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徐静  战勇  宝山 《前沿》1997,(12)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银行和企业在社会经济中地位和作用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由计划体制下的行政的供给制关系转为经济的债权债务关系。几年来,国有企业出现大面积的亏损,作为其最大债权人的国有银行效益受到巨大冲击,许多银行被拖进亏损境地。特别是近一时期以来,国有企业破产、关闭之风频仍,银行的信贷资产受到很大损失,且面临更大的损失风险,银行信誉也受到很大影响。这一问题已缠住了国有银行发展脚步,直接威胁银行的生存,成为当前经营中聚焦点。如何正确认识形势,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化解矛盾,…  相似文献   

2.
实施“三个一工程”搞活沉淀呆滞贷款吕素华当前,银行低质量贷款所占比例过高是信贷资产质量中的突出问题,它给银行的正常经营和业务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成为向银行商业化转轨的巨大障碍、它不仅直接造成银行经营亏损,也削弱了银行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因此,盘活...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与银行债务重组的十二大原则周天勇负债率过高、债务负担过重.是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一大障碍;而企业将亏损转嫁给银行,不断地在银行形成不良资产,是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大的重要原因,任其下去,将危及银行货币体系的安全。因此,国有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债...  相似文献   

4.
范炜  喻晓岚 《今日浙江》2009,(15):30-31
截至2008年10月31日,我国已成立村镇银行92家。从这些银行的运行情况来看,由于前期投人大、社会公信度不高、金融资本占比小、政策扶持尚不明确,普遍遇到了吸纳存款难、贷款业务开展难、贯彻支农宗旨难、风险控制难等多重困难,难以快速启动,部分银行的亏损甚至给村镇银行的印象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5.
国内证券市场发展多年,大部分人对投资有风险的基本概念,早有认知。但即便在银行方面事先已充分进行披露的情况下,事后部分人依然不能接受其购买的产品出现亏损。少数人会采取一些不当甚至是过激的行为,以帮助其“挽回”投资损失  相似文献   

6.
在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改革中,亏损多年的建行汉中分行,近几年的业绩却令人刮目:银行资产规模由1994年的5.5亿元上升到现在的16.2亿元,增长了2.9倍;利润由1994年亏损2591万元,到1997年底实盈2408万元,由人均亏损2.5万元转为人均创利3.2万元。1995年以来,存款  相似文献   

7.
咸宁地区工商银行格赞同志来稿谈到,咸宁地区工行本着发展企业、盘活企业、壮大银行资金实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那些长期经营管理不善、亏损严重且在工商银行贷款额度较大、盘活有望的国有企业派驻信贷负挂职任财务副厂长,直接参与企业财务管理,取得了初步的效果。1、沟通了银企之间的联系。企业有困难可以及时向银行沟通,银行有困难,也可以及时与企业通气,互相谅解,这样就为建立诚实信用为前提的银企关系打下了基础,为建立新型银企关系作了尝试。2、改变了重贷轻管的陈习,加强了对企业资金…  相似文献   

8.
当企业大呼资金紧张,频频要求银行贷款的时候,银行也面临窘境,大面积经营亏损。人民银行石家庄市分行张军辉、肖丹、杨辉平对石家庄市金融机构亏损情况的调查令人不能释然。 1994年1—11月,石家庄市工、农、  相似文献   

9.
企业破产,是市场条件下优胜劣汰机制作用的结果,也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种正常观象。在我国,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我国的企业,无论是国有的,还是集体的,不管是工业的,还是商业的,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严峻挑战。部分企业已经或将会由于缺乏因应市场经济的能力,而负债累累,亏损严重,资不抵债,最终走上破产之路。企业破产与银行本无联系。但在实际生活中,企业破产,却使银行债权惨遭损失,尤其是借破产之名行废债、逃债之实的破产行为,对银行和存款人的利益损害更大。企业破产:不可回避的现实?支持地…  相似文献   

10.
一个8岁就利用废物做圆珠笔卖给同学的人,在1999年涉足洗衣行业,逐步发展到2002年。一时头脑发热,连电表都不会看就开起了洗衣厂,两年下来,亏损达到六位数。  相似文献   

11.
周天勇在1999年2月5日《经济学消息报》上撰文指出,物价负增长,对于国民经济的负作用可能会更大,甚至可能会是致命的。第一,导致许多企业微利或者亏损。由于中国企业的负债率普遍很高,企业的资产大部分实际是银行的资产,而物价负增长使企业与银行之间的还本付息关系恶化,即债务关系恶化,发生欠本欠息,使企业将更高的不良资产转嫁给银行,银行中不良资产的压力越来越大。第二,导致就业机会减少,下岗职工增多,失业人员增加。要使劳动力都就业,结果可能是物价飞涨。而通货紧缩或零通货膨胀的国民经济运行,只能是以更多的人…  相似文献   

12.
鹰潭市政、银、企合力扭亏的调查与思考熊平安,王宇辰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亏损问题比较突出。如何救"危"扶"困",让企业摆脱困境,重获生机?鹰潭市实行政府、银行、企业"三结合",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有选择、有步骤地扶救困...  相似文献   

13.
略论应收未收利息与银行经营效益海长江,万秀梅近两年,随着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制,一些基层行暴露出一个经营上十分突出的问题:应收未收利息急剧上升、亏损加大,效益滑坡,经营陷于困境。据对工商银行科右中旗支行1995年财务经营情况的调查,截止1995年末...  相似文献   

14.
对大余县金融系统与困难企业挂钩的调查人民银行大余县支行计划股近年来,在国家银根相对紧缩的形势下,银行的信贷政策是:集中资金保重点、保效益好的企业。这对于处在亏损状态或经营效益相对欠佳的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为这些企业越是得不到银行贷款支持,其生产...  相似文献   

15.
刘岩 《前沿》1997,(12)
政策性粮油收购资金封闭运行,是指农业发展银行将政策性收购资金以贷款形式投放给政策性粮油收购企业,企业通过收购、储备、调销诸环节实现价值的转换、增值,通过结算环节以货币形式归还发行贷款本息。由于粮食流通体制、企业经营、市场形势、银行管理等诸多原因,政策性收购资金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流失严重,未能实现封闭运行、良性循环。流失的原因主要有:粮食企业附营业务挤占、固定资产挤占、财政欠拨补挤占、经营性亏损挤占。截止1996年末,全盟粮食企业政策性收购贷款被附营业务固定资产,财政欠拨补,经营性亏损,其它挤占挪用59.3…  相似文献   

16.
(一)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逐渐滑坡,有些基层行甚至出现严重亏损,这不能不引起金融界的高度重视。出现这种现象,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偿还贷款本息不力。一是企业整体效益欠佳,大量的工商企业亏损严重,不仅给银行造成过多的逾期、呆滞和呆帐贷款,而且使银行的应收未收利息直线上升,加之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包括应收而未收的利息收入都要向国家缴纳5%营业税,使银行的“虚收”不可避免存在超前分配而加大财务风险。二是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时时被打乱,一些企业利用多头开户逃避银行债务,有的企业甚至借转制之机“悬空”银行贷款。“金蝉脱壳”甩掉银行债权,使银企之间正常的信用关系发生危机。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  相似文献   

17.
国企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国企形势严峻,据资料表明,我国的国有企业的呆死账及银行不良资产损失至少在12000亿以上。90年代初,我国国有企业是三分天下即三分之一赢利,三分之一持平,三分之一亏损,到了90年代中期,国有企业亏损面大达到2/3。到了1996年和1997年便出现了整个国有工业净亏的严重情况。国有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条就是,对国有企业中的国有资产监管不力,造成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而国有企业中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就是主要原因之一。消除国企的“内部人控制”现象,是国企改革过…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沧州华升精密铸造有限公司始建于1991年9月,是一家与台商合资的区属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连年亏损,到1995年8月已实际亏损700多万元。当时任新华区开放办主任的毛立德临危受命,走马上任。到1997年,毛坯产量、成品产量都达到了建厂以来最高水平,超过生产线的设计能力。经济效益、利润率都大大提高,企业步入了良性循环轨道。技术革新掀高潮毛立德深深懂得,企业要进步,要发展,就必须不断增大科技含量,产品要不适时机地更新换代。在他的倡导下,一个以总经理亲自挂帅,工程师、技术人员为成员的“科技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19.
震动中南海的特大经济犯罪:陈海燕入主“湘潭电缆厂”1000天,贪污挪用公款4700多万元,虚开增值税发票1.9亿元,企业每天亏损36万元。为此,该厂职工群众编了一个顺口溜:“下来一批文盲,上来一批流氓,搞垮一个企业,拖垮一个银行”。欲知详情如何,请看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20.
魏云发 《政策》2002,(12):51-52
信用是企业的经济护照,失去信用就失去了经济活动的基础。前些年,赤壁市水泥总厂由于连年经营亏损,长期拖欠银行债务,流动资金短缺,企业上了银行“黑名单”,一度贷款无门、筹资无路,濒临倒闭的边缘,饱尝了失信的苦果。 近几年来,厂领导一班人认真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