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跨境旅游合作是目前国际旅游和边境旅游研究的热点,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与推进,跨境旅游合作愈显重要。广西作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与越南有关省市开展跨境旅游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双方的跨境旅游合作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本文以中越浦寨—新清跨境旅游合作区为例,分析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建设背景、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旅游管理、健全沟通机制及相关财税支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从提议到推进,至今已有6年时间。近6年来,广西为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进程做了许多基础性的前期准备工作,尤其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跨境旅游合作、跨境农业合作及教育文化交流等方面成效显著。跨境合作已提升为国家战略,加快广西凭祥—越南谅山、广西东兴—越南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先行先试",加强跨境合作的政策法律研究,构建中越跨境经济合作机制,探索跨境合作新模式,已成为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内涵、功能和意义,在回顾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历程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对台商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中越两国正在合作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在两国都缺乏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经验的情况下,需要一个先行区先行先试一些特殊政策。本文分析了凭祥在建设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中的一些独特优势,提出凭祥可率先成为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先行区,并提出一些建设内容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广西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前景、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广西与越南山水相连,在边境地区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不仅可以加强中越两国的经贸合作、造福两国人民,而且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跨境经济合作区是一个全新的国际经济合作模式,本文深入分析了广西"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前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广西努力推进中越跨国经济合作区已经有几年时间了,但是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建设进展和效果远低于期望。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越两国的跨境经济合作区政策的差异性,导致双方发展错位或者说发展不同步。因此,有必要比较两国的有关政策,通过克服这些差异,加快推进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中国龙邦—越南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是中越广西边境地区西路重要的陆路通道和主要的边境口岸经济合作区,具有优越的基础条件和现实可行性,积极推进中国龙邦—越南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已经具备条件、势在必行。通过实行"一区两国、境内关外、自由贸易、封闭运作"管理模式,加强跨境经济合作区总体规划建设、加强跨境经济合作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协调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各方关系、加强提升跨境经济合作区地方政府服务能力,将跨境经济合作区建成中国与东盟的区域贸易服务中心、区域物流仓储中心、区域进出口加工中心,发展成为连接多个区域的国际通道、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8.
作为区域旅游合作的研究热点之一,中越跨境旅游合作逐步深入的研究,为跨国旅游业合作做出积极探索。本文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结合帕累托效率这一经济学概念,拟从中越两国合作中的四个主体出发,重新综合地考量中越跨境旅游合作中的经济学性质,此外,通过帕累托效率理论来分析如何构建区域旅游合作体系和协调各合作主体间的关系,以实现中越跨境旅游合作的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9.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的逐步推进,为中越边境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本文以PEST分析法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中越旅游面临的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和技术(Technological)大环境,找出中越边境旅游发展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政府、旅游企业层面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作为中国西南沿边对外开放重要门户,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体系的重要枢纽,紧紧抓住推动设立凭祥沿边开发开放国家重点试验区以及推进建设中越凭祥—同登跨境合作区等新的战略机遇,坚持贴边发展,跨境合作,打造中国—东盟陆路物流枢纽,务实推进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为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云南省正积极推进河口-越南老街、磨憨-老挝磨丁、瑞丽-缅甸木姐3个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目前,3个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已初见端倪,但在贸易平衡、投资风险、产品竞争、产业对接、互联互通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必须采取紧密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消除影响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障碍,充分发挥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增长极功能,以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沿边地区正在掀起新一轮开发开放的浪潮。广西既沿海又沿边,地处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最前沿,在全国沿边地区新一轮开发开放中将打造东盟合作高地;广西边境线是中国的"黄金边境线",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沿边开发开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新浪潮将给广西与台湾拓展合作新空间带来新良机,桂台可在跨境旅游、口岸经济、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开拓东盟市场、互联互通建设等方面拓展合作新领域新空间,实现互利共赢发展,把桂台合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产业合作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意义,分析目前中国与东盟产业合作的基础、优势和问题,深化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产业合作是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重点,应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优惠政策,提高双方合作的实效和层次,实现优势互补、建立跨国产业链,中国与东盟各国建立的跨国经济园区是产业合作的创新模式和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4.
关于“泛北部湾合作”,古小松研究员主持完成的《泛北部湾合作发展报告》已对这一合作构想的战略意义、合作基础、目标定位和模式、重点领域和主要方向以及推进途径、打造合作的核心区等问题作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鉴于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已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展开,本文把“泛北部湾合作”放在中国-东盟全面合作以及泛北部湾合作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GMS)与中越“两廊一圈”建设关系这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广西沿边口岸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2013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首次提出规划建设边境自由贸易合作试验区。建立边境自由贸易区有利于促进中国一东盟贸易便利化,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合作,对于深化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具有推动和示范作用。本文阐述了建立中越边境自由贸易区的构想,并就推进中越边境自由贸易区、落实这一广西开放发展的创新思路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分析中越在中国—东盟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探讨在新时期两国携手共同推进中国—东盟合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中越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于2000年12月签署,2004年6月30日正式实施。为了顺利实施北部湾划界及渔业协定的相关规定,中越两国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开展了多方面的合作。本文简要介绍《中越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的主要特点,回顾8年里双方渔业合作的执行情况及面临的问题,对今后的渔业合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泛北部湾旅游合作的范围广,内容大,情况比较复杂,在合作进程中应坚持“求同、存异”的基本思路,以多方共赢为目的,以项目建设为中心,以资源整合为主线,以市场开拓为重点,以交通连接为关键,以信息共享为推力,加强政府间的协作与区域间的联动,将泛北部湾区域快速发展成为较高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区域性国际性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