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致黄炎培     
为了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九十周年,本期特刊出毛泽东同志《致黄炎培》、《致周世钊》两封信。这两封信,选自即将出版的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毛泽东书信选集》。  相似文献   

2.
《湘潮》1984,(3)
在毛泽东同志九十诞辰出版的《毛泽东书信选集》一书,收录了毛泽东的三百七十二封信件。收入此书最早的是一九二○年十二月一日致蔡和森等在法国留学的新民学会会员的信,最后一封信是一九六五年九月二十五日给邓颖超同志的。在几百个受信人中,受信最多的是黄炎培,他共收到十七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致韶山亲友书信集》(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1996年),收录了毛泽东在1915年至1958年期间写给韶山亲友的95封书信.这些书信中有47封是第一次公开发表.在《毛泽东致韶山亲友书信集》中,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他对亲友们浓浓的深情和关怀,也反映了他与人民群众休戚与共、息息相关的密切联系,更彰显了毛泽东心怀故乡、情系...  相似文献   

4.
十三、“直闯辕门”不见怪,事实劝醒黄炎培1950年冬的一天,毛泽东正在批阅文件。卫士长阎长林来报:“主席,黄炎培副总理来了。”毛泽东有些奇怪,心想:我今天并没有约他呀!正在这时,黄炎培已经跨进了毛泽东的书房。说实在话,对于党内的同志,就连刘少奇、周恩来等到毛泽东书房找他也要事先用电话联系,惟独对像黄炎培等几位知名的民主人士,当时还没有那些“清规戒律”。为什么黄炎培有这样大的“特权”呢?从解放初期的情况看,从毛泽东与黄炎培的交往看,确实只有黄炎培等极个别民主人士敢这样同毛泽东说话。这是因为,黄炎培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特殊…  相似文献   

5.
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在毛泽东同志九十诞辰出版的《毛泽东书信选集》,收录了毛泽东同志大量的写给他的亲朋故旧、同学师友的信。它们生动地反映了毛泽东同志对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战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书信选集》中,有部分书信是毛泽东同志与亲戚朋友、亲属故旧交往的。这些书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毛泽东同志在与亲朋故旧的交往之中,牢记党的纪律,带头坚持党性原则。 同毛泽东同志密切联系的亲朋故旧很多,特别是建国以后,亲戚、同乡、同学、部属等,来信来访纷至沓来,希望毛泽东同志出面解决问题。按照世俗之见,人之常情,以毛泽东同志的地位和威望,为亲友办  相似文献   

7.
《广东党史》2011,(2):55-55
谁是第一个喊“毛主席万岁”的人?有人说是1949年3月,毛泽东设宴款待黄炎培等20多位知名民主人士,第二天毛泽东与黄炎培畅谈,第三天北京市市长叶剑英在国民大戏院开欢迎会时,黄炎培高呼:“人民革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也有人认为是1950年4月2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的《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中的最后一条:“伟大的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万岁!”其实,都不对。第一个喊出“毛主席万岁”的人,是蒋介石。  相似文献   

8.
村田忠禧先生是日本国立横滨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是日本少有的始终坚持不懈地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学者。早在70年代,村田先生怀着对毛泽东的敬仰之情,进入了东京大学大学院,专心致志的从事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并以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过程,作为研究的课题。他曾在《福建党史月刊》上发表过(192年一1930年的毛泽东》。他是日本苍苍社出版的《毛泽东集》第二版的编者之一,也一直是日本现代中国学会的全国理事,并且担任了该会的副秘书长一职。长期以来,村田先生搜集了所有公开出版的《毛泽东选集》、《毛泽东书信选集》、《建国以…  相似文献   

9.
本刊资料  筱蕾 《党史博览》2013,(12):2+57-F0002,F0003
<正>在抗日战争结束的前夜,民主人士在国共两党之间积极斡旋调停,防止内战发生。1945年7月1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林伯渠等到机场欢迎由王若飞陪同从重庆飞抵延安的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褚辅成、黄炎培、冷(?)、傅斯年、左舜生、章伯钧。毛泽东与六名参政员一共进行了三次会谈。7月4日,毛泽东将中共方面整理的《中共代表与褚辅成、黄炎培等六参政员延安会谈记录》交褚辅成等人。  相似文献   

10.
正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各项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开展,毛泽东十分重视发挥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的作用。他认为,共产党的干部不能害怕民主人士,对民主人士采取排斥的态度,而应该乐于并且善于与民主人士打交道,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呼声。在这一方面,毛泽东身体力行,经常抽出时间与一些著名的民主人士谈话、聚餐,进行书信往来,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他与黄炎培的交往,便是其中的一段佳话。很早即与黄炎培结缘  相似文献   

11.
散木 《党史博览》2008,(9):51-51
毛泽东的书信,在已公开出版的《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中,共收录了372封,其中大多是1936年后的信函。此前的书信,如编辑所云:“特别是1921年至1935年期间的书信,现在收集到的很少。”在这372封书信中,可以看到,有相当一部分是对党外人士进行统战工作的,因此可以见证“三大法宝”之一的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莫志斌 《湘潮》2023,(12):57-59
<正>为人民解放和当家作主而奋斗一生的人民领袖毛泽东,酷爱中国“往事越千年”的历史与浩如烟海的史籍。众所周知,他读史的目的是“古为今用”。毛泽东一生究竟读了多少史书,他从中吸取了哪些历史经验和教训,我们无法统计。抗战时期,他和黄炎培关于“历史周期率”的深度讨论,就是他高度重视历史经验总结的鲜明例证。黄炎培“历史周期率”问题的提出1945年7月1日,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大好形势下,黄炎培等6位国民参政会成员,应毛泽东之邀请,为推动国共商谈,  相似文献   

13.
一、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选集、文选  《毛泽东选集》  《周恩来选集》  《刘少奇选集》  《朱德选集》  《任弼时选集》  《邓小平文选》  《陈云文选》  《叶剑英选集》  《李先念文选》  《彭真文选》  《万里文选》  《薄一波文选》  《毛泽东著作选读》  《毛泽东文集》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一册 )  二、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专集  《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  《毛泽东书信选集》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  《毛泽东同志论党的作风和党的组织》  《毛泽东哲学…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致韶山亲友书信集》收入了毛泽东在1915——1958年期间写给韶山亲友的书信95封,并有他关于韶山亲友的人和事写给有关负责人和有关地方政府的8封书信作为附录。这本书信集非常有价值,它不仅对了解毛泽东这位伟人的事业和品德有意义,而且有巨大的现实教育意义。认真仔细地品味这本书信集,可以看到和感到,它集中和着力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即:作为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亲友,也就是如何正确处理亲情和权力的关系。十分清楚,这是每一个干部,从基层干部到高级干部,都必然和经常碰到的普遍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怎样正确使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无例外地是对每一个干部的严峻考验。毛泽东在他致韶山亲友的书信中,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些书信中,反复阐明了处理这个问题的正确原则,并在实践上为我们树立了正确处理亲情和权力的关系的光辉榜样。  相似文献   

15.
影片《开国大典》里有个有趣的细节:毛泽东在西柏坡会见一位外宾时,外宾以为毛泽东和毛润之是两个人,周恩来解释道,我们中国人一般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名,一个是字。毛泽东这时幽默地笑着说:我还有第三个名字,这你们就不知道了。 毛泽东的第三个名字就是毛石山。他在1923年9月28日致林伯渠等的信中说:“此信托人带汉寄上,因检查极厉害,来信请写毛石山,莫写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第24页)众所周知,毛泽东又叫毛润之;但他又叫毛石山,就鲜为人知了。  相似文献   

16.
1945年 7月 ,黄炎培先生在延安与毛泽东探讨历史兴亡周期现象 ,随后 ,出版了《延安归来》一书 ,用了“周期率”一词。近几年来 ,有人认为“周期率”是对“周期律”的误引或者误用。而笔者认为 ,“误引说”或者“误用说”是不成立的 ,应该用“周期率”。我们能够找到的最早对“周期率”提出异议的是李振民在 1 991年第 3期《中共党史研究》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能够跳出历史“周期律”》一文 (以下简称李文 )。在该文的注释中 ,他认为黄炎培将“律”误用为“率” ,“周期率”应用“周期律”。建党 80周年时 ,不少人重提毛黄探讨的历史兴亡周…  相似文献   

17.
20集电视连续剧《黄炎培》尚在筹拍中,却引起了黄炎培家人的异议。黄炎培是我国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民盟和民建创始人,曾任新中国政务院副总理。《黄炎培》剧组拟请演员张铁林出演黄炎培。但家属方面提出,张铁林与黄炎培外形并不相似,气质与精神层面部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18.
何欣 《党的文献》2020,(1):111-113
从毛泽东亲笔手书的信封和戳记、信件内容和寄发时间进行考证,近日发现的一件1940年12月17日毛泽东致萧向荣的实寄封和《毛泽东年谱》编委会推断的1940年11月毛泽东致萧向荣的书信为同一封信的封套和信札。根据信封及戳记等信息推断,1940年底毛泽东致萧向荣书信的寄发日期应为1940年12月17日。  相似文献   

19.
在已出版的毛泽东著作中,有两封书信和李希凡有关:一封为大家所熟悉,即《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已收编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里。此信写于1954年10月16日,当时虽未公开发表,却在学术界开展了一场思想批判运动。第二封信是1957年4月20日写给袁水拍的,但信中却涉及到李希凡,此信收辑在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出版的《毛泽东书信选集》里。从这两封信中反映出毛泽东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极大关注和对青年学者的关心培养。  相似文献   

20.
1945年,黄炎培以国民政府参政员的身份到访延安,在延安,他见到了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