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燕燕 《前沿》2007,(7):233-235
"安史之乱"以后,唐代社会各方面发生了转型,而文学也反映了时代的特点,显露出中唐面目。"大历十才子"更多地从艺术手法方面对初盛唐既有所继承,亦有所新变;同时,也开启了晚唐乃至后世文风。本文试从艺术手法方面归纳论述大历十才子的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2.
从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即精神、物质环境)影响和封建文人志趣爱好、身世遭遇的视角论述唐代山水田园诗产生、发展之必然,同时分析比较了盛唐的王维和中唐的韦应物山水田园诗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地理区域的不同,使得中国文化大体上分为南北两个板块.无论政治上分裂或统一,中国文化一直在南北间碰撞交融并逐渐发展起来.在南方,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就是楚文化,在漫长的文化发展史上,楚文化的精髓通过各种形式,尤其是文学保存了下来,并对后世文化有着重要影响.唐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唐文化集各民族文化于一体,既有包容也有吸收,具有兼容并蓄的特点.作为唐文化精魂的“盛唐气象”,那独特的美学特质和昂扬向上的人文意蕴,无疑与极富生命力的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正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定价:45.00元本书内容横跨了从南北朝末期到唐朝的400年历史,既沿着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轨迹,又不拘泥于此。作者紧贴大唐的历史,加以丰富的细节,把诗人们当成一个个鲜活的人来讲述。他们也"刷着朋友圈",喝酒撸串,在人世间策马奔腾。作者让叙事变得妙趣  相似文献   

5.
汤军 《前沿》2010,(24):166-169
杜审言是初唐后期一位重要的诗人,其无论在近体诗形式上的发展、定型,还是在内容的拓展与表达上,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形成其卓立于初唐而独特的艺术风格。其边塞诗、山水诗更是开盛唐边塞诗慷慨激昂、雄浑壮丽诗风与山水诗雄奇、警拔、浑融诗风之先河,在诗歌由初唐走向盛唐的历史进程中,其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桥梁、纽带作用。对盛唐诗歌的启发、导引、推动之功,对唐代诗歌发展做出的重要艺术贡献,更为"沈宋"等所不及。  相似文献   

6.
吴功正 《思想战线》2001,27(5):78-80
唐代服饰美学体现了社会风气与服饰变化的互动互摄现象.在唐代服饰美学中有着很深的社会思潮痕印.唐代服饰富于多彩多姿的美感特征,造型别致,甚至有男性化倾向.唐代服饰受到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然而,由于唐代审美思潮变化更迭的特点,所谓"胡服"在盛唐以后就不再盛行了.  相似文献   

7.
张艳辉 《求索》2014,(4):140-145
五代闽国时期是福建诗学传统确立的一个奠基时代。这一时期,闽国诗学得到了全面发展,主要表现为:出现了以王延彬为核心的诗学集团;《泉山秀旬集》等书的编纂代表着地域诗学意识的萌芽;同时有徐夤、黄滔等人的宗尚晚唐或宗尚盛唐、中唐诗学理论的构建。闽国诗学的发展为宋代福建地区诗学的隆盛拉哥了帷幕。  相似文献   

8.
论唐代税收体系和结构的发展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刘玉峰 《思想战线》2003,29(3):59-64
以德宗建中元年租庸调制的废弃和两税法的实行为分界,唐代税收体系和税收结构呈现出前后两个时期的鲜明特点。唐前期的租庸调制继承并总结了北魏隋朝以来的租调制,唐后期两税法和多种工商业税的推行则全面开启了征收资产税的法制化新里程。唐代国家税收体系和税收结构总体呈现出的由租庸调农业税为主向多元资产税并存的转化变动特点,对宋代以后的国家税收形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体现了唐代社会乃至中古封建社会的经济变动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纯 《今日广西》2014,(7):55-55
老实说,从当下的书籍里,诗鬼李贺的诗歌可觅的不在少数。人们都知道,在盛唐时期,他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可是鲜为人知的是,在李贺去世后的一段时间里,他的诗一度遭遇“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10.
王翰唐代诗人,字子羽,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进士。王翰诗作词藻华丽,意境壮阔,《全唐诗》中录存其诗13首。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先驱——王翰  相似文献   

11.
唐代边塞诗,特别是盛唐边塞诗的繁荣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原因。概言之,其因有三:首先,强盛的唐帝国为边塞诗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盛唐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为边塞诗的繁荣提供了积极的社会心理;第三,唐诗的整体繁荣和边塞诗的长期发展是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内在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2.
《传承》2016,(7)
唐传奇作品中,士子婚恋的佳丽多是唐代名门望族女子,其所占比例约为43%。唐传奇将名家女子主群分为人与人之恋、人与神之恋、人与非人非神之恋。产生此文化现象的原因有唐代时人浓重的门第观念、对富贵权势的追求以及唐传奇作者对高门大姓艳羡的心态。  相似文献   

13.
杜甫是唐代诗歌的集大成者,其诗众体兼备,七律更是他倾心血而作,代表了他创作的最高成就。盛唐七律在杜甫笔下已臻于成熟。其标志是盛唐七律中杜甫创作的数量最多,合律率高,极大地扩充了盛唐七律的用韵范围,无论在章法、句法还是字法都极尽变化,成为后世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唐大明宫遗址距今已有1300年历史,在其存在的270年间,有16位帝王在此主政。该遗址占地3.5平方公里,规模宏大,建筑壮观,堪称世界级文化遗存;是研究我国盛唐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最珍贵的实物资料,也是一段辉煌历史的标志性符号。唐大明宫遗址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对创新和展示中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提升城市品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实施同类文物保护和开发提供了借鉴的实践经验、启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时期,而近体诗又是唐三百年来最擅场的一种诗歌形式。可以说,没有“近体诗”这朵艺术之花,就没有唐代万紫千红的诗国。如所周知,唐初四杰在齐、梁声律理论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扬弃了“文多拘忌,失其真美”的形式主义诗风,继承和发展了它的粘式律,构成了完整的五言近体诗的格律体系,使之逐渐趋于统一和定  相似文献   

16.
王晓军 《北京观察》2014,(12):76-79
正墓葬中的壁画,不同墙面所画内容各不相同,但代表了唐代不同时期壁画的风格,特别是北壁上这样大幅完整的花鸟画在晚唐墓葬壁画中十分少见,在北京地区、北方地区更为少见,尤为珍贵。一海淀地区位于首都北京的西北近郊,这里上风上水,早在两千多年前开始,凭借着其优越的地理环境,成为达官贵人们身后墓葬的首选之地。当时光流转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城市扩延过程中,那些沉埋了千百年  相似文献   

17.
记得“四人帮”粉碎后不久,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持选编的《唐诗选》。它囊括了自初唐至晚唐的130多家、600多首有代表性的作品。出乎意外的是,晚唐诗人章碣广为流传的咏史诗《焚书坑》竞付阙如,  相似文献   

18.
诗魂的祭奠     
李白和苏轼属于全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天才之列 ,他们生活所在的公元 8世纪的盛唐到公元 12世纪的隆宋 ,代表着中国诗学才华最辉煌的时期 ,也代表着中国诗风最深刻的转变时期。我们纪念李白和苏轼 ,实际上是祭奠中国作为一个辉煌的诗国的最有魅力的诗魂。从李白到苏轼 ,从盛唐到隆宋 ,4 0 0年间中国诗歌从讲究生命体验的唐音 ,发展为讲究趣味咀嚼的宋调。中国诗学实践变得无比的丰富多彩 ,诗学品性、诗学思维方式广泛地舒展到不同的精神层面、不同的文化趣味和不同的技巧运用之上 ,唐、宋合观 ,充分地展示中国诗学世界的灵动、精湛和空间无比…  相似文献   

19.
唐代的弱势群体主要包括三疾、鳏寡孤独、贫穷者和灾民、难民、逃户复业者两大类.唐政府对弱势群体制定了赋役减免政策.其中,三疾、鳏寡孤独和贫穷者的赋役减免具有长期性、常规性,而灾民、难民和逃户的赋役减免则显示出临时性和短暂性.由于受政策本身、历史时期及吏治等因素的影响,赋役减免实施的效果也产生了差异.  相似文献   

20.
王斌 《求索》2013,(8):125-127
久负盛名的唐代大诗人杜牧,在明代诗歌接受史上其关注度和好评度竟然下降到二三流诗人的水平.甚至受到部分诗论家的激烈批评。这一现象源于明人的诗学观念,一方面。由于文学流变观念的强化,杜牧被认定为一个“变之极”的晚唐衰世代表性诗人:另一方面.因与宋诗有密切的渊源关系.杜牧被极端宗唐抑宋的明人看作开宋诗“不良风气”的罪魁。杜牧诗的这一遭际展示了一种普泛化、极端化的诗学观念如何深刻地影响到明人对具体诗人和作品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