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7,(10)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因此,战略思维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战略思维以长远性、全局性、系统性为基本特征。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就要设法延伸思维长度、拓展思维广度、提升思维高度。  相似文献   

2.
《理论视野》2021,260(10)
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充分体现了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坚定的人民立场、直面问题的创新意识和笃行担当的实践指向,具有丰富的时代意蕴:一是着眼于我国教育发展的新时代背景,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二是立足于"两个百年"历史交汇期的新时代方位;三是着眼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新使命;四是以"共享发展"的新发展理念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求知》2017,(9)
<正>建设文化强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以全局思维为发展导向,在建设中既要克服重重阻碍,又要紧抓时代机遇。以历史思维为坐标,以辩证思维为导航,以战略思维为统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大国梦、强国梦。一、问题的提出:从历史思维出发一个问题的提出首先要看这个问题存不存在,要对网络强国建设与国家文化安全的关系进行哲学思考。这就要从历史思维出发,看到二者在历史中相统一的逻辑必然性。所谓历史思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于2014年底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论述,从而形成了系统而深刻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理论精髓和实践指南,体现了战略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方法论要求。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含的"战略思维"把"四个全面"置于"新三步  相似文献   

5.
论战略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略思维是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具备的思维素质.然而,长期以来因关于战略思维的定义存在缺陷,使部分领导干部特别是一些基层领导干部把是否具有战略思维看成是无关紧要的;从培训轮训干部的主渠道即党校和行政学院的教学实践看,抓好战略思维的训练被认为就是抓好"国际国内若干重大现实和战略问题的研究和讨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校和行政学院在培养领导干部战略思维能力方面的功能.实际上,研究和讨论重大现实和战略问题需要战略思维而不等于战略思维本身.针对上述情况,本文从分析战略思维的深刻内涵入手,阐述了各级领导干部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6.
一、理论思维特色: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有机统一 所谓战略思维,在这里,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从政治上、全局上、长远上思考和认识重大问题,确立科学的政策和策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国内外发展大背景、大趋势下,高起点、高水平地把握全局,谋划未来,开拓前进.从创新思维看,第一,十六大明确了创新在新世纪的重要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第二,十六大明确了创新思维的基本要求."创新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三,明确了创新的逻辑顺序."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相似文献   

7.
在毛泽东的支持下,临危受命的邓小平于1975年在艰难复杂的政治形势下开展了大刀阔斧的全面整顿,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了新的希望,虽然历史不长,但影响深远。在整顿中,邓小平表现出了政治家无私无畏的责任担当和深谋远虑的战略思维,值得全党干部很好地学习和研究。他当时强调,要着眼于全局,要求全党讲大局,务必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着眼于当前,着眼于现实,要求用最快的速度、最坚决的措施,迅速扭转形势,改变面貌;着眼于长远,提出了今后25年的发展远景,其关键是教育部门要后继有人,科学研究工作要后继有人;要放眼世界,国际形势变了,就要用新的战略概念来代替过时的、不符合现实的概念,将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作为制定世界战略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8.
战略思维是每个领导干部都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去年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 ,我们要加强对战略问题的研究 ,要大力培养中青年干部战略思维的能力 ,使他们善于从实际出发不断研究解决改革、发展和稳定中的重大问题。江泽民同志的指示 ,对中青年干部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如何搞好战略思维教育 ,下功夫提高中青年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 ,增长其研究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才干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认真探讨的重大课题。一战略思维即全局性思维 ,主要是指对国际国内有着重大以至决定意义的现实问题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  相似文献   

9.
战略思维就是全局性思维。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风起云涌以及科技的迅猛发展,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学会用战略思维的方法去认识和思考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长远性、全局性问题。本从空间结构、时间维度、选择理念以及生存和发展方式等方面,具体论述了现代领导所应具有的系统思维、审视历史与面向未来的思维、自组织思维和协同竞争的思维等战略思维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现代化和中国梦,邓小平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发起冲破传统体制机制的改革,习近平运用创新思维与底线思维全面深化改革。邓小平的改革胆略来自对人民的热爱和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习近平改革思维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三个自信",运用系统思维全面改革,运用战略思维深化改革。邓小平胆大心细,推进渐进式改革,习近平运用辩证思维与法治思维统领改革,把改革提升到科学方法论高度。  相似文献   

11.
蒋光贵 《党政论坛》2013,(15):10-12
一、理论思维特色: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有机统一 所滑战略思维,在这里,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从政治上、全局上、长远上思考和认识重大问题,确立科学的政策和策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国内外发展大背景、大趋势下,高起点、高水平地把握全局,谋划未来,开拓前进。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思维要素的分析,从思维目的、思维观念、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等方面论述了领导干部战略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指出 ,我们要加强对战略问题的研究 ,要大力培养中青年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 ,使他们善于从实际出发不断研究解决改革、发展和稳定中的重大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 ,下功夫提高中青年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 ,增长其研究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才干 ,是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一战略思维即全局性思维 ,主要指对国际国内有着重大以至决定意义的现实问题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提到全局的高度进行观察和思考、研究和讨论。战略思维的能力 ,就是洞察全局、思考全局、谋划全局、指导全局、配合全…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用宏观战略眼光观察世界变化,思考中国的发展,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提出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大思路。他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任何问题的思考,都是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大局。加强对邓小平战略思维的学习和研究,才能加深对邓小平理论的把握和理解。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发展机遇观是邓小平战略思维的有机成分。它有着独特的理论特质,主要体现为深厚的历史意蕴、宏观的大局意识和深刻的辩证特色,这一切又统一于具有实践性的"实事求是"这一特质之中。研究邓小平发展机遇观的理论特质对于正处于战略机遇期的中国如何看待、把握和应对发展机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化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科学思维。  相似文献   

17.
段建海  柯炎 《理论导刊》2004,1(12):44-45
“三个代表”是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系统阐释,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的主体性的历史定位。它赋于共产党人思维素养的基本内容包括:世界眼光和全球思维、大局观念和战略思维、以人为本和目的性思维、生态意识和系统思维、主体精神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10)
习近平主席的系列重要讲话运用战略思维统揽全局,运用历史思维贯通古今,运用辩证思维把握规律,运用创新思维破解难题,运用底线思维稳控大局,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学习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重点是要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讲话中的科学思维方法,尤其是"底线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党风是党的外貌和形象,党的优良作风是社会风气的"风骨",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运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底线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等科学思想方法,对党的工作全局运筹帷幄,从这"五种思维"中可以窥视其党风建设思想的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20.
领导干部的思维能力事关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提高执政能力,关键是要提高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复合思维等能力。复合思维是一种跨领域、跨系统、跨时空的独特的思考模式,是人们认识事物和分析问题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它区别于单向思维、局部思维,强调思维的复合性、整体性,注重各方面因素的协调和整体的放大效应,提供的是系统地、全局地、战略地思考解决问题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