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劳资矛盾趋向于明显化与激烈化。剩余价值理论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透过我国劳资矛盾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不断挖掘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对于缓解劳资矛盾当代价值,不仅有利于我们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
从富士康跳楼案看生产关系中的劳资矛盾及其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以来,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深圳富士康公司接连发生青年员工跳楼事件,造成10死2伤的严重后果。这不仅是富士康的悲剧,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代工企业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缺乏健康的企业文化;政府监管迟到,执法不到位;企业党组织、工会"全方位"缺席等问题。但其本质却是劳资矛盾紧张、收入分配关系恶化的集中反映。我们需要通过完善企业管理,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监管;改进企业管理,培养健康的企业文化;畅通劳工利益诉求途径,完善劳动立法等途径,构建起和谐的劳资关系。  相似文献   

3.
刘涛 《工会论坛》2007,13(3):21-22
要建立和谐社会,必须要有和谐的劳资关系作基础。当前强资本弱劳动的格局,构成了利益分配不公和生产事故多发的重要社会基础。企业内部利益摩擦不断增多,各地普遍存在着劳资矛盾的问题,因侵犯职工合法权益引发的劳动争议逐年增加,导致劳资矛盾升级。在这种背景下,要缓和或化解我国的劳资矛盾,一是要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二是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三是要提高政府履行职能的自觉性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著作中一篇重要著作,是创立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开端。而异化劳动理论是《手稿》的核心理论,是当时马克思全部思想的基础,是马克思批判地继承和改造以往概念的成果。从异化概念出发,马克思在介绍异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然而,异化劳动理论只是马克思阶段性的理论成果,其本身存在着一系列的不足,异化劳动理论必然向剩余价值理论转化。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对现代形而上学基本建制和对以资本逻辑为原则的现代生活形式的双重批判中,本质重要的体现了其历史原则和价值原则在具体的感性活动(实践)中的切合与贯彻,称之为历史——实践——价值原则。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之基本规律的科学,因此应把马克思发展理论的核心领会为历史的、价值的、实践原则,并依循这一原则来理解和浅析马克思发展理论的本质特征和当代意义,由此加深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哲学理性。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构建科学有效的劳资矛盾调处机制,应从调解、仲裁、诉讼三个方面着手,加快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需要各级工会组织全程参与,既要重视源头参与,也要重视过程监督,同时还要充分运用调解、仲裁等法律手段促进劳资矛盾的化解。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依然闪烁着时代的价值.为社会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是实现发展和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现代人类精神的重心已经转向人本身和人的日常生活,开始关注人的意义世界。虽然马克思本人并没有明确提出自己系统的意义理论,但其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渗透着深刻的意义思想。  相似文献   

9.
超额剩余价值的产生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的重大论题。认为先进企业的超额剩余价值只能来自于落后的企业,或者认为是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等观点都不恰当,没有厘清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超额剩余价值不仅来自于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所产生的非均衡状态,还来自于一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产生的非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一生中的两个伟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恰好确证了马克思一生的研究理路:首先,马克思唯物史观作为一种哲学观点其科学性究竟应该源于何处;其次,如果以这种科学的哲学方法论来指导经济学的研究,何以能够得出剩余价值这一经济学的伟大发现?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与当代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具有阶级对立和对抗性、阶级利益关系和阶级性的特点.通过研究马克思的劳资关系理论,有利于了解当代社会工人阶级的地位、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从而解答前人所无法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主体性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的现代化反映到哲学上,其核心就是主体性问题,而在诸多主体性理论当中,马克思的主体性理论在当代具有优先的解释效力和引导价值。通过对主体性理论的哲学史考察,进而分析马克思主体性理论的内涵,可以揭示他对当代中国现代化实践尤其是当代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是建立在科学分析和实践验证的基础上的,虽然现在危机的表现形式和以前不尽相同,但是其实质和结果是一样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仍能对现代的经济危机作出解释,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至今仍未过时,而且也不会过时,它将会与时俱进的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凌云 《理论前沿》2007,494(5):22-23
随着社会历史不断运动发展,马克思的哲学实践观也不断地发生变革,在其指导下,马克思的金融安全理论由早期萌芽状态发展成为一种科学理论。马克思金融安全理论对正在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代农民工价值观的矛盾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农民工内部已出现代际分化和更替,当代农民工在思想认同、价值观上矛盾性更突出,心理失衡感较大。分析当代农民工在价值目标、价值信念、价值认知上的矛盾和困惑,分析他们价值观矛盾形成的内外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帮助实现农民工价值观正向转型的措施、对策,应该成为我们的职责。  相似文献   

16.
17.
马克思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的基础上,指出资本主义必定灭亡,共产主义必定实现,并描绘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实现共产主义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充分认识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和长期性,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欧亚平 《理论前沿》2004,(12):35-36
本文重温了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回顾和反思了在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认识上所走过的曲折道路与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9.
本论文从马克思的经典著作入手,阐述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内涵。结合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论述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对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整体进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国内外和谐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分工理论在马克思以前就备受人们的关注。从古典的分工理论到近现代的分工理论一如既往的备受推崇,而任何一种理论学说都不是凭空而来的,是经过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而发展丰富。马克思正是在对古典分工理论的批判与超越上发现了分工,而马克思分工的发现更是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社会的一个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