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报载,一位科技副乡长下乡,正赶上农民浇地的垄沟漏水,他二话没说,就上前用脚拢土,堵住了漏洞。走出麦田后,他的皮鞋上沾满了黄泥,随同他的人劝他将泥擦净后再走,他却满不在乎地一笑,说道:"擦啥?鞋不沾土不像官!"与这位副乡长的言行相反的是,时下有些干部到基层检查工作,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就是坐在车里隔着玻璃向外看,很少深入到农民中间去,认认真真地了解一些情况。脚踏实地解决一些问题。也正是因为这些干部"刮风担心发型乱、走路害怕鞋沾灰",才和群众拉大了距离,群众对他们敬而远之,不同他们交朋友,不跟他们掏心窝。人们常说在五六十年代干部和群众实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那时,如果乡长"鞋沾泥  相似文献   

2.
《时代潮》2001,(9)
"吃派饭"对于曾经长期下农村工作的同志并不陌生。那就是在下乡工作时,由村里临时指派到农户家中去吃饭,并付给相应的饭钱。干部坐在群众家里,与农户同吃一锅饭、同喝一壶茶、同议一村事,在饭桌上往往得到许多开座谈会也听不到的情况。几顿饭下来,察民情、解民意,干部与群众贴心了,群众看干部顺眼了,工作中自然减少些官僚主义,增强些民主作风。改革开放初期,大家提议"吃派饭",说这是密切干群关系、深入基层的好方式,应大力提倡,笔者也深以为然。但不久便有人提出异议,说"吃派饭"变相加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孔繁森、李润五、吴天祥等人民公仆勤政为民的事迹,不断见诸报端,说明"人民政府"的意识,早已在绝大多数政府领导的思想深处扎下了根。正是他们以"勤政为民"的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拥戴。然而,至今也仍有一些基层政府的某些"公仆",不但已离开了"勤政为民"的轨道,而且已滑向了完全不顾老百姓死活的境地。报载:湖北省随州市万和镇人民政府沙河办事处主任万新,非法集资、横征暴敛,逼得一些农民走投无路,青年农民蔡守国自杀;安徽省阜南县沈寨行政村干部,无视法纪,超额提留,将不依从的农村老汉刘朝兴枪击致死;河北省永年县朱庄乡党委书记孙宝存,目无国法,草营人命,把一青年农民张彦桥活活打死……这些基层政府中的个别败类,所作所为,令人发指。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笔者听到这样一件事:一位市领导到县里召集部分部门的负责同志开个座谈会,了解一些情况。当得知有三位县领导"陪会"时,这位市领导一口回绝,表示"不必陪会"。最后这位市领导独自一人把会议圆满开完后,就直接回市里去了。笔者听了,不禁为这位市  相似文献   

5.
最近,人大代表在通城县马港镇视察集镇建设时,镇党委书记黎亮说了这么几句话:“马港镇搞集镇建设坚持做到三个不,即不向老百姓收一分钱,不拖欠职工一分钱的工资,不负一分钱的债。”代表们听了,无不拍手称好。现在,用干部要看政绩,无功也是过嘛。人民群众则是希望领导有政绩,需要为官者为他们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干部自己呢,也想出政绩,觉得为官一任,不搞出点名堂,不说对不起领导,对不起事业,对不起群众,想起来也是对不起自己的。他  相似文献   

6.
田羊 《楚天主人》2011,(8):25-27
如今一提到食品安全,一些老百姓甚至顿感"毛骨悚然"。食品安全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需求。如今一提到食品安全,一些老百姓甚至顿感"毛骨悚然"。从苏丹红、三聚氰胺,到注水肉、病死肉、  相似文献   

7.
声音     
什么“公认度”?给老百姓做事就是最大的“公认度”!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认真自省,一年下来究竟办了多少事,才不会愧对自己的俸禄,不会愧对人民的期望。人类的奇怪之处在于,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他们活着仿佛从来不会死亡,临死前,又仿佛他们从未活过。  相似文献   

8.
当前,一些党员干部为了一己私利,将"领导"和"群众"对立起来,做了自以为"领导满意"但却让"群众失望"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蠢事"。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至上"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各项任务,都需要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来检验成色。人民群众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的要求,充分表明了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鲜明导向。  相似文献   

9.
退休干部段金殿告诉笔者:郏县人大常委会实行的公民旁听常委会会议制度很好!老百姓也能走进人大会堂,感受人大常委会会议究竟是咋进行的?听人民的代言人替俺们说些啥?一些群众听了俺的介绍很受鼓舞,希望今后也能有机会旁听几次这样的会议。  相似文献   

10.
歌唱家彭丽媛有首歌唱到:“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唱出了党和群众的深情厚谊。党的十八大强调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中共中央政治局2012年12月4日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下大决心改进作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1.
一是对人民群众要有真感情.要把老百姓的事真正当回事。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对群众的感情和态度问题,是衡量领导干部执政为民意识的一把标尺。我们把老百姓的事情放在心上,老百姓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人民群众在我们心中有多大分量,我们在人民群众心中就有多大分量。在前年的全省廉政工作会议上,我曾经批评过有些领导同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闻不问。现在仍然有一些领导干部对老百姓的呼声听而不闻,对困难群众的疾苦视而不见、无动于衷,把对上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对立起来,不真正下功夫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不下功夫去对待群众的诉求,甚至小事变大事,大事变闹事。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汝阳县刘店乡有个3800人口的二郎村,最近,人民群众把新盖起的一座"牛王庙"自动拆除了。这事说起来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在《代表法》颁布实施五周年之际,乡人大代表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听到了二郎村有人在搞封建迷信,进村一调查,听老百姓说:这里近几年来先后暴死耕牛13头。有人放风说是得罪了牛王爷,让群众兑钱、捐物、出义务工,盖起了一座牛王庙,希望借牛王爷来保护耕牛。俗话说:"庄户人家好帮手,第一要数老黄牛。"牛除了帮庄稼人耕作运输外,每年还能积大量粪  相似文献   

13.
<正>最近在某村拍摄群众清理垃圾时,见大家有说有笑,气氛融洽,连按快门拍下这一欢快的劳动场景。不料,笔者却被群众连连发问:"拍照片有什么×用?""拍我们老百姓有什么×用?"一连串脏字脱口而出,让笔者好生尴尬。曾几何时,脏话成了一些群众的"搭头话""口头禅"。"我们说话都去掉脏字好吗?现在大家都在搞清洁乡村、生态乡村,眼前大家还踩在污泥里清垃圾,不要脚下的垃圾清除了,嘴上的垃圾又冒出来了!"笔者不禁回话,不  相似文献   

14.
看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连续剧《黑脸》,深受感动,中国需要"黑脸"这样的干部,老百姓需要这样的"黑青天"。"黑脸"姜峰是县纪委书记,他上任伊始,便开始调查一起严重违纪案件,终于查处了某乡党委书记的腐败和欺压老百姓的恶性问题,严肃了党的纪律,又教育了广大干部群众。面对一些县里干部多占公房问题,当有人找他"开脱"时,这位"黑脸"书记竟说:"你来当纪委书记吧!如果你不当,就得按规定时间退房。"当"黑脸"书记的岳父从几百里之外赶来求他给一住亲戚  相似文献   

15.
正榆树市十七届人大代表、榆树市蓝兴医院院长秦延江自当选人大代表以来,处处想着人民群众,时刻牢记人大代表的光荣使命,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他常说:"我是医生,也是人大代表,我每天都和老百姓接触,了解他们的疾苦,为他们说话办事就是我的责任。"多年来,他一直坚持着听老百姓声,代百姓言,解百姓忧,用实际行动书写为民情怀。作为人大代表,秦延江坚持做好百姓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16.
常听到群众对一些干部有这样的议论,“某某境界高,某某境界低。”这是人民群众看了听了党的好干部孔繁森同志的事迹后同当地的一些干部所做所为进行比较而发自内心的评说。的确,孔繁森同志把为人民奉献看成是最大的幸福,他曾脱下自己的毛衣送给藏族老阿妈,他曾从自己的血管里抽出900毫升鲜血,为了抚养3个藏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15,(21)
<正>作为衡量政府工作质量和干部是否称职的重要手段之一的政府绩效评估,如今正走入越来越多普通百姓的生活当中,"老百姓说了算",不仅要"听",还要有"智慧",更重要的是"做"今年5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同舟山定海区新建社区村民座谈时说道":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干部好不好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老百姓说了算。"作为衡量政府工作质量和干部是否  相似文献   

18.
<正>最近,笔者与一位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干部聊及"领导干部如何才能深得群众的拥护、爱戴"的话题时,这位老干部深有体会地说,只有做到心系群众,为民解忧,多为群众办好事和实事,不断提升自己的"知民度",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戴和赞誉。笔者颇为赞同老干部的话。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什么是领导?领导就是服务。"的确,  相似文献   

19.
吴敏 《前进》2014,(5):35-36
<正>习近平同志在《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一文中说,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一个党员,如果与群众的距离远了,就与党拉开了距离;心中没有群众,就不配再做共产党员。心中有群众,就要真心实意把老百姓当回事。"人贵有自知之明",自己要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17,(22)
正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党正在开展大学习。学懂、弄通、做实,让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必须首先弄清楚群众喜欢听什么、怎样让群众喜欢听等基础性问题。从我的宣讲感受来看,老百姓关注党的理论,关心国家大事。他们人在最基层,但心在天安门。他们不喜欢空洞的说教,而是喜欢听"接地气"的语言、"冒热气"的故事。围绕十九大精神做一场"高颜值"的宣讲,要有融合的功夫、表达的功力。宣讲工作者不仅要信念坚定,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