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宏斌 《先锋》2023,(9):11-13
<正>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成都市民政局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成都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扎实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职能,用心用情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幸福成都更有温度质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开启成都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抗战时期财政政策内涵丰富,协调了军民的利益关系,培育了勤俭节约的财政观念,夯实了抗战胜利的财力基础,在抗日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事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目前我国推进"四个全面"的背景下,毛泽东抗战时期财政思想启示我们建设民生财政以保障民生;深化改革以节省财政开支;发展经济以开辟财源;反腐倡廉以从严治党。  相似文献   

3.
我国收入再分配问题的症结是制度缺失.当前,再分配制度建设的主要着力点是:健全个人所得税体系;建立健全保障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优先和稳定增长的机制;社会保障制度设计要注重普惠性公平性;夯实保障人人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和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4.
张弥 《学习月刊》2014,(19):29-31
教育、就业、养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及国民健康、住房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是中国当前处在社会结构转型期改善民生的重点领域。公共财政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认识民生问题的现状,把握财政与民生问题的契合点,进而从财政上找准支持民生的政策策略,是中国民生发展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省财政厅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加大民生投入保障,不断提升财政工作"民生含量",有力支持了各项民生政策落实见效.2022年,省财政厅将紧盯增进民生福祉目标任务,"压一般"、保民生,不断优化支出结构,着力提升财政保障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  相似文献   

6.
强化民生财政理念,就必须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障各项民生支出需求,不断扩大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多享改革发展成果。本文通过借鉴国外政府在财政支持民生方面的经验,主要分析了安徽省财政支持民生工程建设的实效,并对如何进一步推动安徽民生财政建设,从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11月17日的凤凰网刊登刘晓忠的文章说,最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明确强调,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破解民生难题,回应民生关切、满足民生需求也是增添发展动力。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更强调经济发展对民生改善的基础和保障作用,并将经济发展问题排序在相对优先的位置,并认为经济发展了,民生的改善就是水到渠成的问题。然而,在实践中,两者不免存在冲突。如在政府财政资源一定的情况下,建设型财政  相似文献   

8.
张苏安 《共产党人》2011,(11):49-50
<正>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财政社保事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做好自治区民生计划30件实事财政保障为抓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在财政惠民为民上力求新的突破,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一、大力推动就业再就业。贯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特别是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给予重点支持。2011年自治区财政筹措资金3亿多元,用于扶持公共就业服务、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公益性岗位等支出,支持有关部门继续购买3000个公益性岗位,创造新岗位2万个,开展创业能力培训7000人,帮助6000名城镇长期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6万人,转移农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等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特别强调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这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期待,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治国理念,为财政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公共财政的基本属性,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企盼。近几年来,宁夏各级财政部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把改善和保障民生放在首要位置,以"小省区能办大事"的气魄和"小财政办好大民生"的胆识,积极  相似文献   

11.
秦志军 《学习导报》2013,(11):52-52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地处湘南的道县,坚持以“小财政”做好“大民生”文章,重大决策优先考虑民生事业,重点项目优先安排民生领域,重大资金优先保障民生支出。  相似文献   

12.
<正>“坚定不移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共建人民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是2024年成都的重点工作之一。如何扎实办好老百姓身边的关键小事、民生实事?“成都是赛事名城,也是生活体育之城,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让市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成都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毅介绍,2024年市体育局将以“体育运动惠民”为民生实事工作目标,着力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有效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具体而言,将从四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13.
池勇 《先锋》2022,(11):47-49
<正>党的二十大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成都乃至中国西部对外开放的桥头堡,青白江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成都国际陆港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创新驱动,把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融入保障和改善民生全过程,助力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相似文献   

14.
日前,财政部向各级财政部门发出文件,要求推进基层财政专项支出预算公开,特别提出重点公开涉及民生方面的教育、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财政专项支出。  相似文献   

15.
王建华 《探索》2012,(5):138-145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必须突出以权益保障和民生建设为导向的统筹发展思路,在"确权维权"中夯实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多予放活"中优化发展的制度保障。如何实现"给钱"和"放权"的良性互动,形成一套确保钱不乱花、权不滥用、综合配套的制度机制,是对领导机关统筹发展能力的新考验。作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都,立足于保障和发展城乡居民的自由和权益,以民生促进民主、以民主保障民生,在确保农民财产权、农民自治权、农民迁徙权方面,进行了若干创新性的制度探索,初步形成了政府与公民共创共享幸福生活的制度和机制。  相似文献   

16.
教育、医疗、扶贫、就业……每个词都关系到“民生”二字。过去一年里,我省的一个个“民生”新政到百姓手里都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红包”——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15年连涨;办护照、身份证以及企业执照等事项免去了排长队的烦恼;想去哪个医院、就诊哪位名医,只要动动手指就能在网上、手机上完成预约……龙江百姓民生保障收获满满,是政府用过“紧日子”换来的——2019年,全省各级财政按10%的比例对一般性支出进行压减,用以保障民生支出。这一“减”一“加”的背后,是省委、省政府深厚的民生情怀和坚定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17.
作为我省省会城市的成都,在援助藏区建设中勇当领头羊。成都市在推进10个藏区县的对口援助工作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甘孜州的发展与成都的发展统筹起来谋划,把甘孜州的事当作成都的事来做,坚持以加快甘孜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为根本,以加快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加快干部人才和资金支援为保障,以打牢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高效是维护国家政权运转,实现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幸福的重要保障。因此,坚持财政资金运行的公开透明,抓好廉政防控机制建设,确保财政干部理财的清正廉洁,防止财政管理出现腐败,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今年四川财政的钱怎么化?今年将集中省级财力办哪些民生实事?PM2.5的监测成本不菲,有无财政保障?“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财政厅厅长黄锦生为大家一一解答。  相似文献   

20.
唐朝阳  夏海军 《湘潮》2014,(7):F0003-F0003
长沙市审计局成立于1984年,为长沙市政府正县级机构,是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政府宏观调控、保障民生经济健康发展、加强廉政建设的综合性经济监督部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