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秋》2009,(1)
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中,汉代画像石是一株逾千年而不朽的艺术奇葩,它以艺术的形式、形象化的内容,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成为了解、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艺术诸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
汉画像石是汉代人以石为纸、以刀代笔的石刻艺术品,用以装饰神道、宗祠、地宫。汉画像石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誉为“汉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石上史诗”、“敦煌前的敦煌”。2009年10月,山东沂南“曹嵩冢”画像石被从砖埠镇大汪家庄运至沂南博物馆收藏,引起各级领导、专家学者、观光游客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正在安丘市博物馆院内,有一座著名的汉画像石墓,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汉画像石墓之一。墓内画像构图复杂,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显示了汉代高超的绘画水平和雕刻技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分别被安丘市、潍坊市和山东省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墓原址在市区以西9公里的凌河镇原董家庄村北,故称"安丘董家庄汉画像石墓"。这座石墓为什么搬迁到这里?迁移的原因是什么?要了解这段历史,还得从上个世纪50年代说起。  相似文献   

4.
“胡适当年曾强调,能认出一个‘古字’与发现一颗恒星同等重要。吕风林对南阳古文化的热情令人钦佩。”这是南阳文化界一位老先生对吕风林的评价。在南阳汉画馆馆藏的2500余块汉画像石中,有100余块是吕风林发现后告知文物部门收集起来的。1946年,吕风林出生于南阳老城区一个普通回族家庭。吕风林与文物之所以会结下不解之缘,还得从他对南阳汉画像石的痴迷说起。20世纪50年代,吕风林正在读小学。那时的南阳民众教育馆(今卧龙区人民广播电台院内)中有一座规模不大的汉画像石陈列馆,馆内以壁间镶石的方式,陈列着汉画像石100余块。吕风林放学后…  相似文献   

5.
陕北汉画像石雕刻手法多样,图像造型古朴、夸张,线条生动、凝练,体现出独特的审美观念,成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它在造型、构图和雕刻技法、艺术表现等多方面对中国现代版画艺术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得现代版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展示出新的面貌和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6.
陕北汉画像石和陕北剪纸是在特定的历史时空条件下,为了满足某种社会需要而产生的艺术形式,由于共同的文化渊源和地理地域环境,二者表现出相同的早期生命认知观念、哲学观念,且在表现题材和内容、造型手法和艺术特征等方面有着极大的相同之处,呈现出浓厚的"两汉和边塞遗风"特征。  相似文献   

7.
南阳画像石     
南阳画像石李陈广,魏仁华张中争先生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他的一次“善举”会导致发现后来令数十个国家的学者赞叹不已的“举世罕见的艺术珍品”,并为人们称之为“汉代(前206-公元220年)文化宝库”的南阳汉画馆“奠了基”。1928年,河南省通志馆编修张中孚得...  相似文献   

8.
图像作为一种特殊的叙事媒介曾在人类历史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文字产生之后,图像的叙事作用虽然有所削弱,但并没有完全消失.汉画像石图像以其独特的构图方式——把握“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展开构图与并置重要场景与事件的画面,在图像叙事中达到了一定的成就.我们不仅要关注汉画像石在艺术上的成就,同样要关注其在图像叙事上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在黔南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波县的山野里,有不少画像石墓,俗称“苗坟”。去春三月,我们赴黔从事民族调查,顺便调查了荣耀、石板、上水龙、水龙等村落的画像石墓,发现墓制特殊,画像丰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现在先将一个调查点——荣耀村画像石墓的调查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木版画是伴随着原始社会岩画、壁画、陶器彩绘到殷商甲骨文再到汉画像石刻艺术的演变发展,在汉、唐时期造纸术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运用带动下生成的一种独立的艺术表现样式。中国木版画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深厚积淀,流传广泛且形式多样。马关壮族农民木版画传承了中国民间木版画的技艺特点,植根于云南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土壤,在其发展历程中不断借鉴、融合和创新,在表现题材、技法和样式上呈现出了丰富多元的发展态势,形成了  相似文献   

11.
《春秋》1998,(6)
山东省诸城市博物馆,藏有一批东汉画像石。其中有一块画像石,残高110厘米,宽75厘米,厚17厘米。画面分上下两部分,下部画面为一四合院,正中厅堂,四周上房,正中厅堂内上坐一年老的官员,正在讲话,对面一官员双手捧一简册,作侧耳倾听状,堂下环坐着13名官员,皆手捧简册认真聆听。此石刻画面描绘的内容是什么?因为没有文字说明,考古学界至今没有定论。该馆对其命名为  相似文献   

12.
刘文平 《传承》2011,(30):72-73
通过分析杨官寺汉墓的墓葬结构和形制,来判断该墓的墓葬形制属于西汉晚期高级贵族墓葬,其纯石架构的墓室呈"回"字形结构,以主室为中心,南北侧室和后室围以回廊的布局,设计巧妙地利用迂回、贯通的结构,拓展了空间,自然形成了一个宽敞的回廊,展示了独特的艺术设计。另外,它还是纯石壁的画像石墓葬,有大量的汉画像石出土,其雕刻技法精细,采用平浅浮雕加阴线线条刻画勾勒而成,并且配置结构严谨,在门扉、门柱、门额等处均刻有巨幅的汉画像石雕刻,其表现的内容和寓意与墓主的思想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漫画在短暂的二三十年间,之所以能够取得斐然可观、令人瞩目的成就,与其在艺术语言领域勇于突破视觉传达的临界性和纯粹的漫画概念,让原本互相区隔甚至对立的艺术语言跨界生长,即从剪纸、儿童画、汉画像石、装饰画、水彩画、宣传画等领域汲取艺术语言来丰富自己的表达形式,从而获得超出惯常经验的奇妙创意和艺术生命力有关。漫画家主动穿梭于不同的艺术领域,破除畛域之见,精心选择最能贯彻和表达独特审美个性的艺术形式,是中国现代漫画快速崛起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叩访徐州     
叩开徐州的大门,即踏上了通往远古的幽径:那身穿军服骑着战马浩浩荡荡向我们走来的"汉兵马俑",那谜团重重的古汉墓,那浮雕于石板上栩栩如生的"汉画像石",还有那岁月悠久醇香迷人的历史故事……徐州,把两千多年前的历史斑斑斓斓、惟妙惟肖地讲给喜欢寻幽探密的人。  相似文献   

15.
鲁迅与南阳汉画曹宪波南阳汉代画像石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被南阳籍著名学者王作宾、张中孚、孙文青等人发现搜拓并公诸于世后,鲁迅先生立即认识到南阳汉画的重要价值,并开始着手收集南阳汉画拓片,以便印刷成册,更好地研究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更好地为新文化运动服...  相似文献   

16.
《乡音》2014,(1):53-53
柏乡县汉牡丹花卉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邢台市柏乡县汉牡丹园内,该园是以牡丹、芍药等花卉旅游观光、繁殖、错季开花培育、销售及历史文化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相似文献   

17.
《前进》2020,(3)
正有汉一代,汉与西北诸民族之间的相互攻伐始终不断。尽管自西汉中后期,北方匈奴之患已基本消除,但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平定叛乱、安抚异族,仍旧是西汉王朝一项重要任务。于是,上党冯奉世就成为一时颇具影响的杰出人物。冯奉世,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39年,原籍上党潞县(今山西黎城),后来又迁到了杜陵(今陕西西  相似文献   

18.
今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了 一个别开生面的展览──《从中国出发,袁运生画展》。上下三层展室,布满了46件色彩强烈、力感奔放的油画作品,它们有的好像是从马蒂斯野兽派那里吸收了狂野的线条,有的好像是从毕加索变形艺术中获得了灵感,有的又好像是受到塞尚印象派绚丽色彩的感召,但作品却都毫无例外地贯穿着一个主题──从中国出发。 “从中国出发”,当观赏者一次次从作品前走过,细细品味出在喧哗的作品里隐藏着中国民间剪纸的洗练、汉画像石的神韵,以及青铜雕塑的古朴的造型艺术。袁运生的理念,对今日中国的艺术家可以说是…  相似文献   

19.
《世纪行》2015,(9)
<正>本刊讯9月22日,省政协在汉隆重举办各界人士中秋戏曲晚会。省政协中秋戏曲晚会创办于2010年,今年是第6次举办。为全面展示湖北地方戏曲发展的成就,省政协办公厅今年委托省文化厅大型活动策划中心承办晚会,组织省京剧院、省歌剧舞剧院、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省黄梅戏剧院、武汉市京剧院、武汉市汉剧团、省豫剧团、中国石油艺术  相似文献   

20.
吴蔷薇 《青年论坛》2008,(5):142-144
“文”与“质”是古代中国人审美范畴中的重要观念,作为一种评判尺度,文质观念涉及了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造物艺术作为一种实体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物化形式,它更是“文”与“质”这对审美观念发展历程的见证。本文浅谈了汉代造物艺术中体现的文质观念。即循“质”而进,“先质而后文”,从而达到“文质兼备”的造物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