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全制约机制促进廉政建设秦思健全制约机制,首先是要加强教育。治理贪污卓有成效的新加坡政府和人民行动党,经常教育国家公务员和各级党的干部要有一种献身精神,保持自身的廉洁。李光耀在许多场合多次说过,你要当一名公务员,那就必须具有奉献精神;你要想赚钱,那就...  相似文献   

2.
贾新霞 《实践》2008,(9):14-14
我是组织战线上的一名新兵,一年前。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走进了磴口县委组织部。一年多的工作经历,让我穿过罩在这份工作上的光环,渐渐理解了组织工作平凡而又神圣的职责,解读到了组工干部那种甘于奉献、担当表率的真正内涵,我也越来越为我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而感到骄傲。  相似文献   

3.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是一名党的青年工作宣讲员,我要把自己上的每一堂课当做最后一次登台,影响一点点,一点点影响,久久为功。原先,我是一名党校教师,团支部书记, 现在,我是一名团校教师,党的青年工作宣讲员。这些年来,团校讲台历练了我,团的组织培育了我,团的事业激励了我,共青团给我提供了无比广阔的舞台,我要在第一时间把权威的团讯传达下去,把基层的青年呼声反馈上来,把优质的团课资源下沉下去——我深切地感受到团干部培育工作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4.
我是1978年秋《党员之友》筹备复刊时来到这里工作的。也是我踏入人生最关键的一步,是《党员之友》给我打下的基础,从而奠定了我一生从事文字工作的基础。中间几次工作变动,最终又回到我热衷的文字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一1995年,我从中央党校研究生毕业后,到中央党史研究室工作,为我研究党史军史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1999年初,我的母亲邵华又建议我就近到军事科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军事科学院不仅是妈妈的工作单位,也是我姨妈刘思齐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所以我不假思索地就同意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复习,在2000年秋,我考入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师从刘国语主任研究员攻读博士学位,同时被批准参军入伍,成为一名革命军人。可以说,  相似文献   

6.
岁月匆匆,《党员之友》复刊已度过了25个春秋,而我从《党员之友》离休也有12个年头了。《党员之友》是我工作经历中较长的一段,也是我革命生涯最后的一站。这段陈年往事,尤其是复刊时的境况还记忆犹新。 25年前,即是1978年,我在省电子局秘书处工作。8月中旬一天,我到省委办公厅查阅一份文件,顺  相似文献   

7.
我是纪检战线上的一名离休干部。每当回想起十年的纪检工作生涯,我的思绪便如晚霞辉映下滚滚东去的黄河之水,时而昂扬激越,荡起朵朵浪花,时而苍凉沉郁,涌起淡淡的苦涩,有着无穷的回味和思考……1981年12月,组织上派我到省纪委工作。当时对纪检工作议论颇多,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两句话:“多栽花少栽刺,留条后路好办事”。甚至有些同志直截了当地对我说,纪检工作是“整人”的工作,是得罪人的事情。但是,我是一名党培养多年的老党员,党组织已作了决定,我个人是没有任何理由不服从的。所以,我毫不犹豫地走上了纪检工作岗位,一干就…  相似文献   

8.
咨询处     
我是一名10年前就办理了退休手续的干部。最近,我听说建国前在村上工作的,有的算参加革命工作时间。我是1947年在村上做妇女主任工作的,我这种情况是否也可以算参加革命工作时间?能否将退休改为离休?  相似文献   

9.
正2008年,我移居瑞士。考虑到我所读的大学离住的地方比较远,我就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小房间。房东克里斯蒂娜是一位独身老太太,退休前在一所中学当教师。瑞士的退休养老金是很丰厚的,足以让她在晚年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但令我不解的是,她居然找了一份"工作"——照顾一位82岁高龄的老教授。我问她,是不是因为钱才去工作的?她的回答让我十分意外——"我去工作并不是为了钱,而是把我的时间存进‘时  相似文献   

10.
我叫吴钟华,今年73岁,退休前是外交官。由于工作原因,我到过天涯海角,常年身处他乡,但我的一颗中国心从未改变。北京精神的核心是爱国。我在职时,我的工作体现了我这个北京人的爱国心。退休后,我的生活仍充满祖国情。在外交部工作近40年中,最令我动情、令我终生难忘的,是我独  相似文献   

11.
<正>生活在大都市里的人,都说工作很累,而我却因为工作而轻松快乐。我本来可以嫁到大城市里,但为了爱情,我放弃了工作,在农村当起了家庭主妇。随着新婚的远去,生活的激情渐渐褪去,没有了激情,朋友也在不知不觉间被丢失,生活变得平淡而无味,随之而来的是颓废、沮丧、懊恼的情绪。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拥有了一份工作,有了精神寄托,所以生活变得充实,我快乐了起来。为了工作干得出色,我产生了动力,因为工作的需要,所以我结识了很多朋友。  相似文献   

12.
<正>我叫毛新国,今年54岁,是一师六团一名普通的清洁工。多年来,我养成了一种习惯,不挑拣工作,在任何岗位上我都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我包过地,烧过锅炉,掏过厕所,现在打扫楼道。尽管工作很平凡,但是我干一行爱一行,我坚信干好工作就是一种幸福。我1978年参加工作,刚开始工作,年轻气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挖渠的时候全是人肩挑手扛,我们年轻人都争先恐后,勇当第一,哪怕累的上气不接下气,也要争当先进。我在  相似文献   

13.
我从事基层宣传、理论工作36年了。在县委宣传部工作23年,在县委党校工作13年。有一位同志问我:“干了这么多年这一行就不感到腻?”我的回答是:“至今兴趣未减。”我感到在党的事业中宣传理论工作太重要了。我这个话也许并不能为所有的同志所理解。怎样才能做好党的宣传理论工作?我有很多想法。本文就打算把我的一些体会理一理,以作为同重视和热爱党的宣传理论工作的同志交流。  相似文献   

14.
<正>对我而言,2017年是特别的一年——今年1月,由于工作需要,我离开工作了12年的纪检监察岗位,开始从事党务工作。正当我开始熟悉新工作、了解新环境、思考如何做出新业绩时,我在《党的生活》上看到一条好消息:党的生活读者俱乐部微信群成立了。我像找到了组织一样兴奋,立即加入其中。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你好!我是在私营企业工作的一名申请入党人。我所在的企业去年成立了党支部.但由于党支部的地位作用不明确,因而不能正常开展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我申请入党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工作的劲头儿也提不起来。我有这样一种疑虑:过去我在国有企业积极工作是为了给国家创造财富.现在在私营企业工作,得利的是企业主,我干得越多.企业主得到的利益越多。请问.像我这样在私营企业工作的申请入党人,应以怎样的观念和行动申请入党呢? 陈志强  相似文献   

16.
杜丹阳 《求贤》2010,(9):20-20
我是一名选调生.刚到组织部门工作一年。这一年使我对“组织工作”和“组工干部”的内涵有了全新的认识。被分配到组织部门工作.我觉得非常自豪,同时又感到责任重大。最初对组工干部这个优秀群体并不了解.我曾经认为组织工作的特殊之处只是要求从事它的人多一分沉稳和严谨.但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我渐渐认识到.做好组织工作对一名组工干部有着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在机关工作多年的女同志,如今已过了而立之年。十多年来,我凭着满腔热情和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努力完成领导交给的每项工作,得到了同志们的赞扬和上级的肯定,自为认是一名合格的“万金油”干部。然而,多年在机关工作的结果,我的口、脑、手都“麻木”了。首先动口、用脑的是领  相似文献   

18.
寻求平衡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也是一名普通的党员,年底,就该退休了。在我即将为我近40年的工作里程划上句号的时候,我的心情是不平静的,我有太多的感慨,也有些许酸楚。其实,细细想来过去心中不能释然的就是我的一段不寻常的工作经历所带来的变故。 我曾就职于天津铁道部第三设计院地质处,从50年代中期始,我一直从事着我所热爱的铁道野外勘测工作。1962年,国家处于困难时期,为了为国分忧,作为共产党员的我积极响应党的召唤,主动申请“回乡  相似文献   

19.
前些天,打电话给朋友,聊天扯地不亦乐乎,我问了一句:"你那天气怎么样。"她停了停说了一句"你若安好,我这都是晴天"。然后听她在咯咯地笑。我一时感想颇多。我是梧桐沟三矿的一名员工,工作是采矿测量。和我  相似文献   

20.
我自1975年来党校工作,至今已有24年了。这24年是我人生中精力充沛、富有激情的一段时光。因此可以说,我是把一生中一段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党校。今天在党校建校扣周年之际,我就自己亲历的党校24年的发展变化谈谈心里话,借此表达自己对党校的美好祝愿。初来党校工作时,校领导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要珍惜在党校工作这个机会,慢慢你会体会到,在党校工作是一种光荣。”这句话我至今都记得,并在24年的工作中,也确实领悟到了这种光荣感。我所领悟到的光荣感主要有这样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在党校重建的最困难时期,我和大家一起发扬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