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首先,这一重要的论断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新认识。 布局问题,在工作安排上,是一个战略部署问题;在理论上,是一个结构问题。自从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来,我们党为了全面推进这一伟大事业的发展,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提出要从“总体布局”上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党在对这条道路成功的探索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 邓小平:我们干的事业是全新的事业,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 江泽民: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是跃出东方地平线的一轮绚丽的红日,这轮红日是注定要高高升起来的。中共中央三代领导人展望中国  相似文献   

3.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中国几十年的革命和建设实践证明,什么时候真正坚持实事求是,我们的事业就蓬勃发展;什么时候背离实事求是,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同志指出:“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是一位世纪伟人。我们爱戴他、感激他、怀念他,因为他把毕生心血和精力都献给了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立了不朽的功勋。邓小平同志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邓小平理论是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最为宝贵的思想遗产和精神财富。在邓小平理论的宏大体系中,小康社会思想是其重…  相似文献   

5.
创建文明城市,是党的十一屈三中全会以来逐步深入股开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载体之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邓小平同志领导全党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邓小平理论宝库中的重要内容。早在1979年10月,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邓小平同志反复倡导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已为全党绝大多数同志所接受,并已初步在社会上形成一种风尚。为了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步伐,我们认为,新时期党在恢复和发扬自己的三大优良作风的同时,还应该明确提出和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新的优良作风。  相似文献   

7.
听了朴方同志的报告,深受启发和教育。这次会议在山东召开,是对山东残疾人工作的督促和鞭策,也给了我们压力。我们山东怎样把朴方同志的报告和这次会议精神落实好?我觉得,第一,思想认识要到位。认识怎样才能到位呢?一是应当把残疾人事业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是不能丢掉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把残疾人的事情办好,否则,就称不起是全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如何确保我们党能够始终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和蓬勃生机 ,始终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 ,率领人民不断开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是党的建设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江泽民同志指出 ,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我们党要做到“三个代表” ,就必须紧紧把握世…  相似文献   

9.
陈云同志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他在七十余年的革命活动中,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功勋卓著,永载史册。陈云同志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革命精神、丰富经验和崇高品德,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  相似文献   

10.
刚刚闭幕的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历史性会议O这次大会,以其丰硕成果和卓越贡献,在我党发展史上又高高树立起一座新的里程碑。江泽民同志在会上作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科学地总结历史,规划未来,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迈向新世纪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我们学习十五大精神,重点是学习江泽民同志的报告。把广大干部群众…  相似文献   

11.
赵紫阳同志在谈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时曾经说过:“全国解放以后,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多次跌跤子,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清醒的认识。”能否正确地认识中国的国情,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  相似文献   

12.
申富强  李红卫 《传承》2010,(6):36-37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人民的一切就无从保障,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人民军队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保卫者,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必要条件。人民军队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决定了人民军队必须承担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建设时期赋予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选用优秀年轻干部的几个环节陈寅生江泽民同志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讲话中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衷心希望年轻干部尽快成长和成熟起来,担当起跨世纪的历史重任。这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往开来的根本保证”。结合自己多年来工作实践中的体...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人民的一切就无从保障,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人民军队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保卫者,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必要条件.人民军队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决定了人民军队必须承担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建设时期赋予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党章明确规定,‘冲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起码要求。邓小平同志一贯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把自己比喻做人民的儿子,时刻关注着广大人民的利益。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又明确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我认为在这次“三讲”教育中,要…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搞社会主义走了相当曲折的道路。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了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07页)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邓小平同志和党中央  相似文献   

17.
王耀辉  王丽翔 《政策》2005,(1):55-56
2004年10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决定,授予马运凡等101名同志“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光荣称号。20014年12月,红桃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谢圣明、武汉精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张学阳、武汉安居工程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茅永红(其公司先进事迹曾在本刊2004年第12期已作报道)等3位同志,荣获全国“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光荣称号。这一期,我们特刊登几位“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先进事迹,以期激励所有企业及其经营管理者,克难奋进,发愤图强,把企业做强做大,为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基本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起来,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转向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全党还缺乏必要的思想理论准备。我们又不能完全照搬苏联的经验。因此,我们必须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实践中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956年初,我们党就开始了这一探索。从1955年12月起,刘少奇同志和毛主席先后分别听取了32个部委和34个部委的汇报。在此基础上,毛主席于1956年4月提出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就是对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9.
党群关系决定着我们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我们党从建立的那天起,就十分重视党群关系的建设,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就是党群关系建设的胜利。当前,在深入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重要时刻,我们更应高度...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在邓小平文选(1-3卷)中,字里行间闪烁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辉,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与中国实际创遣性相结合,是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杰出典范。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有助于我们提高辩证思维的水平,有助于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本文试就学习邓小平义选中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谈点自己的认识。一、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于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这一唯物辩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