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基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对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进行一系列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和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具有重大意义,即延续中国共产党学习型政党建设的优良传统,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宝库,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能力,为国外一些政党建设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新时代十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成就与经验,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推动建设学习型大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带领全国人民不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坚持与时俱进,注重理论创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为指导,紧密结合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在总结历史经验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确立的,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是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与伟大成就的自信,是对党的历史经验与理论创新的自信,也是对党的价值坚守与奋斗精神的自信。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源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成就,源于中国共产党坚定的人民立场和对初心使命的不懈追求。剖析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自信生成的理论之基、实践之源和价值之轴,旨在为中国共产党深化对执政规律的认识提供科学阐释与合理支撑,也为中国共产党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增强历史自觉与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总结建党80年的历史经验,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的党".中国共产党在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同时,从中国实际出发,不断进行着理论创新,实现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一、党的80年历史是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二、理论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三、理论创新的源泉在实践,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发展和创新,使党能够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要求,坚持正确方向,纠正错误,统一意志,克服困难.这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也是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不竭源泉.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由科学理论孕育催生、用科学理论武装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党的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保持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在经济建设中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推进新时期的理论创新,积极主动应对外来意识形态冲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由科学理论孕育催生、用科学理论武装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是党的鲜明特征和根本优势。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保持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在经济建设中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推进新时期的理论创新,积极主动应对外来意识形态冲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30年里取得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不断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些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使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实现了认识上和实践上的伟大觉醒,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三个基本问题紧密相联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水平的提高,正是通过对这三个基本问题思考的深化和理论的发展来实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本身蕴含着把握规律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形态如何通过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行动,实现它对当代中国的真理价值,集中表现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同质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合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最重要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迈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步伐。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指导作用的党,也是一个勇于和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建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理论创新的立足点,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统一的基本原则,以实践作为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在理论创新中致力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党在理论创新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深入探究建党一百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作为主题,其中一条执政经验就是"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能力建设理论的新贡献,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领导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和自身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发展,形成了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领导理论。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领导的思想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完善的,是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不断成熟的表现,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把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与党执政创新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为指导,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为内容的框架,从党的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机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和执政环境等方面,不断完善党的执政理论体系,明确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使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路径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通过理论创新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以实践为本源,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和民主集中制原则。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已经成功召开了十七次代表大会,从党的一大开始就开始了对执政能力的探索,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知识青年与农村建设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建立、执政以来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思想,近90年来共领导、发动了三次有组织成规模的运动,成为理论和实践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功范例。“知识青年与农村建设相结合”是科学发展观的人与城乡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历史经验,体现了人与社会科学发展的有机结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推动了农村社会的现代化、民主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执政能力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自觉地将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一项战略工程来抓,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一系列经验,主要包括:明确执政能力建设战略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站稳人民群众基本立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方略、建构科学有效制度机制、抓好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七条。立足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历史,探求和总结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经验,对于我们准确认识和把握党执政能力建设规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提升党的长期执政能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即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40周年。一个百年大党,从弱小走向强大,从磨难走向辉煌,必有其成功的原因,其中弥足珍贵的一条经验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创了一条守正创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道路。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成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温“第二个历史决议”,回顾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成熟和发展,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蕴含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对我们学党史、悟原理、做实事、开新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95年曲折发展并取得成功的理论总结,是对践行全面从严治党提供的理论指导,显示出中国共产党是理论上成熟的党、政治上磊落的党、前景上光明的党。中国共产党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升党内政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强化党内监督,把中国共产党建设好。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围绕着“为谁执政,靠谁执政,怎样执政”这一时代问题,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和实践、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新飞跃。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根本问题,在党的指导思想、思想路线、党建工程、执政理论、执政能力、先进性建设、党内法规、反腐倡廉、学习型政党和党建科学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理论创新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