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弓 《各界》2007,(6):18,150
信用卡诈骗罪是一种较为新型的金融诈骗犯罪。对信用卡诈骗罪具体内涵的把握,此罪与彼罪、罪与非罪的界定,在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均存在较多的难点和争议。该文对信用卡诈骗罪“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内涵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以来美国运通信用卡的资产回报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值,表现极为出色。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信用卡产业受到巨大冲击,平均资产回报率一路下滑到负值,美国运通卡的整体利润虽也大幅下滑,但仍能保持盈利,并向股东派发红利。通过对美国运通卡盈利模式的研究,来揭示美国运通的成功经验以及对我国信用卡产业的发展、金融风险的防范、收入结构优化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2003年韩国爆发信用卡危机,对金融体系和社会带来巨大冲击。危机爆发后在多方努力下(包括严格的征信制度、禁止激进的市场拓展等),韩国信用卡市场恢复良好,资产回报率显著上涨。其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如何促进信用卡产业发展、调整收入结构、防范金融风险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铭骏 《学理论》2012,(3):57-58
信用卡作为有着存取款、支付功能的工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涉及信用卡的犯罪也越来越多。在司法实践中,由于法律规定不甚明确,对犯罪的正确认定带来了一定困难。特别是对利用他人遗忘于ATM机的信用卡而取款行为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定性。理论学界对这一行为主要有三种学说:信用卡诈骗说、侵占说、盗窃说。笔者赞同最后一种观点——盗窃说。  相似文献   

5.
王延忠 《侨园》2012,(7):28
儿子下班回来对我说,美国又一家信用卡公司破产了.我奇怪,美国的信用卡公司是建立在美国人的“信用”之上,怎么会轻易倒闭呢?儿子说,恰恰相反,美国的信用卡公司是建立在“无信用”的基础之上,它的利润对象就是那些“无信用”的人,赚的就是他们“无信用”赔偿金.没有美国人的“无信用”,就没有美国的信用卡公司.  相似文献   

6.
张玥 《学理论》2012,(33):91-92
随着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信用卡犯罪也日益增多。在实践中经常出现行为人实施恶意透支信用卡诈骗行为又同时实施了其他普通信用卡诈骗行为的情况,但由于在司法解释中"恶意透支"的数额认定不同于其他信用卡诈骗行为,在认定犯罪数额时容易产生分歧。通过多种方法的比较分析,实践中应当采用较为统一的方法认定信用卡诈骗犯罪的数额。  相似文献   

7.
信用卡的出现,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的活动也日益严重.本文就目前信用卡诈骗的种类以及信用卡诈骗的对策进行了法律分析以及防止信用卡诈骗进行了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8.
王双悦 《求知》2009,(10):38-39
截至2009年第一季度末.我国信用卡累计发卡量为15047.31万张。然而在信用卡消费大众化的同时,信用卡消费所面临的风险也与目俱增.利用信用卡实施犯罪呈上升趋势,犯罪手段不断向高科技化、集团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案件实施过程更为隐蔽,手法不断翻新,其危害程度呈现出逐年严重态势。为防范和打击银行卡犯罪,今年4月27日,人民银行、  相似文献   

9.
内燃机鉴于石油带来的地缘政治、环境和经济方面的问题,外界要求取代内燃机的呼声一年比一年大。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罗布·彼得森说:我们必须要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0.
操纵证券市场行为最终将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使投资者对证券市场失去信心.建立和完善证券民事责任制度,能够进一步保障投资者的利益,更好地防止证券违法的发生,协助证券管理,鼓励投资者提起民事诉讼也符合国际惯例,确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身份盗用的发展及其治理和研究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身份盗用是指为了取得金钱、物品、服务等利益或者逃避义务和责任,盗窃他人身份证明信息以非法冒用他人身份的行为.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统计,身份盗用是近几年来发展最迅猛的犯罪活动,给个人、企业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危害.中国作为一个经济迅猛发展、网民最多并渴望发展电子商务的国家,也日益面临着身份盗用的严重威胁.但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全面和深入.目的是要系统、全面的介绍身份盗用问题的内涵、发展,各国对身份盗用的治理实践以及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以期为研究、预防和解决中国的身份盗用问题提供一定基础.为此,回顾了有关身份识别的理论;讨论了身份盗用的危害和影响范围、身份盗用的类型和过程;分析了身份盗用蔓延的原因以及身份盗用和身份欺诈的关系;并从政府治理、企业管理和消费者个人防护三个层面介绍了各国应对身份盗用的实践活动.最后讨论了对身份盗用问题的理论研究趋势和前景.作者希望引起学术同行们对身份盗用问题的重视,为深入研究中国的身份盗用问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蒋元明 《民主》2011,(1):52-52
银监会最近对大学生信用卡业务念起紧箍咒,禁止向未满18岁的学生发信用卡,强调给成年学生发卡要经父母等第二还款来源方书面同意。结果学生不满,家长高兴。此前,每年开学期间,各大银行都会进驻高校向新生推广信用卡,  相似文献   

13.
刘瑜 《行政与法制》2002,(11):39-40
2001年11月27日,原告施某向被告中国工商银行某市支行申领了牡丹信用卡一张,卡号为4580643896811849,随卡附有六位数的密码。原告在牡丹信用卡个人申请卡中申明,保证遵守中国工商银行牡丹信用卡章程、履行牡丹信用卡领用合同。此后,原被告按约进行过多笔交易。2001年12月25日,原告委托本单位会计张某存款,因张某事先知悉原告的信用卡号,凭此卡号张某存入原告信用卡现金15000元。2002年1月25日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市王府井支行某储蓄所凭卡号为4580643896811849的牡丹卡和号码为320626690123543的施某身份证(身份证号码真实),由持卡人签名后。  相似文献   

14.
姚国建 《理论视野》2023,(11):84-89
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法治的规范体系。责任衔接作为纪法衔接的重要内容是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必然要求,是在不同责任体系间的衔接与协调。纪法责任的衔接分程序和实体两方面。理论和实践中程序衔接有纪在法前、纪在法后和纪法并行三种模式,三者各自皆有衔接不畅、不同程序的选择模糊等问题;实体衔接中,党纪责任和不同法律责任之间关系的认定标准不明、追责程度不匹配等问题。为完善纪法责任的衔接,应从程序上加强衔接过程中内外的监督和沟通,从实体上细化规范条文、以比例原则为指引实现两种责任的程度匹配。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人们因企业经营决策行为引起的失误并导致企业的损失结果,往往单纯地归之于企业经营管理本身所产生的负效应,而缺乏对决策失误法律责任制约的思考。现有的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理论也无一不将决策责任问题排除之外。这与我国目前一些国有企业存在的由于经营决策失误导致的国有资产的流失和减值,而“无人负责或无人真正负责”的实际情形不无关联。笔者认为,要强化国有企业经营决策者的责任意识,建立和完善我国科学的决策责任制度,必须从法律责任角度去认识决策责任。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的各个领域正向规范的市场经济迈进。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股份制银行的设立,到近年来外资银行的进入,都为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带来了强盛的活力。但也在银行间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因而,针对中外资银行竞争力的比较研究正当其时,本文首先分析了银行竞争力界定及局限性,然后分析中资商业银行竞争力中的优势和劣势,最后提出了几条增强中资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在本文的结尾,作者建议借助银行竞争力比较,大力推进中资商业银行改革,开展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与合作,不断提升中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水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迈出了里程碑意义的一步,其标志是中国建设银行在香港的成功上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和经济发展的支柱.但由于存在着软预算约束、所有者缺位、内控机制不健全、信息披露透明度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的职能的发挥.要改变这一现状,首选途径是上市,上市可以使国有商业银行优化股权结构、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内控机制,促进自身及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7,(6)
近年随着社会发展,"食物银行"制度在我国逐渐发展,社会各界自愿捐赠食物,经由食物银行联系和处理,提供给有需要的人士,提高了资源分配效率。但以法律视角观之,目前我国"食物银行"的发展存在诸多风险,需明确食品捐赠行为的法律适用以及食品捐赠中各主体的法律责任划分,以期扫清"食物银行"发展的制度障碍和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9.
程晨 《学理论》2012,(26):45-46
采用应用职业倦怠量表,亲密关系量表和RQ问卷进行调查等调查方法,对270位银行员工进行调查,分析其依恋类型与职业倦怠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大多数被调查者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工作倦怠;四种依恋类型的银行工作人员在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上存在显性差异;在职业倦怠的去个性化维度和低成就感维度上也有显著差异;并且,回归分析表明,依恋焦虑对职业倦怠各维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依恋类型对去个性化也有显著预测作用。因此,银行工作人员的依恋类型对职业倦怠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是金融结构发展、融资多元化的必然趋势。然而,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侵蚀了商业银行和传统资本市场的领地,加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威胁国家金融安全的隐患。因此,基于审计视角深入探讨防范我国影子银行体系风险的对策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