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非上市公众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传统的以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为基础的委托代理理论,在该类型公司治理过程中演变为"作为大股东的经营者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导致内部人员控制问题突出,中小股东的利益极易受到大股东的侵害,在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出现了某种紧张关系。为了缓解这种紧张关系,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在总经理和董事长的人选上,应当避免"二职合一",并通过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累积投票制度及完善相应的信息披露制度,实现非上市公众公司治理结构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2.
大股东侵占行为影响中小股东利益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峰  封思贤 《求索》2007,(4):30-32
当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出现利益冲突时,大股东通常利用资本多数决原则来侵占中小股东。大股东侵占行为给中小股东的利益带来了严重危害,这种危害具有长期性。本文试图从中小股东超额投资回报率角度实证分析大股东侵占行为的危害性。研究结果表明:大股东侵占程度与中小股东的利益损失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大股东侵占行为给中小股东利益的负面影响是长期性的。治理大股东侵占行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依靠行政手段是不能根除顽疾的,需要多方面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3.
杨庆庆 《人民论坛》2012,(17):66-67
在某些公司中,大股东或控股股东利用其具备的地位优势和影响力侵害中小股东甚至公司的利益时有发生。中小股东权利保护不力的制度性根源在于,资本多数决原则的缺陷和滥用,中小股东的制衡能力薄弱,大股东诚信义务的缺失以及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需要针对这些不足设计法律保护机制,从而使中小股东权利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4.
刘康复 《求索》2008,(10):155-157
在资本多数决原则下,公司的经营管理事务实际上是由公司控制股东所操纵,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听命于公司控制股东,公司中小股东利益难以得到保障。为克服资本多数决原则的弊端,公司法设计了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该制度的目的是中小股东通过派生诉讼对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行使监督权,其实质是解决公司控制股东和非控制股东之间的利益之争,确保中小股东利益不因资本多数决原则而受到侵害。股东派生诉讼在本质上并非维护公司利益而是解决公司内部争议的制度,无论公司在股东派生诉讼中处于何种诉讼地位,对公司的利益均没有实质性影响,所以法律无须赋予公司任何诉讼地位。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盈利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收集农业上市公司近三年的财务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公司盈利的影响,结果发现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国有股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第一大股东性质与公司盈利呈正相关关系;法人股持股比例和普通股持股比例与公司盈利呈负相关关系。分析原因在于农业上市公司在市场中与其它相关行业的谈判力较低,农业还具有季节性的特点,面临的市场风险较大,这都需要强有力的股权结构保证公司的决策及时应对市场的变化,需要强有力的控制者去推行政策。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股东分红权诉讼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卫红  赵定一 《求索》2013,(3):215-217
股东享有的利润分配权利属于股东最基本的权益。公司中特别是有限责任公司效益很好,但是受大股东操纵长期不分红,中小股东分红权因大股东的优势地位而在利润分配上无法实现。股东分红权作为股东最重要的自益权,必须得到充分的保护与救济。2006年施行的《公司法》,打破了原来没有为股东权和公司利益保护提供有效司法救济渠道的公司诉讼的狭隘格局,赋予了公司股东更加全面的权利。当分红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股东可以用诉讼的形式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白慧林 《前沿》2009,(5):57-60
公司分立已经成为现代公司开展资产重组、调整公司组织结构、降低投资风险、提高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经营战略之一。对公司控制权在公司分立程序、少数股东和债权人保护等方面做出适当法律限制,可以有效避免公司分立制度沦为大股东逃避债务、截取公司利益、侵害少数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合法外衣。  相似文献   

8.
孙聚团 《前沿》2006,(7):130-132
股东解散公司请求权是股东的一项基本权利,在实践中经常发生大股东对小股东进行欺诈,胁迫,而小股东投诉无法律依据,他们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在《公司法》修改中增加了对股东的解散公司请求权加以规定,以保护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权益,对于中小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股东平等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以及实现法的公平正义价值,有必要对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本文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扩大股东权利、科以大股东诚信义务、强化信息披露、加强司法救济等方面论述加强中小股东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我国《公司法》修订,引进并确立了股东派生诉讼这一制度,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然而,对于公司在股东派生诉讼中处于何种地位的问题,《公司法》并未作出具体规定。立法的缺失往往会导致实践的混乱。本文试通过思考基于我国实际应如何构建公司在股东诉讼中的法律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文献回顾一般认为,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治理和公司绩效会产生两种相反的效应:利益趋同效应和利益侵占效应。Grossman和Hart(1980,1982)认为,如果公司股权高度分散,单个股东因监督的费用大大高于个人回报不会有足够的激励来密切监督公司经营者。因此,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公司股权结构越分散,委托人对代理人监督的有效程度就越低,对公司绩效越有可能产生不利影响。Shleifer和Vishny(1986)通过模型证明,股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使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他们具有足够的激励去收集信息并有效监督管理层,从而避免了股权高度分散情…  相似文献   

12.
朱春华 《传承》2008,(12):122-123
从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到公司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公司经营理念的转变,与新的理论学说的兴起不无关系。企业契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凯恩斯主义和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加强、社会本位思想、系统论思想都为公司应当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有利的思想理论基础。立法者注意平衡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公司的营利目的与公司应当承担社会责任,股东有限责任与公司人格否认,都反映了立法者追求利益平衡的立法理念。  相似文献   

13.
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和证券公司挪用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的情况严重影响到股东、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证券市场的稳定。应追究其刑事责任,完善现行挪用型犯罪刑事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4.
从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到公司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公司经营理念的转变,与新的理论学说的兴起不无关系.企业契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凯恩斯主义和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加强、社会本位思想、系统论思想都为公司应当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有利的思想理论基础.立法者注意平衡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公司的营利目的与公司应当承担社会责任,股东有限责任与公司人格否认,都反映了立法者追求利益平衡的立法理念.  相似文献   

15.
《公安研究》2009,(6):94-95
廖永威、姚岚秋在《政治与法律》2009年第1期撰文认为,公司法人独立地位的滥用已有从股东延伸至非股东企业的趋势,某些企业对他人公司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所负有的注意义务(即企业间接社会责任)的缺失日益严重。其情形集中体现为,上游大企业以其自身的人力资源和资本等多方面的优势滥用下游企业的法人地位,通过下游企业的侵权行为把经营成本转移至与其无契约关系的非股东利益相关者上。  相似文献   

16.
吴喜梅  韦祎 《前沿》2013,(7):91-94
股票发行红利是公众公司发行股票时产生的多种财富效应。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由于契约精神的缺失,导致契约诚信低下,契约期待利益受侵害,由此侵害了众多普通投资人的利益。因此需深入研究发行红利的构成和制度设计,找到加强公众公司诚信监管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周军 《求索》2012,(11):38-40,85
利用2006-2010年沪深两市A股发生并购的上市公司数据,对不同股权结构下公司并购中的代理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股权分散上市公司并购中主要代理问题是经理人和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股权较为分散或股权较为集中的上市公司并购中存在着经理人和股东、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双重代理问题;股权高度集中上市公司并购中主要代理问题是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通过深入研究不同股权结构、不同产权性质上市公司并购中的代理问题,揭示其一般规律,有助于监管层更有针对性地实施监管。  相似文献   

18.
魏炜  李航 《前沿》2013,(14):75-76
鉴于我国有限责任公司中小股东利益受损问题比较普遍,因此必须保障小股东在利益受到侵害时,能够及时退出公司,撤回出资,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权益。基于现行公司立法仅限于股东通过股权转让、股权回购请求或申请司法解散公司三种方式退出公司,且法定条件甚为严格,为此本文首先指出其缺陷和不足,进而提出修正现行制度的一些设想,以重构小股东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公司法>规定了关联关系、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概念,同时还设置了实际控制人表决权排除制度、大股东的诚信义务以及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对关联交易的有序进行起到了规制作用,但在保护关联企业从属公司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层面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订立有控制合同或利润转移合同时,控制企业必须在合同上订明提供一定的金钱给付作为对少数股东的补偿;在没有订立控制合同的情况下,控制企业不得利用其影响力为或不作为不利于从属企业的行为或措施;同时规定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其他各种形式的控制权人诚信义务,对从属公司及其少数股东进行保护.公司人格否认原则是保护从属公司债权人的有效制度.  相似文献   

20.
完善的公司治理制度,是投资者投入上市公司资金的安全性和增值性的保证。目前中国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一般认为:虚假信息披露、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等方式掏空上市公司等。而我们的研究认为,大股东对董事会的控制,还不是导致董事会不履行对投资者“忠诚”和“勤勉”职责的充分条件。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董事会侵占其他股东利益的主要原因,是大股东财务结构的不合理、和资金周转的严重困难。因此,在现阶段,解决中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的关键,是建立激励董事会独立履行对投资者“忠诚”和“勤勉”职责的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