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漆器的赤、黑为主的色调极大影响了传统审美观念,黑与赤的色彩组合成为某种约定俗成的象征性中国符号.一直以来,“黑”、“赤”二色在漆器上应用被当做是理所当然的,被认为是原始自觉性的审美色彩选择.分析古代色彩运用中决定色彩使用的因素,从视觉心理、漆器材料、社会习俗三个方面可以揭示黑、赤在我国先秦时期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民族民间色彩与现代艺术的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飚 《理论月刊》2006,(9):124-126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族民间美术色彩的研究,系统解析了中国民间美术色彩的形成、发展及基本特征,并以民间色彩“五色观”为切入点,研究民间色彩元素与现代设计的内在关联和设计应用方法,探索中国现代设计的民族化道路。  相似文献   

3.
口号易于夺国,难于治国。 以口号夺国的事例很多。“吊民伐罪”、“替天行道”、“均贫富”、“劫富济贫”、“吃他娘,穿他娘,打开城门迎闯王”、“反清灭洋”、“平均地权”、“节制资本”、“造反有理”,无穷无尽,都是夺国的口号。口号只要合时代之需求,舒百姓之愤懑,就可以一呼百应,或啸聚山林,或揭竿而起,因缘凑泊,说不定就来个改朝换代。  相似文献   

4.
幽默·艺苑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制品,之所以称它为三彩,是因为这种陶器的釉色可呈现出多种色彩。“三”是虚数,泛指多色。又因它始创于唐代,故称之为“唐三彩”。在唐代以前,我国的陶制品都是上单色釉,自唐开始,才有了黄、白、绿三种釉色并用。洛阳的唐三彩釉色,除黄、白、绿三色外,还有蓝、赭、褐、紫色等。第一种颜色受铅釉流动的影响,又有深、浅、淡的层次变化。陶匠们把施釉技巧和装饰手法结合起来,形成唐三彩釉面斑驳淋漓的艺术效果,所以,唐三彩以其釉色的灿烂绚丽在众多的陶器制品中格外受人钟爱。历代人们之所以不惜重金购买唐…  相似文献   

5.
和谐是美     
和谐是美,美是和谐,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源远流长的美学观念.春秋时期所出现的“五色“说,就是这种美学观念的表现.所谓“五色“说,则意指由白、青、黑、赤、黄等五种色素巧妙调和,便可创造出各种色彩斑烂的美丽图画.所以“五色“说意在强调诸多色素的和谐组合,便可产生相应的悦目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6.
赤条条来去     
云溪子 《小康》2006,(6):76-77
在金钱面前,当以信仰、气节、奉献为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此言得之。人生一世,无论古人,还是今人,有谁能一错不犯呢!余以为,人之错有些情有可原,有的甚至因势而在所难免,然有两错不可饶恕:贪财与迷色。贪财者,或贪污受贿,或损公肥私,或巧取豪夺,财欲无边。迷色者,或养“小秘”、“二奶”,或诱人妻女,或出入花街柳巷,色壑难填。此二者与认识水平高低无关,与情势所迫无缘,与知识多寡无涉,完全是人格、品质问题,故余认为不可饶恕矣!此二者又以贪财为首恶,许多迷色者乃因“财多”所致。有人说“男人有钱就会坏”,“一个腐败分子的背后总有…  相似文献   

7.
宋代泉州本籍本地出生的两个状元之一——梁克家,和泉州府文庙颇有因缘。 文庙是历朝历代供奉与祭祀至圣先师孔子的庄严处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心。泉州府文庙是福建乃至东南地区孔庙建筑群中的一颗明珠,明代理学宗师蔡清就曾经赞誉她:“盖举闽之学宫,未有若之盛者。”  相似文献   

8.
当下时兴的“饭局”之风,已呈“繁花著锦,烈火烹油”之势(闹“非典”时例外),称得上“古已有之,于今为烈”。出入饭局者,固然有三五知己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雅集、兴会,但相当一部分与“说事”有关,则不容置疑。所说之“事”,概乎言之,不外一  相似文献   

9.
张睿 《前沿》2012,(19):188-190
色彩在广告表现中具有迅速诉诸感觉的作用,它与公众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密切相关,公众对广告的第一印象是通过色彩得到的.艳丽、典雅、灰暗等色彩感觉,影响着公众对广告内容的注意力.鲜艳、明快、和谐的色彩组合会对公众产生较大的吸引力,陈旧、破碎的用色会导致公众产生“这是旧广告”的想法,从而不被注意.色彩在平面广告中有特殊的诉求力,因此,从色彩的要素、心理和表现,去分析设计中的色彩要素与人的情感联系.  相似文献   

10.
“内降”是皇帝或女主绕过中书、门下、尚书机构直接给下属有关部门发出的指令 ,其内容多为任官、免刑等 ,内降也可称为内批、御笔。本文旨在探讨内降概念及内涵 ,同时探讨内降与宋代行政权力运行之间的矛盾 ,以期加深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机制的认识。一所谓“内降”字面上可以理解为从帝王内宫直接下达给有关部门的命令。仁宗时尹洙说 :“近时外戚、内臣以及士人 ,或因缘以求恩泽 ,从中而下 ,谓之‘内降’。”①“内降”有时也称为“内批”、“御笔”。南宋宁宗时朱熹召至阙 ,未几被罢 ,项安世率馆职上书留之 ,言 :“御笔除熹宫祠 ,不经宰执…  相似文献   

11.
坐在镜前,看着镜中的面容忽而生机勃勃,忽而暗淡无光,而这些变化,都只因“色彩顾问”在我颈下铺上再揭下的一块块色雕差别很大的色布所引起的。在经过大约一个小时的分析、比较之后,色彩顾问告诉我:“您是春季型人,适合穿着明亮、浅淡、以黄色为基色的暖色调色彩群……”我终于明白,我一  相似文献   

12.
崔向荣 《求索》2008,(10):188-190
清代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这种集历代文化之大成的文化集中反映了清代文化浓厚的朴学色彩。与清文化的“总结性”色彩相对应,清代诗歌作为中国古代诗歌史的殿军,不论在诗歌理论还是诗歌实践上,均堪称历代诗歌遗产的真正继承者和总结者。从创作实践看,清代诗人颇具总结的自觉意识;从诗歌的因变角度看,清诗表现出综合统一的倾向;从诗学的精神与研究方法看,清代诗学又明显带有“综贯”与“质实”的特点。就中国诗学理论而言,这种清诗的这些特点无疑是对诗学遗产全面总结的深化,清代诗学的独特价值也在于此。  相似文献   

13.
最近出版的国家教委市定高等学校统编教材《中国思想史》认为:周敦颐的名作《爱莲说》“并不只是从审美的角度赏花,而是展露他那思想深层的佛学因缘。”(西北  相似文献   

14.
一位年轻乡长的妻子向笔者阐发她的理论:官的好与坏,家属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那位”在金钱和色上被管得死死的。当干部既不能贪财,也不妇近色。贪财会私欲膨胀,钱迷心窍,近色会沉缅于灯红酒绿,不能自拔,导致贪污受贿,贪淫纵欲,违法犯罪,如此,勿谈为官,即使为人也不够格,于家于国都毫无益处。我为她这通“妻管严”的理论折服、叫绝,她烂记“妻贤夫祸少”古训于心,以温柔善良之  相似文献   

15.
两千多年前,屈原曾在《涉江》里苦吟道:“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当年“僻远”、“幽晦”的辰阳,如今已是欣欣向荣的湖南省辰溪县城。在这古城江边的辰溪一中,瘫躺着一位饱经沧桑、充满传奇色彩的老人。因缘,我曾在他家对面住了两年,常见老人通宵仰躺写作,但始终不敢轻易叨扰。搬家半年,更无法忍受嗜奇与景仰思绪的煎迫,竟于近日冒昧叩问了老人那令人深感神秘的悠悠往事。艰难笔耕,矢志不移老人名叫肖建中,笔名“墨池萧”、“希之”,祖籍江西临川,1918年出生于长沙。江西临川中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国立中正大学”。1944年获大学文学…  相似文献   

16.
郑连根 《春秋》2009,(6):50-50
“烟台苹果莱阳梨”,烟台苹果享誉国内外,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可是,能够把烟台苹果与传教士联系在一起,并能说清其中“因缘”的人.恐怕就没有那么多了。在这里记述一段美国传教士与烟台苹果的事。  相似文献   

17.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从古至今红色一直点缀着中国人的生活和节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这种热烈、喜庆、吉祥、浪漫、温暖、兴奋的色彩,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吉祥色,“见红大吉”成为中国人的口头禅。近来,“红色之旅”旅游热风靡全国。中华民族对红色的喜好、崇尚有其久远的民族文  相似文献   

18.
《春秋》1996,(3)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金圣叹在苏州以“哭庙”罹祸。起因是官吏贪污腐败,政以贿行民怨如仇,江南秀才激于,义愤,群聚文庙,鸣钟击鼓,悲恸痛哭,此亦不过略抒愤懑而已。无奈官官相护因缘为奸,竟丧心病狂诬为“串凶党数千人,惊先帝之灵”,一时被戮300余人,碧血成河,白骨撑天,至今  相似文献   

19.
佛家认为,万事万物皆因缘和合而成。斯言诚矣。回顾近20年的雕刻生涯,诸多往事一一浮现眼前,细究其根由,均无不如此。而最具因缘性的事例,则当首数我与《春声赋》原石坯惊喜相逢之事。这一相逢场景,至今让我思之而动情。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4,(2):106-109
色彩在营造喜气的同时也可以为我们创造良好的交流空间 色彩是由不同的光波反射所形成的光彩影像,所以具备释放光彩磁波能量的功能,因此不同的颜色在不同的环境与光源的照射之下,除了会产生不一样的磁波能量外,还与我们的脑波交集共振自然形成一种能够影响我们视觉及情绪的色感性格,所谓的“色感性格”基本上可分为视觉感知所形成的色彩温度与伸缩空间的特质及万物在反射光波时自然形成光色磁波中的辐射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