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大数据、强计算、深度学习、语言交互为特点的人工智能正快速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模式和行为习惯。人工智能时代,多样化的评价主体、技术化的评价手段、数字化的评价信息、智能化的评价结果,使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呈现出新的图景。当前,人工智能虽然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的优化提供了契机与活力,但其在优化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评价标准亟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亟需加强、人工智能素养亟需提升等困境。为此,有关部门必须遵循以人为本、以法为界等原则,通过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价值导向、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形成机制等路径,不断促进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各要素的融合创新。  相似文献   

2.
王璐  王璇 《世纪桥》2023,(6):36-38
人工智能通过智能精准的计算方法与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进行精准对接,简化教学任务,提高教育者创新素养,优化教学评价体系,促进“教”与“学”的协调发展,促进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高效发展。但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加之思政教育者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有一定程度的偏差,导致教育对象学习程度不深入,教育者“教”“育”错位,人工智能对于数据管理的风险也影响到其价值效果。因此,思政教育者要立足主体,充分发挥自身能力,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政素养,解决信息安全问题,建立相应的教学中心。此外,为实现针对性教学、精准性培育,思政教育者应贴合教育对象特点组织双师网络,实现“人机协同”。  相似文献   

3.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逐步进入了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使命、教学方式以及管理模式都将发生变革,同时面临着"人权"伦理、"责任"伦理、"隐私"伦理等方面的挑战。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不忘立德树人初心,始终坚守为学生成长发展服务的立场;二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切实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三是建立科学的规章制度,恪守安全稳定底线。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信息技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化变革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教育对象学习需求的精准识别、教育效果的精准评估及教育资源的精准推送都为教育的精准化变革提供助力。但高校思政课教师缺乏大数据治理理念、高校缺乏相关的数据平台建设、精准化教育评价受数据壁垒的阻碍及数据信息安全风险的存在,严重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变革的实现。因此,高校应重视教师数据治理理念的培育,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建设完善的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和安全保障机制,为应用大数据技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变革的实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确立和运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原则和规律,是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运行的客观依据,是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规范,是顺利完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任务的科学理念。基于网络的技术特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使用中需要协调和把握的一些基本关系,运用和实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坚持虚实共生律、主客共育律、互动共鸣律、表里共融律和开放共享律。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有其内在规律性。个体的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现状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主导着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全过程和诸方面,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基本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经济决定律、政治催化律、文化传承律、要素充足律、主体主导律、客体主动律、介体联结律、交互作用律等具体规律。  相似文献   

7.
知识性与价值性共同构成了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理性能力。当今,人工智能的发展迎来新浪潮,带来新的认知革命和价值革命,但是信息暗箱、信息茧房、信仰缺失、功利主义和伦理道德等问题对求真的知识性追求与向善的价值性遵循带来冲击和挑战。思想政治教育以其实践性特征助力人工智能时代对知识性规律的探索;以其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特征助力人工智能时代价值性内核的发掘;双主体共生共感促进人与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知识性与价值性的实现方式,应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作用,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想之基、发挥知识与价值引领的思政教师之长、巩固技术向善的道德实践之要。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研究范式的存在形态及其内在困境需要研究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和前提、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研究的态度、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研究的思想资源进行一种哲学反思。深化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研究需要立足活生生的、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从对象出发而不是从规律概念和定义出发,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术自主性,积极借鉴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研究范式的存在形态及其内在困境需要研究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和前提、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研究的态度、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研究的思想资源进行一种哲学反思。深化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研究需要立足活生生的、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从对象出发而不是从规律概念和定义出发,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术自主性,积极借鉴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洪铁  张丽华 《探索》2004,(3):89-92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包括内化规律、外化规律和反馈检验规律。这三条规律又都有自身的子规律。内化规律包括内在需要驱动律、主体素质支配律和教育方法影响律 ;外化规律包括主观精神参与律、外在环境制约律和内化外化反复律 ;反馈检验规律包括交互整合律和协调控制并存律。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交往理论,在本质上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以马克思交往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理论支撑点和方法论,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不仅解构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不合理之处,而且为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提供了学理依据;为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内涵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变革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方式开拓了崭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深度全球化和网络化、数字化、人本化、生态化、智能化和生产个性化。第四次工业革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当代阐释提出新要求;第二,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养提出新诉求;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手段、教育方法与教育管理面临新科技手段的改造;第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含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最后,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在专业构成、知识结构与教学能力与方法方面提出新需求。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运用普及,互联网空间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集散地和放大器。网络社会舆论和各种社会思潮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广大青少年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现有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难以适应巩固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实现人的网上网下虚实和谐发展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要求,需要立足网络空间,运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根据人们网络思想和行为的特点及规律,创新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时代是将数据视为核心要素的时代,人类的思想行为在其中是高度数据化的。大数据技术引发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深刻变革,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提供了全新契机和发展机遇。基于大数据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开启了以量化和实证性为主要特征的研究新领域,使其在世界观、认识论和实践论层面上都展现出新的突破,为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个维度上的创新提供了机遇。在实践范式上着重从数据平台建设、精准化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策略等层面提出网络育人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将触角延伸到高校的每个角落,推动着教育变革,催生出数据化和智能化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维范式。守正创新、融合发展是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要求,是实现其创新性发展和适应性发展的有效出路。构建个性化教学体系、革新评价方式与教学方式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现实需要。大数据自身所具备的特征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发展需求高度契合,这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可行性。应通过整合并分析数据、量化数据以及利用大数据交互技术,实现大数据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进一步融合,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人本化、更具可持续发展动能。  相似文献   

16.
用社会生态视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意义,在于生态运动及其内涵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为思想政治教育变革提供合理性确证和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的辩证复归,旨在从逻辑、历史与现实等维度上向人们展示社会生态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内在的关联性,并建构以生态世界观和生态价值观为基础的生态体系。这种人—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体现了生态文明与思想政治教育变革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相互制约的生态存在,并规约着新的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变革趋势。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应包含两部分:一是体现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彰显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指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方向、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具有指导性或制约性的根本原则;二是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依据、实践依据、方法的功能和特点、方法的层次结构、功能作用、运行发展规律、构建模式、方法评估和发展趋势等关于方法的理论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应涵盖方法论、具体方法和研究方法三个部分内容,尝试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新体系的名称。文章最后辑要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发展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做出一系列新的重要部署,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内容丰富、体系完备、意蕴深刻、时代感和现实性强,是新形势下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有效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南。目前学界对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从其形成与发展、理论实践渊源以及涉及的教育内容、方法、原则、对象等多个层面展开了积极探讨。随着实践的深化,对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发展及其理论化、系统化的认识和研究还有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关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想政治理论课在其目的和功能上既要体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要求,又要为合格高职人才培养提供思想理论基础,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在以科学理论武装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高等职业教育的思想理论基础等方面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亲和力是一种评价视角。它是在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和人之间关系的感受性层面所形成的,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人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样态,并由此基础上形成的亲近感、和谐感和一体感等综合感受而获致的系统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是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必然渗入人的意图意志、真情实感等各种感受性要素。这种感受与知识、价值等一起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同时又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效展开。亲和力以拉近思想政治教育与人距离为内容,以各种形式的"感"为基本形式,并给人以"思想政治教育不远人"的感受。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效果的评价视角,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主要呈现为如下观测指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共享度,思想政治教育感受的共情度,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适恰度,思想政治教育时机的精准度,思想政治教育场合的合宜度。与之相应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需要重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实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的社会感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