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7年德国将迎来产生联邦总理的联邦议院大选.作为德国政坛重要一员的左翼党以“自由、民主、平等、公正、互助、环境保护”等作为自己的政治纲领,把实现“民主社会主义”作为奋斗目标,并坚信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本文以2017德国大选年为背景,总结左翼党的基本纲领以及该党在德国政坛的发展历程与现状,阐述其对于解决德国国内外问题的主要立场与主张,分析其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借此展现德国政坛的最新发展状况,并探讨以民主社会主义为目标的左翼党在德国的成长历程和前景.  相似文献   

2.
德国安全研究同德国在欧洲和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密不可分,“谨慎克制”和“联欧自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安全研究两个核心原则。“谨慎克制”的目的在于缓解欧洲国家对德国的安全忧虑,而“联欧自强”则在此基础上通过欧洲一体化维持和提升德国的国际影响力。通过对“德国问题”的探讨和欧洲一体化问题的考察,战后德国安全研究反思战争责任,对军事力量的使用持谨慎克制态度,强调将德国安全融入西方一体化进程中,在消解欧洲安全困境的同时追求德国在欧洲乃至国际体系中的平等地位。然而,随着欧洲安全局势变革和统一后德国实力与影响力的增长,谨慎克制的安全理念不断受到挑战,欧洲各国对德国的安全忧虑再次加剧,这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德国“联欧自强”目标的实现。在此背景下,关于德国在欧洲领导力与安全贡献的“新德国问题”成为德国安全研究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7月中下旬,德国境内接连发生四起暴力和恐怖袭击事件,德国成了恐怖主义的"新灾区"。德国的恐怖主义袭击与难民及移民问题紧密结合,加之还纠缠于德土关系、关系德国大选走向,德国的反恐形势格外复杂。反恐政策及战略的制定将是一个不断争议及不断调整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1999年9月7日,由来自德国8所大学和5家著名研究与智囊机构的18位学者、专家、教授以及3名记者组成的德国著名学者访华团来我校访问,与我院师生举行了“欧洲和中国”座谈会。此次活动是由我院德国问题研究中心连玉如博士负责筹划和承办的。 座谈会开始,我院常务副院长潘国华教授首先致词,对德国客人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向客人着重介绍了我院开展教学与科研活动的情况。座谈会安排了3个主题发言。德  相似文献   

5.
《国际政治研究》2003,(2):80-80
连玉如撰写的学术专著《新世界政治与德国外交政策——“新德国问题”探索》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围绕1990年10月3日德国重新统一以后出现的“新德国问题”,对统一德国在变化了的国际关系中外交政策的连续性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原则和操作两个层次、历史和现今两个时期、内政和外交两个领域进行了较为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校外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犯罪、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类型。它与青少年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之间是功能互补、相辅相成的关系。德国青少年校外教育法律制度具有悠久历史,其宗旨明确、理念先进、目标多元,从教职人员资格、非公共性质教育机构准入机制、教育机构资质管控机制等多个领域全面规制与引导德国青少年校外教育事务,有效促进了德国青少年校外教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与德国相比,我国尚不具备独立完整的青少年校外教育法律制度,关于青少年校外教育的现行法律存在诸多空白与不完善之处。基于此,我国可借鉴德国范式,构建与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青少年校外教育法律制度,使青少年校外教育现存问题通过法制化途径解决,并推动青少年校外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德国民主社会主义研究”一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基础,通过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在德国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生成、发展、演化的历史过程,搞清德国民主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延绵不断的思潮,作为一种经久不衰的运动,作为一种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颇有生命力的体制结构要件的来龙去脉,剖析这一理论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尖锐对立和某些政策主张的合理之处。由于德国在世界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处于重要地位,由于德国社会民主党和德国的工人运动在国际共运史和国际工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由于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在国际社会民主党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渊源早、理论  相似文献   

8.
从2009超级大选年看德国左翼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因为在德国要举行一系列重要选举而被称为"超级大选年".在这个超级大选年里,在原东德执政党--统一社会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德国左翼党的崛起,对于德国各个政党以及政党体制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分析了德国左翼党的历史渊源、发展过程以及目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了德国政治的现状,尤其是以社会主义为目标的政党在德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德国的房价长期稳定,供需持久平衡。在金融危机时期,德国的房地产市场逆势而上,呈现繁荣之态。德国房价长期稳定不仅是德国房地产政策有效规制的结果,也是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制度的必然产物。德国的房地产市场与本国的经济政策和社会发展都具有紧密的联系。德国的住房价格长期保持稳定。在1985—2015年的30年中,德国个人收入增长了三倍,房价仅上涨了60%,同期美国的房价则上涨了两倍。德国的房地产市场不仅在长期内保持了供需平衡,维持了价格稳  相似文献   

10.
德国右翼民粹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右翼政党相对务实的政治风格或政治策略。德国右翼民粹主义可以分为政党风格、政治风格两种类型,在反精英、反政治、反建制,主张身份政治,反对多元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很多主张。近年来,德国右翼民粹主义再度兴起的直接原因是欧元危机与难民危机,间接原因是德国主流政党所奉行的"去意识形态化"的中间路线,以及国内政治权力在欧盟一体化过程中日渐稀释。右翼民粹主义对德国民主制度及多元文化价值观念造成一定威胁,但不同于法西斯主义。  相似文献   

11.
德国民社党深刻总结原民主德国社会主义失败的经验教训,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形势的发展不断刷新自己的形象,调整党的纲领和策略,争取到越来越多选民的支持,从而逐步走出德国统一社会党的阴影,成为德国政坛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德国民社党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左翼社会主义政党,在思想上、理论上已经完全社会民主党化了,但与社民党仍有区别,两党是相互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新书介绍     
《南风窗》2013,(17):96-96
《希特勒与20世纪德国》【德】汉斯·莫姆斯著赵涟译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年6月版汉斯·莫姆斯这位德国重要的当代史学家信心十足并很有把握地破译了民主、专制与抵抗相交织的德国历史的核心要素,将阿道夫·希特勒的作用纳入当时的历史背景下  相似文献   

13.
从二战后到德国统一的半个世纪以来,德国国内对欧洲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信仰和价值观,即德国的欧洲认同。统一后的德国,并没有改变以往的欧洲理念,依然致力于促进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体现了德国国家认同中强烈的欧洲色彩。这对推动欧洲一体化的影响是积极的,但也有不容忽视的消极方面,主要是德国的欧洲认同本身包含相互矛盾的因素,即德国要求恢复正常国家的权利与其所坚持的多边主义之间的矛盾;德国在推动欧洲一体化过程中在一些方面削弱了其部分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4.
1949年成立的联邦德国的"正常化国家"以及"德国的欧洲"与"欧洲的德国"等问题是国内外学界和政界一直争论的问题。德国已是正常化国家,德国问题也已解决。这一问题之所以尚存争议,主要是"欧洲困境"使然。"欧洲困境"涉及欧盟性质及其发展的终极目标问题,亦无定论或认识混乱。欧盟已经发展成为奉行"辅助性原则"的国家联盟,是为欧盟性质与发展的终极目标;"欧洲困境"至少在理论层面得以化解。统一德国已将参与欧盟发展和奉行"辅助性原则"上升为宪法目标并予以践行,"德国的欧洲"只是在"欧洲的德国"原则框架中的操作层面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德国巴登符滕堡州、莱茵兰—普法尔茨州以及萨克森—安哈特州于2016年3月13日进行州议会选举。受难民危机影响,右翼民粹主义政党选择党成为此次州选的最大赢家,"全民政党"——基民盟与社民盟选票流失严重。此次选举反映了德国民众对默克尔难民政策的不满,加剧了德国国内政治生态的分化,或将对德国2017年的大选选情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以下简称德国)的“宪法冲突”?简单来说就是德国宪法有关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分权规范”与德国政治实践相互矛盾,德国各阶层人士对政治制度现实普遍不满。这一冲突的来龙去脉如何,都有哪些化解冲突的方案,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南风窗》2016,(20)
正只要资本主义的社会危机不解决,希特勒就会阴魂不散,就会不断地从历史中返回。这部电影表达了当下德国中产阶级的内心不安和恐惧。对于德国等发达国家来说,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去年有一部德国电影叫《希特勒回来了》,与通常流行电影中恶魔化、非人化、僵尸化的希特勒不同,电影一开始,希特勒从草丛中醒来,这位"真实的"元首来到21世纪的德国,他发现德国人并没有比过去生活得更好,反而在全球化、金融危机、恐怖主义、难民危机的时代里变得伤痕累累。希特勒的荒诞归来,不是为了给恶贯满盈的纳粹"洗  相似文献   

18.
在乌克兰危机背景下,德国总理朔尔茨提出“时代转折”命题。突破不向危机地区输送武器的禁令、扭转德国在防务支出上的“节俭”态势以及改变德国的俄罗斯政策等一系列动向,宣告了德国外交与安全战略的转型。德国外交战略转型既有外部环境变化方面的原因,也受德国国内政治力量转移的影响,其总体指向是大幅提升军事实力、实现联邦国防军现代化,以期在欧盟乃至国际秩序重塑中发挥领导作用。德国外交战略的转型面临国内民意支持存在变数、国防投入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中东欧国家疑惧等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9.
2004年5月1日,欧盟将进行历史性的东扩,中东欧10国将成为欧盟的新成员国。欧盟东扩前夕,其经济火车头的德国状况如何?令人关注。2002年9月应德国外交学会会长、柏林自由大学政治学系主任暨中国与东亚现代化研究所所长Dr.Prof.Sandschenier的邀请,赴柏林自由大学访学半年。期间参加了一些学术讨论会,参观了德国的一些名城、风景名胜,经历了一些令人难忘的事情,加深了对欧盟东扩前夕的德国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爱护小溪     
1993年,我有幸作为公司派往德国的研修人员之一,在德国研修一个月。期间,我们与我们的德语翻译景先生、享格尔小姐夫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景先生是中国北京人,1984年到德国定居的,享格尔小姐是地道的德国柏林人。由于受这种“中西合璧”方式的影响,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之余,我们谈论的话题就更加广泛,其中谈论最多的总是离不开两国不同的民俗民风、不同的文化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