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靖宇 进入了1948年10月,长春城内10万敌军被围困快7个月了。此时,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的头颅仍在孤城内,成了我党地下工作者寻找的重要目标。此际,摇摇欲坠的孤城有3股敌特也在关注和寻找杨靖宇的头  相似文献   

2.
1948年10月,长春深秋的凉风开始潇潇起来,树木衰萎,落叶萧瑟,城内10万敌军被围困快到7个月了。此时,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的遗首仍在孤城内,成了我党地下工作者寻找的重要目标。杨靖宇是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1940年2月23日中午,手持双枪的杨靖宇在饥寒交加中,被敌人包围在长白山蒙江县的三道密林里,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年仅35岁。残暴的敌人剖开他的腹部,胃里除尚未消化的树皮、草根、棉絮外,连一粒粮食都没有。敌人惊呆了,惧怕了,共产党人真是铁打的硬汉子,饿得这个样子,就是不投降。敌人残无人道地将他的头颅用铡刀切下,并拍摄了大量照片,撒向抗联战斗过的地方及一些居民区。日寇还用汽车拉着杨靖宇将军的头颅,在杨靖宇战斗过的地区“示众”。  相似文献   

3.
1939年至1942年2月,在这仅仅三年的时间里,东北抗日联军中就有20位将军英勇牺牲。其中杨靖宇、陈翰章、汪雅臣、赵尚志先后被凶残的日军割下头颅,尸首分离,壮烈殉国。这四颗不屈的头颅,既是日军侵略中国罪行的铁证,也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见证!他们的英勇牺牲在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心中树立了不  相似文献   

4.
杨靖宇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男,汉族,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共党员.杨靖宇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参与领导确山农民暴动,5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  相似文献   

5.
1929年,24岁的杨靖宇奉中共中央之命奔赴东北,开始了他保家卫国的光辉之旅。抗日战争爆发后,杨靖宇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基本队伍有6000余人,分布在南满一带开展抗日斗争。  相似文献   

6.
正1945年冬,是东北人民自治军非常艰难的一段时期。山海关保卫战失利之后,锦州地区作战也未达到既定目的。与此同时,苏联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国民党和共产党采取两面政策,时而支持国民党,时而支持共产党。因此,中共中央、东北局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经过充分酝酿,决定不与国民党争夺东北大城市和主要铁路线,而以主要精力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这一战略方针被通俗地概括为"让开大路,占  相似文献   

7.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905年2月13日生,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人。1926年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领导确山农民武装举行暴动斗争。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受党中央派遣去东北工作,历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等职。他指挥第一路军,给了日伪军沉重的打击,使敌人闻风丧胆。1940年2月23H,在游江县保安村壮烈殉国。敌人割下地的头颅,剖开了他的腹部,发现胃肠中没有一粒粮食,只有野草、树皮和棉絮。杨靖宇为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胜利作出的卓越贡献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共…  相似文献   

8.
正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为争夺东北展开激烈斗争。为把黑龙江建设成东北的大后方和巩固的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于1945年9月15日成立东北局,并派遣大批干部奔赴东北。国民党一方面向东北迅速派兵,另一方面派遣接收大员、特务分子进入东北各地,网罗伪警宪特和土匪武装。一时间,黑龙江地区群魔乱舞,土匪多如牛毛,给我党的根据地建设带来极大困难。我的剿匪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相似文献   

9.
1933年初,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的一笔血债,密山县邮政局长王宏斌遇害。1931年“九一人”事变,日寇侵占奉天(沈阳市)北大营。国民党总裁蒋介石秘电东北军统帅张学良,不难抵抗,把军队撤火山海关内去。东北军部分官兵,地方武装和广大民众,愤起反抗日冠侵略。如:李杜、马占山、王德林等纷纷组成东北义勇军,救国军阻击日军入侵。共产党员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李延禄等同志,受党组织派遣,积极组织东北反日同盟军、东北抗日联军,联合一切抗日力量,与日寇作战。当时,中国的通讯联系很落后,李社、马占山、王德林军部各有一…  相似文献   

10.
1935年冬,中共中央建立了中共中央联络局,又称西北联络局,由李克农担任局长。此局在周恩来、叶剑英的领导下,从事对国民党、特别是东北军和西北军的统一战线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东北,提起“南杨北赵”,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南杨”指的是杨靖宇,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北赵”就是赵尚志,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副总指挥。在东北大地上,这两位民族英雄一南一北,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令日寇闻风丧胆、寝食难安。杨靖宇与赵尚志的革命经历有许多相同之处,如:  相似文献   

12.
杨靖宇是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卓越的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领导者。1933年后,他历任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师长兼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在领导东北抗战中,杨靖宇治军有方,不仅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而且展现了杰出的思想政治工作本领,以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而著称。  相似文献   

13.
窦应泰 《党史博采》2002,(11):18-20
1950年,中共黑龙江省委决定在松花江边建筑一座东北烈士纪念馆,其中决定将赵一曼、“八女投江”等抗日烈士作为陈列重点。当然威震东北的杨靖宇将军更是纪念馆中最为重要的陈列内容。在长春历经种种曲折得以找到的杨靖宇烈士头颅,经过重新更换防腐药剂,也将陈放在主要展厅的中心。可是,就在纪念馆簿备期间,一个重要问题提到了黑龙江省委的议事日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杨靖宇将军诞辰一百周年。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905年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21岁就参加了革命。 1929年,由于工作需要,被党组织派到东北。1936年, 党中央决定把东北抗联第二军与杨靖宇率  相似文献   

15.
1947年秋,解放战争进入反攻阶段。辽宁绥中县地处北宁线上,绥中的解放关系到东北、华北的战局。为了配合我军战略反攻,必须搞清盘踞在绥中城內的国民党军事布置、设施、活动规律。热东十八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公安处长李如章、政保科长张秉政指派公安干部常杰到绥中城内开辟地下  相似文献   

16.
杨靖宇,汉族,河南确山县人,1927年加入中共;陈翰章,满族,吉林敦化县人,1932年加入中共,两人都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杨靖宇曾任东北抗联一军军长兼政委、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中共南满省委书记,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江与日寇作战中壮烈牺牲。陈翰章曾任东北抗联二军二师师长、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指挥、中共南满省委委员,1940年12月8日在吉林镜泊湖南湖头(今属黑龙江省宁安县)对日作战中牺牲。两位烈士的遗体为日寇获得后,均被割取头颅,制成了标本。  相似文献   

17.
刘畅  冯馨 《党史纵横》2010,(8):36-37
今年是著名的朝鲜族抗日将领、东北抗日联军的组建人和领导人之一、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李红光诞辰一百周年。在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中,记载着李红光与杨靖宇用鲜血凝结的战斗友谊。本文藉此对李红光与杨靖宇相濡以沫的战友之情做一番回溯,以学习他们崇高的革命精神,寄托我们无尽的哀思。  相似文献   

18.
1940年2月23日14时10分,杨靖宇孤身一人在蒙江县城(今吉林省靖宇县)保安村的三道崴子被日伪军警包围,他仍然挥舞着双枪向日伪军警猛烈射击,20分钟后,即14时30分,杨靖宇终因寡不敌众,身中数弹后,1.93米的高大身躯仰面倒在一棵拧脖子树旁壮烈殉国,年仅35岁。杨靖宇牺牲后,留下了三大历史谜团,即杨靖宇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杨靖宇是"自杀的"还是被日本人或汉奸用机枪射杀的?他的头颅下落如何?过去关于这三个问题的叙述,存在多个版本,而且每个版本间差别很大。历史的真相到底如何?今年是杨靖宇将军诞辰105周年纪念,也是杨靖宇将军牺牲70周年纪念,让我们重温历史揭开这一系列谜团。  相似文献   

19.
梁维 《新长征》2011,(2):62-63
2月23日,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人和领导者之一、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殉国日。70年前,杨靖宇以草根、棉絮充饥,只身与上百名敌军周旋、激战5昼夜,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不屈的民族之魂。  相似文献   

20.
30年代的东北,提起"南杨北赵",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南杨"指的是杨靖宇,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北赵"就是赵尚志,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副总指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