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城市发展要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广阔的发展舞台,更要提供优质宜居的生活空间,更好满足人的“需要”。换句话讲,未来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市民的幸福感,而市民的幸福感来自于城市发展前景更广阔、公共服务更优质、生活环境更舒心安心、生活成本更适当等。成都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高质量发展建设人民满意的幸福城市,用心用情回应民生关切、增进民生福祉,将城市发展成果转化为市民可感可及的美好生活体验,让幸福成都更有温度、更有质感、更有内涵。  相似文献   

2.
徐吉欧 《当代贵州》2018,(51):40-41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改革开放40年来,毕节市民政系统始终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保障民生,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成现实。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巨。毕节市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享发展,持续改善民生,一件件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事,构建起百姓幸福指数的“上扬曲线”。  相似文献   

3.
李可欣  白茹  全威帆 《先锋》2024,(3):18-21
<正>龙泉山下,三岔湖畔;青山相向,碧波荡漾。一幅“公园城市幸福成都”的园艺画卷正徐徐铺展。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简称“2024成都世园会”)将于4月26日至10月28日举行,会期186天。作为园林园艺行业最高级别的专业性国际博览会,世园会历来有世界园艺界“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本届世园会将有哪些精彩呈现?借力世园会,成都如何以绿色发展理念一体推进营城兴业惠民?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脱贫攻坚连战连捷、全面小康建设的大力推进,贵州民生"短板"在不断补齐,一系列民生关切变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易感知、得实惠的民生福祉。而每年的"十件民生实事",备受关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贵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政之所兴在顺民意。贵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安全、治安等民生实事,切实解决群众的烦心事、忧心事、揪心事,努力为老百姓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覃淋 《当代贵州》2021,(14):6-7
贵州尽心尽力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将民生工作作为检验人民幸福指数的考核目标,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民生的温度、幸福的质感。悠悠万事,民生为大。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先锋》2024,(3):16-17
<正>2024成都世园会将于4月26日到10月28日举行,会期共186天。本届世园会全面贯穿绿色发展主基调,以“公园城市幸福成都”为办会主题,以“绿色低碳、节约持续、共享包容”为办会理念,充分体现成都公园城市特色。办好成都世园会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行动,以世园会筹办为契机传递绿色发展理念,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将向世界集中展现公园城市新实践。  相似文献   

7.
《奋斗》2017,(7)
<正>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党的十八大以来,黑龙江省始终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积极回应全省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特别是过去五年,我省坚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惠民举措层出不穷,扶贫、就业、养老、社会救助、安居工程等一个个民生实事,绘就了一幅共享发展、温暖多彩的动人画卷,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8.
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就是执政者的成就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群 《新湘评论》2009,(12):22-23
英国哲学家休谟曾说过:“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悠悠万事,人民幸福为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就是执政者的成就感。株洲市委、市政府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把惠及民生的件件实事汇聚成增进人民福祉的滚滚暖流,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阳光雨露。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头等大事、放在突出位置,在支出序列中给予优先安排,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都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高翔表示,2024年,全市财政系统主动将财政工作放到成都高质量发展大局中思考谋划,大力实施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的积极财政政策,强化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实现经济财政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成都新篇章提供坚强财政支撑。  相似文献   

10.
杨小广 《先锋》2023,(8):41-43
<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全会精神,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简称“市卫健委”)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卫生健康创新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抓好医疗和“一老一小”等民生实事。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作为营建全龄友好包容社会的重要内容纳入民生实事,聚焦婴幼儿家长“不便托、不愿托、不敢托”问题,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各区(市)县、市级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下,积极破解家庭育儿“急难愁盼”难题,从政策支持、多措并举、创新赋能、  相似文献   

11.
韦倩 《当代贵州》2023,(1):35-36
<正>贵州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百姓关切的民生实事,紧紧盯住不放,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这些年来,打造民生事业高地、提升民生幸福高度成为贵州不变的主旋律。“培训课程通过理论和实操的方式,让我们系统地学习育婴员职业道德以及科学照料孕、产妇与新生儿,制作营养餐等护理专业技能,培训成绩达标还可以到广州去工作,真的太开心了。”来自安顺市的卢显松说。  相似文献   

12.
查颖冬 《唯实》2023,(2):29-32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事关群众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单独成章,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同志在“7.23”重要讲话中指出,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随着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好生活的要求的增强,对加快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的期盼的提高,中国共产党需要创新社会管理,在社会建设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国家与社会、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带领人民落实当家作主权利,不断满足人民对于幸福生活的新期待来展开执政逻辑和发展脉络。并以此为价值中轴,形成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理论。一、“人民幸福”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核心价值创新社会管理,做好党的群众工作,就是在尊重人民主体性和当家作主权利的基础上,党的组织更好地服务民生,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过程。它直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核心理念。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的社会管理创新过程,本质上是不断满足人民幸福生活的过程。一个时期以来,关于国民幸福指数的概念被许多学者反复提及。正在施行的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将重点从经济增长转向以人为本的高质量的经济发展过程,并突出了“人民幸福”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4.
全威帆 《先锋》2024,(3):35-37
<正>2024成都世园会的脚步越来越近,这场以“公园城市幸福成都”为主题的盛会,不仅是园林艺术与城市的一次精彩对话,更是城市与产业的重要发展机遇。春日里的成都正迸发着勃勃生机,在主会场所在地成都东部新区,怀揣梦想的青年们,拥抱2024成都世园会,迎来新的机遇和无限可能。世园会带来新机遇走出地铁18号线三岔站,一头扎进了成都东部新区的城市核心区。沿着车水马龙的林栖大道往北走,大约十分钟,来到成都东部新区市民中心,创业者李先龙的公司就在这里。  相似文献   

15.
杨刚 《当代贵州》2020,(15):16-17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办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养老等民生实事,多年来贵州一以贯之。"越是经济下行压力大,越要履行好政府保基本职责,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确保民生特别是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这是贵州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的郑重承诺。  相似文献   

16.
白维国 《新湘评论》2010,(11):32-33
武冈是欠发达地区,我们全力打造“幸福武冈”、“富庶武冈”、“平安武冈”、“活力武冈”,实现富民强市和科学跨越发展。 以民生为本,打造“幸福武冈”。把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作为最高执政目标,致力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一是充分尊重民意。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开通民情热线,公布各级干部办公电话和手机号码,建立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将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实心干事、科学作为,推动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落地落实。”成都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夏先义表示,2024年市住建局将在做强产业支撑、加快项目建设、改善民生福祉、完善制度机制、化解风险隐患等方面重点着力。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人》2015,(4):8-10
办好民生实事,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2015年自治区10项民生计划为民办30件实事,经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在新的一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完善由自治区主席总负责,常务副主席综合协调,各副主席直接负责,牵头部门主抓,相关部门配合,各县、市(区)具体实施的推进机制,严格落实责任,加强资金管理,强化政策措施,加大协调配合,切实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全面建设开放宁夏、富裕宁夏、和谐宁夏、美丽宁夏。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为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滨海新区区委、区政府连续5年实施改善民生的20件实事。新区实施的改善民生20件实事与本市20项民心工程一脉相承。对于今年改善民生20件实事的项目确定,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单位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配合。  相似文献   

20.
<正>“2024年,我们将从稳定就业大局、提升人力资源协同水平、强化民生保障支撑、‘智慧人社’提档升级等方面着手,全力以赴做好稳就业、聚人才、强保障、优治理各项工作。”成都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道明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