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大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开拓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指导国有企业跨世纪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尤其对于振兴和发展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东北工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新的发展机遇 包括吉林省在内的东北三省是我国最大的老工业基地。“一五”时期国家在吉林省建设了以一汽、吉化为代表的12项重点工程,逐步形成了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吉林省工业经济格局。截止1998年末,吉林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1850户(其中大中型企业463户),占规模以上工业企…  相似文献   

2.
如何在新形势下不断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是我们必须重视和研究的重要课题。首先,要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党和国家的大局中把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经济建设方面获得了大丰收。深化企业改革是这一系列改革中的重要步骤,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走出困境,是党中央改革一盘棋中的重要一步。搞好企业改革,使国家经济建设中占重要地位的国有企业获得更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就必须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和发展。推进企业改革和发展,不仅要搞好物质文…  相似文献   

3.
《党建与人才》2001,(5):1-1
按照中央部署,在全区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展“三讲”学习教育活动,是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提高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及成员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步伐,实现我区“十五”计划良好开局的重大举措。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展“三讲”学习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企业的各项工作中进一步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实到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从而更好地实现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国有大中型企业“…  相似文献   

4.
《新长征》2000,(5)
记者: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吉林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高,解决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问题就更具矫厅长:正如你所说的那样,国有企业改革确实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这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方面,国有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仍然配置着大量的经济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确实十分重要。从我省的情况看,1998年,国有工业企业资产占全部工业企业资产的比重为45.2%,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税占全部工业企业实现利税的49.4%,国有企业的…  相似文献   

5.
加强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建设□李晋玲林雪原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又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命运的重大经济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已把搞好国有企业放在突出的地位,决定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  相似文献   

6.
全区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开展的“三讲”学习教育活动,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化企业改革,尽快实现脱贫解困,切实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意义十分重大。在企业“三讲”中,我们重点把握了以下原则:一是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贯穿于企业“三讲”学习教育活动的始终。要通过提高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及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发现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二是紧紧围…  相似文献   

7.
曹金锋 《学习月刊》2012,(16):56-56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经济基础。然而近几年,有关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贪污受贿和腐败的事件频频被社会媒体曝光。社会上对于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反腐倡廉体制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加强国有大中型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对于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巩固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是优胜劣汰的竞争经济。在不改变国有性质的条件下,企业站稳脚跟并实现振兴和发展靠的是什么?我们东北制药集团是辽宁老工业基地中一个比较典型的国有企业,在近几年的改革实践中体  相似文献   

9.
赵宇 《世纪桥》2008,(17):21-25
<正>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始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黑龙江省是我国老工业基地,在全国的工业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黑龙江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对于改革开放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大把抓好一批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作为抓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提到了全党面前。这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首先,我国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在全部企业中所占数量虽少,但在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实现利税总额等方面所占的比重相当大。只要集中力量抓好一批能够发挥规模经济优势,起到行业排头兵作用的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就可以把握住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其次,通过推动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发展,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带动起一批处…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要同国力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努力开创改革、发展、稳定相互促进的新局面。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Zoic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基本完成战略…  相似文献   

12.
关于国有企业班子建设的两点思考汪振腾搞好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迫切要求,也是造就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的迫切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因此,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领导班子...  相似文献   

13.
一、辽宁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脱困的回顾辽宁是国家老工业基地,为全国经济建设做出过重要贡献。但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由于历史上形成的机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辽宁的经济运行质量不断下降,企业亏损日益严重。到1997年,全省国有工业企业已经连续三年净亏损,当时的926户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有491户亏损,亏损面高达53%,一大批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由于辽宁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步履艰难,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在当时被称为“东北现象”。就在辽宁经济最为困难的时候,1997年7月,时任国务院…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任何时候都必须抓好两个大头,一是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一是要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这也是两个重点。”李鹏同志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促进改革开放、支持经济发展和保证社会稳定的基本力量。建国以来,国有企业对奠定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力量,支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满足广大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不仅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且更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能否真正走下去。因此,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既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一)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经济力量,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以及我国国民经济的脊梁,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现实载体。国有老企业要振兴发展,必须靠改革,靠结构调整,靠技术改造。搞好国有企业,就是体现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结合鞍钢“九五”以来改革发展的实际,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有许多深切的体会,特别是对于“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一条体会尤为深刻。  相似文献   

17.
《党建》1998,(4)
就得这样抓领导班子湖北省黄石市是一个大中型企业比较集中的老工业基地,抓好企业领导班子,对于整体搞活国有企业,促进黄石经济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年轻干部,整顿“老班子”黄石现有国有大中型企业97家,市管企业干部616人,其中35岁以下的仅4...  相似文献   

18.
增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关系到经济改革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和阶级基础的巩固,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而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保证党对企业的政...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键一年。改革工作千头万绪,建设任务极其繁重。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制约和影响我国改革和发展全局的决定性因素。继续抓紧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仍然是全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三年目标,是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提出来的,即用三年左右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决定》重申了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的三年目标,并根据十五大精神,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国有企业的实际出发,第一次提出了到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十年目标。三年目标是近期目标,十年目标是中长期目标。《决定》指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首先要尽最大努力实现这一目标。这是由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