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商业银行大量的不良贷款与企业的债务问题,目前已构成困扰我国经济的最大难题之一。本文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规模及其成因,分析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操作模式和优势,最后对实施不良资产证券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化解和处置不良贷款措施,对降低不良贷款,增强股份制商业银行自身竞争力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这也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稳键发展和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1997年以来,国际金融反复波动,以泰铢贬值为起始的亚洲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东南亚股市暴跌,多家银行坏帐高筑,货币纷纷贬值,经济出现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政局出现动荡。防范金融风险成为当前经济、政治生活中的一大紧迫任务。防范金融风险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要降低五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目前,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率比较高,其中抵押权悬空贷款在不良贷款中所占比例较  相似文献   

4.
1999年为适应商业银行改革的需要 ,我国先后设立了信达、华融、长城和东方四家资产管理公司 ,标志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管理与处置进入了实质性的运作阶段。四年过去了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最大限度地保全资产、减少损失和促进国有银行与企业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适应商业银行进一步深入改革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法律上必须作出重新定位 ,在运行机制上也应进一步完善。一 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仍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 ,即不良贷款 ,是银行贷款业务中难以保证近期收回的部分。对银行不良贷款…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在整个银行体系中占据了绝对地位,但是,国有银行整体的经营效率却远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这与其在中国银行业中地位极不相符。如何扭转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这已成了近几年银行业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从考察四大国有银行1994-2004年间的规模经济状况出发,用SUR估计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在样本期内,四大国有银行经历了从规模经济到规模不经济再逐渐接近到规模经济状态。这一研究结论将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后续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积聚的体制原因 ;接着对当前我国治理不良贷款的措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评述 ,认为目前不良贷款治理措施均有一定的局限性 ;最后提出处理我国不良贷款的方略为 :银行机制转换是根本、加强监管是保证、发展经济是灵魂  相似文献   

7.
现行的利率体制实际上没有真正体现市场化要求.存贷利差固定,商业银行只要不出现大面积不良贷款必然能获取高额利润,这种营利模式下必将促使商业银行把目标瞄准不良贷款率低的大型企业客户.因此,应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以市场手段和市场的力量来促使中小商业银行回归服务中小企业本性.  相似文献   

8.
荆龙姣  王秋娟 《求索》2012,(8):39-40,71
非财务指标能够增加了绩效评价指标中信息的含量。本文采用2007-2010年上市商业银行的报表数据进行回归。研究发现,除了托宾Q外,我国商业银行的顾客满意度与市盈率、市销率和市净率等公司市场价值相关;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与市盈率,资本充足率与市销率相关。另外表示宏观经济波动的上证综合指数对商业银行的定价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完成了较为集中的股份制改革并开始上市交易。当经济增长放缓时,商业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革及上市,将会促进内部体制改革,并可为其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商业银行的上市要考虑融资规模的实际需求及其自身发展的规划,保证融资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赵宗仁 《传承》2006,(6):153-156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是经国务院决定成立的国有独资非银行金融机构,成立于1999年4月20日,是我国第一家成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自1999年以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先后接收和收购了中国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剥离的不良贷款,管理的不良贷款规模超过全国银行机构已剥离不良资产的50%,是全国规模最大、唯一具备一级批发职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在2 0多年的改革后,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党的十五大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明确了私营经济的政治经济地位。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突变,表现为产业结构升级、涉外经济和民营经济迅速发展、社会阶层出现明显变化。这些变化促进了我国商业银行新的客户群体的形成。财富与收入明显向新的居民阶层集中,商业银行的营销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方面,商业银行营销的客户选择标准更显多层次、多样化格局。从所有制角度看,“国退民进”态势明显,外资、民营企业成了银行客户选择的新宠。从企业规模来看,正从“抓大放…  相似文献   

12.
加大农业信贷投入刍议万恩斌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大办农业,办大农业”是各级党政部门经济工作的中心,农业发展对于整个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银行在向商业银行转轨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加大农业信贷投入,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和银行...  相似文献   

13.
据介绍,今年将逐步改革商业银行向国有企业包干供应流动资金的局面,弱化政府对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各种行政干预,减少国家计划安排的投资贷款项目,扩大商业银行自主选择贷款项目的范围,加大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力度,逐步替代贷款规模的硬性限制.同时,适当扩大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新发放的贷款原则上都由商业银行根据风险、期限自行确定利率差别.有关部门负责人强调,在改革的同时,商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和企业都处在无自主经营的经济环境中,加之经济政策的变革,银行形成了大量不良贷款(即逾期、呆滞和呆帐贷款),就兴安盟而言,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已占总资产的43.3%,加之存款的增幅小于贷款的增幅,企业破产锐增,使商业银行的支付压力日益趋重。而如此巨大的资金沉淀,将直接影响国有商业银行向现代化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因此,对这个问题必须认真研究,有效地加以解决。一、当前我盟金融资产存量占有形态近期来,我盟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以13%的速度增长,而贷款的增长途径超过21%…  相似文献   

15.
金融业作为经营货币资金的特殊行业.是一种高风险的行业。特别是我国正处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商业银行面临的各种环境因素复杂多变,这些因素既包括政策方面和市场方面的.也包括商业银行自身的.这就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和管理上面临的金融风险比单一环境下更趋多样,更趋复杂。当前我国金融业的内部风险表现信用风险银行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资产信贷质量持续下降,已成为当前最为突出的金融风险。一是不良贷款比例太大;二是由于体制、政策、历史等原因,贷款保全程度差;三是贷款离散度差,风险集中.难以化解;四是社会…  相似文献   

16.
绿色信贷不仅能够对企业的各种经济行为进行有效引导并控制各类环境风险,而且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面临多重困境,对此,需要予以优惠政策支持、细化评估标准、创新绿色信贷金融产品并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17.
贷款利率市场化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迈出了革命性步伐,然而在目前的金融生态下,如果各商业银行在内部定价体系尚不完善的条件下,进行无自律的价格恶性竞争,将加大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加大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引发金融震荡.同样,在个人信贷业务领域,如果缺失合理的个人信贷定价机制,价格竞争将让各商业银行价格与风险产生新的不对称,从而引发商业银行体系的崩溃.商业银行个人信贷定价机制的重要环节是个人信用评估.因而如何实现合理有效的个人信用评估,是贷款利率市场化后,各商业银行实现贷前风险控制、建立合理有效的个人信贷定价机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转轨进程的深化,我国银行业市场日益开放,竞争日趋激烈,风险日益扩大,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给我国商业银行提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一是商业银行必须适应经济体制转轨的需要,进一步确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并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经营管理机制;二是随着我国银行业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加深,金融风险规模正在扩大,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有效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问题;三是竞争愈烈、风险日增的经营环境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19.
陶良虎  杜涛  周文 《理论月刊》2004,(10):153-154
截至2003年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不良贷款余额达2.4万亿元。如果处理不好,不仅可能导致中国的金融危机,而且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围绕我国银行和企业的制度安排不合理这一缘由展开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并且使制度、管理和技术构成创新系统的有机整体,在具体操作上,必须围绕这三要素系统地制订处理不良贷款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传统观念中我国商业银行是不可能破产的,所以商业银行破产机制始终没有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破产时就显得无章可循、程序混乱,给社会经济带来大量不必要的损失。可见,在我国建立商业银行破产机制是必要且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