的人口密度却比东南亚地区的其他任何国家都高。和该地区的某些国家一样,1950  相似文献   

9.
访泰札记     
“泰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曼谷召开 1984年8月22日至24日,朱拉隆功大学和泰国其他九所大学在曼谷国宾大酒店召开了“泰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学者分别来自二十四个国家和地区,共约五百人。除中国外,这些国家和地区有:加拿大、丹麦、法国、西德、荷兰、印度、香港、印尼、日本、南朝鲜、马来西亚、斯里兰卡、菲律宾、缅甸、巴布亚新几内亚、美国、英国、越南、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瑞典和新加坡。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的工业政策东南亚的经济有一些很重要的特点,这些特点导致了其工业政策与东亚的工业政策大相径庭。第一个特点是除新加坡以外的所有东南亚国家经济的资源密集性。即使是新加坡,它也有一个绝对的天然有利条件,即其港口和地理位置,就其比较利益而言,这在亚洲是独一无二的。其它东南亚国家都是在大米、植物油、热带水果、某些鱼类、坚硬木材、橡胶、锡和石油(如果不  相似文献   

11.
生态鉴定,是俄联邦用以防止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潜在的生态危险,保护人和自然环境免遭这些生态危险不良影响的一项最重要的环境管理措施。俄联邦从鉴定主体、鉴定对象的范围、鉴定程序及鉴定结论的效力和作用等方面对生态鉴定的制度安排颇具特色,有着许多成功的经验,也存在一些明显的漏洞。其变化和改革,与中国环境影响评价有许多共同之处,故而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对我国完善环保制度、措施,如提升政府环保机关的地位、加快法律的生态化进程、注重非政府社团尤其是环保社团的作用、健全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等,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60年代法经济学产生以来,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法律的现象受到关注,许多国家将环境保护领域的经济调整作为一项制度在环境基本法中确定下来.<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将环境保护中的经济调整作为重要内容,规定了在生态预测的基础上编制社会经济发展的国家预测、编制生态发展的规划、制定和实施了环境保护措施、收取排污费、确定了污染物排放限额、建立了经济评价制度和经济激励制度、强制实行生态保险等机制,其中许多合理成分可供我国修改环境基本法时借鉴.  相似文献   

13.
由于历史原因,《马来西亚合同法》并非调整马来西亚合同关系的唯一法律渊源,英国普通法、交易习惯等都是其正式的法律渊源。《马来西亚合同法》比较全面地贯彻了合同自由、促进交易的理念,其受英国普通法、尤其是印度合同法的影响较深。  相似文献   

14.
一、欧盟法体系中的意大利行政法欧洲共同体法是在早期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巴黎条约》和《罗马条约》以及后期关于建立欧洲联盟的《马斯特里赫条约》等国际条约的基础上 ,逐步发展起来的适用于欧洲联盟成员国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法律制度 ,是关于欧洲联盟机构设置、职能及其经济货币联盟与政治联盟的条约、条例、指令、决定和判例等法律规范的总称①。欧盟法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产物 ,其建立在最高权威(primacy)原则 ②和直接效力原则(directeffect)③的“双支柱基础上的法律制度” ④,是欧洲法律一体…  相似文献   

15.
The article opens with a review of recent developments which have caused the Neutrality Act of 1794 to reemerge as a legal issue. The article then examines the origins and purposes of the Act, as well as the political climat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circumstances that led to its passage. The Neutrality Act was passed with the specific intention of remedying the practice of “privateering.” This problem was prevalent at the time the Act was passed but is no longer a problem today. The article examines early case law interpreting the Act, with specific attention to the definitional problem of how to interpret key words and phrases used in the Act. The early case law demonstrates that the activities of private citizens who fund the Contras do not violate the Act. Another important issue addressed is how the Executive Branch interprets the Act. The article supports the position of the current administration, namely, that the Neutrality Act does not apply to the President when he is exercising his power as sovereign over this nation's foreign affairs. Basically, the article attempts to show that those who are attempting to invoke this law to prohibit private citizens from assisting the Democratic Resistance in Nicaragua are misinterpreting the purpose and scope of the law. Moreover, it would be a great exaggeration of the law to extend it to the activities involved here.  相似文献   

16.
Since the 1970s, environmental issues have gradually assumed importance in trade discussions.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interlinked because of the marke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ts seriously degrading effect on the environment. The WTO, as the sol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regulating trade, has inevitably come into the spot light. A clear reference to the importanc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ies in the preamble of the WTO and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Committee on Trade and Environment (CTE). However, the role of the WTO in this issue is still hotly debated. Liberalists maintain that the WTO, as a trade-regulating body, has gone too far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hilst environmentalists claim that the WTO has not gone far enough.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role of the w-ro in the complicated linkage between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cluding that only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 can the WTO play an active role in making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utually supportive.  相似文献   

17.
日本对华环境外交:构建战略互惠关系的新支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外交是日本外交战略的重要一翼。近年来日本为了改善同周边邻国的相互关系,尤其是为了在争取"入常"问题上能得到东亚各国的支持,企图抓住环境保护与国际合作这个国际政治的"第三重要课题",欲从环境外交入手拓展自己的外交空间,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在环境保护领域,中日有着共同的战略利益,也存在需要共同面对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和社会课题。环境外交正日益成为中日关系调整的平衡器,对促进相互理解与信赖,调整双边关系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也为构筑更高层次的战略互惠关系奠定了基础。日本政府着意改善中日关系、构建战略互惠关系的外交新起点也正是从环境保护合作开始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东北亚地区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东北亚各国环境与贸易的关系问题日益受到各国重视。如何在国际贸易中保护环境是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偏离保护环境的初衷,将环境保护作为保护本国市场的一种手段,设置绿色贸易壁垒,这一点在东北亚地区主要体现在日本与我国之间。面对东北亚区域经济贸易中的绿色壁垒,我国可以从提高国民环保意识、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环境标准、增强企业绿色竞争力和完善绿色环境标志制度等措施入手,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阻碍。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the potential for applying deliberative disobedience as a legitimation framework for environmental disobedience is unpacked. At present, disobedience on behalf of non-humans is not justified within the liberal theory of disobedience put forward by Rawls. Instead of framing harms to environment as indirect harms to humans, Smith’s framework of deliberative disobedience may be invoked on the premises that disobedients publicize not fundamental rights violations, but systematically distorted communication in the process that enacted the environmental policy or decision. To this end, the paper engages in a critical discussion about the dangers of legitimating environmental disobedience through deliberative disobedience. Indeed, its justification hinges on possessing deliberative or “dialogic” credentials as an alternative mode of address to distorted official channels. But its consequence, that of characterizing environmental disobedience as dialogic, means embracing the increasingly violent, clandestine and coercive acts as dialogue. I argue, this from deliberative premises with precarious implications for the legitimacy and uptake of environmental disobedients.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条,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与经营信息。根据这一规定,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包括:秘密性,即不为权利人以外的社会公众知悉;保密性,即权利人采取一定措施保持该项信息的秘密状态;价值性,即能够运用于生产经营活动当中并为权利人带来现实或者潜在的经济利益;实用性,即这一信息能够实际应用于生产经营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