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闽赣苏区形成后积极开展革命斗争,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治上、军事上都有着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反围剿战争中,为保卫红色政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尤其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后期,闽赣苏区牵制了大量的敌军兵力,为中央红军主力战略大转移争取了时间,起到了很大的掩护和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道是"东南半壁江山"著名人物,曾镜冰是"东南一旗帜"著名人物,他们在闽赣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情怀,生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为了闽赣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黄道和曾镜冰于1933年4月,分别从中央苏区和闽北苏区调到隶属中央苏区的闽赣省工作。黄道任闽赣省委宣传部长,曾镜冰任闽赣省团委宣传部长。从此,他们就在一起共事。这年10月,闽赣省委驻地黎川失守,此时闽北苏区与中央苏区的联系被敌军切断。1934年2月,黄道和曾镜冰  相似文献   

3.
闽赣苏区形成后积极开展革命斗争,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治上、军事上都有着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反"围剿"战争中,为保卫红色政权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尤其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后期,闽赣苏区牵制了大量的敌军兵力,为中央红军主力战略大转移争取了时间,起到了很大的掩护和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4.
孙克骥,1917年出生于福建崇安县(今武夷山市)。这位开国老将军的故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闽北革命的中心地区.闽浙赣苏区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苏区的一部分。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共闽赣省委、中共闽浙赣特委、中共福建省委、新四军三支队崇安留守处等4个省级机关驻地。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共闽北地委和闽北游击纵队活动的重点地带。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蒋介石为消灭红军,彻底摧毁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调集大批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五次反革命“围剿”。其时,抚州域内共有六个全红县,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抚州红色区域西南部紧连着中央苏区的吉安和赣州,东北部与赣东北苏区接壤,东部与福建的邵武、建宁、泰宁毗邻,西北部大部是白色区域,小部则是游击区域。抚州红色区域是中央苏区的前沿阵地和天然屏障,也是中央苏区连接赣东北苏区的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国民党军要进占中央革命根据地,必须突破抚州红色区域这个重要门户。因此,抚州红色区域成为红军…  相似文献   

6.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北苏区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33年4月,中央苏区闽赣省成立,下辖25个县,闽北苏区占了其中11个县。这11个县当中,崇安、建阳、崇(安)浦(城)、广(丰)浦(城)、邵武、光泽、东方、建(瓯)松(溪)政(和)8个县全部或大部在目前福建省南平市境内,铅山、上(饶)铅(山)、广丰3县现属江西省。闽北苏区位于中央与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中部地段,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蒋介石为消灭红军,彻底摧毁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调集大批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五次反革命"围剿".其时,抚州域内共有六个全红县,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抚州红色区域西南部紧连着中央苏区的吉安和赣州,东北部与赣东北苏区接壤,东部与福建的邵武、建宁、泰宁毗邻,西北部大部是白色区域,小部则是游击区域.抚州红色区域是中央苏区的前沿阵地和天然屏障,也是中央苏区连接赣东北苏区的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国民党军要进占中央革命根据地,必须突破抚州红色区域这个重要门户.因此,抚州红色区域成为红军与国民党军争夺的战略要地.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中,第四、五次反"围剿"的主战场就在抚州区域,在此期间的战役战斗尤为频繁和激烈,这些战役战斗的胜负对中央苏区的兴衰产生过重要而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1933年6月至1938年2月,革命家黄道和曾镜冰在中央苏区闽赣省、闽北分区和闽赣省共事6个春秋,结下了具有戏剧性、故事性、经典性、教育性的革命友情。1933年4月26日,中华苏维埃中央人民委员会在瑞金红都召开的第四十次常会认为:闽赣苏区地方广大,在政治、军事上均占重要地位,为争取这一广大区域成为巩固的苏区,决定将闽北苏区与建、黎、泰、金、资、光、邵,以及信抚两河间  相似文献   

9.
崇安(今武夷山市)苏区,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苏区之一,曾是中共苏区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历史上的中央苏区,是指以红都瑞金为中心的“毛泽东朱德式”的红色政权。今年4月.是崇安苏区进入中央苏区县76周年,本文就崇安苏区打造中央苏区县经过三次历史性的转折综述于后,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在火红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北的崇安县(今武夷山市),曾是闽北苏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闽北苏区金融机构的所在地。它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块方志敏式的革命根据地。闽北苏区是由方志敏的亲密战友黄道主持全面工作。  相似文献   

11.
杨晓哲 《党史文汇》2022,(10):35-39
<正>1936年7月,红二、红六军团和红三十二军(原红一方面军第九军团)合编组建为红二方面军。其中,红二军团是1930年7月在湖北洪湖苏区成立的,是红军最早组建的3个军团之一;红六军团和红九军团分别于1933年6月、10月在湘赣苏区和中央苏区成立。红二方面军组建时近1.6万人,其中红二军团9000余人、红六军团5300余人、红三十二军1300余人。它作为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在中国革命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廉洁从政是苏区精神的重要内容。中央苏区廉政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斗争的创造性实践,其基本特征体现在:领导廉洁自律,坚定不移地推动廉政建设;严肃法纪,加强道德建设;完善制度建设,健全监督网络。中央苏区深入开展廉政建设,获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为巩固红色政权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极大地推动了苏区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央苏区在廉政建设方面的突出成就和宝贵经验,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和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廉洁从政是苏区精神的重要内容.中央苏区廉政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斗争的创造性实践,其基本特征体现在:领导廉洁自律,坚定不移地推动廉政建设;严肃法纪,加强道德建设;完善制度建设,健全监督网络.中央苏区深入开展廉政建设,获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为巩固红色政权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极大地推动了苏区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央苏区在廉政建设方面的突出成就和宝贵经验,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和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夺取"一省胜利或几省首先胜利"战略是中共中央在土地革命时期制定的武装斗争的战略,成为指导这一时期全国武装斗争的战略依据。分析湘鄂赣苏区从被确定为中央苏区到失去这次发展机遇,改"向东南发展"成为中央苏区屏障,配合中央苏区和其他苏区开展斗争的过程,探讨湘鄂赣苏区发展呈现出的特点,对湘鄂赣苏区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偌干意见》)的出台,明确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总体战略定位,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提供了良机。税收作为国家调控经济和调节分配的重要工具,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赣南苏区地方税收情况分析比对,研究地税部门助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夺取“一省胜利或几省首先胜利”战略是中共中央在土地革命时期制定的武装斗争的战略,成为指导这一时期全国武装斗争的战略依据。分析湘鄂赣苏区从被确定为中央苏区到失去这次发展机遇,改“向东南发展”成为中央苏区屏障,配合中央苏区和其他苏区开展斗争的过程,探讨湘鄂赣苏区发展呈现出的特点,对湘鄂赣苏区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永安位于福建省中西部,系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过渡地带,与原中央苏区县龙岩、清流、宁化、明溪、漳平、连城等县接壤,是连接闽西、闽北苏区的战略通道,历史上归属大闽西。土地革命时期,永安曾被毛泽东列为红4军"筹款区域",被中央局称为"根据地",被共产国际远东局指定为红三军团"作战基地",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不但是中央苏区向外扩展的重要战略基地,而且是中央苏区鼎盛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永安人民为中央苏区的巩固和发展,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牺牲。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30年代,邓小平在中央苏区度过了3年多的艰难而又富有成效的岁月,先后担任过中共瑞金县委书记等职务,同时也承受了人生第一次重大打击。但是,在3年多的岁月里,邓小平通过创造苏区安定局面,维护苏区正确路线,完善苏区宣传工作、壮大苏区军事力量等方面的努力,为中央苏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9.
黄立贵之殁     
黄立贵是闽北红军独立师师长,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威镇闽赣边地区,敌人闻名落魄丧胆,被革命群众称为“黄老虎”。闽北红军独立师,是在1932年11月17日闽北苏区第三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成立的,当时,方志敏率红十军第二次入闽作战,攻崇安,占蒲城,打通了闽北苏区和赣东北苏区的联系;已有千余兵力的闽北红军独立团,配合朱德所率的红一、三、五军团,连克建宁、泰宁、将乐、邵武、光泽,使闽北苏区和中央苏区联成了一片。红色武装力量迅速发展壮大,闽北红军独立团扩编为独立师,计有4个团、4000多人枪,黄立贵被任命为师长。  相似文献   

20.
武平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闽西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苏区所辖县份.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人为的因素,使武平一直未能列入中央苏区的范围.本文阐述了武平苏区的创建经过和曲折斗争过程,并分析了武平苏区未被列入中央苏区范围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