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侨资源是青田县的一个独特优势,发展华侨经济对青田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为全省欠发达地区的青田县,要实现在丽水市率先发展、跻身全省中等县市行列,必须把华侨这一独特的资源挖掘好、利用好,大力引进华侨资本,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一、青田华侨资本的形成和特点青田华侨有近300年的历史,全县有华侨华人21万,遍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归侨侨眷侨属16万多。青田华侨以西欧居多,主要分布在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德国、荷兰、奥地利等国家,从事餐饮、皮革、服装、百货、进出口贸易等行业为主,部分华侨已进入科学文化界,少数华侨跻身政界…  相似文献   

2.
金建新 《今日浙江》2002,(11):26-27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把华侨优势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动力,大力发展“华侨经济”,促进青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这是青田县针对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青田县现有华侨18.2万,  相似文献   

3.
年年两会,岁岁有新.2019年,青田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迎来了12位"特殊"的成员,他们是来自巴西、智利、德国、捷克、安哥拉、柬埔寨等国家的青田籍华侨,这是青田县人民代表大会会议首次邀请华侨列席,这次与时俱进的新尝试,反映了青田县两会的民主开放态度.自此,青田县每年邀请华侨列席县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侨言侨语成...  相似文献   

4.
吕涛 《求索》2013,(1):124-126
"九山半水半分田"是青田县的真实写照,青田县耕地少、土地贫瘠,人民生活窘困。民国时期,更是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难以为继。这个时期,中国国门打开,毗邻的温州被开辟为通商口岸,青田石雕在国际展会上率获奖项,欧洲战事在华招工,青田人带着改变命运的理想奔赴欧洲,形成了青田人的第一批出国潮。青田华侨多为男性,绝大多数没受过教育,承担着高昂的出国费用,冒着风险,带着全家人的希望来到欧洲。他们最初只能从事最低级的劳动,拿着微薄的收入,在艰苦环境中磨练出的坚韧意志,帮助青田华侨在欧洲站稳了脚跟,最终发展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华侨群体之一。  相似文献   

5.
马甫韬 《今日浙江》2011,(13):45-45
青田有侨乡之称。"国运昌,侨运兴"。青田华侨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从改革开放前不到1000人迅速发展达到23万之众,遍布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青田县委、县政府敏锐地抓住新时期侨情变化,积极推行党建带侨建,充分利用党建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尚伟 《今日浙江》2014,(13):52-52
正有52万人口的侨乡青田县,一半的人口旅居在世界各国。近年来,随着华侨规模和人数日趋扩大,青田籍海外华侨与国内往来日益增多,参与投资创业的活动也随之增加,涉侨纠纷时有发生,涉侨案件逐年递增。"解决这些跨国纠纷,如果走法律途径和程序,不仅受地区和时间限制,手续和程序也非常繁琐,往往成为一场马拉松式的‘拉锯战’。"青田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吴飞飞说,为达到快速化  相似文献   

7.
青田县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去年下半年以来,青田县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积极发挥"海外青田人"的作用,着力应对金融危机,推动了外贸出口和整个经济的逆势而上。最近,省委书记赵洪祝批示对青田的引侨工作予以肯定,认为"这是件互利双赢的事,家乡有需求,在外的华侨也有需求,是开展这项工作的好时机。温州、丽水等县市都可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8.
青田县是我国著名侨乡。截至2006年,已有约23万青田籍的华侨华人分布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移民人口的急剧增加为海外青田侨团的创立奠定了基础,随着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海外青田侨团运势而生,其中以同乡会为主。自20世纪80年代荷兰青田同乡会创建开始,到目前已成立了约30个同乡会组织。本文试通过对青田移民的概况、同乡会的产生、分布以及同乡会活动等方面的论述,对青田同乡会作一系统分析,以期对海外青田华侨华人发展状况有更多了解。  相似文献   

9.
2000年6月29日,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西班牙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在这里隆重宣告成立。这是全欧洲正式成立的第一家“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自然在全世界华侨华人社会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7月20日,该会会长徐松华先生途经杭州,笔者对徐先生进行了采访。徐松华先生原籍浙江青田县,现任西班牙最大的华侨华人社团西  相似文献   

10.
王通林 《今日浙江》2009,(15):33-33
近年来,华侨经济一直是青田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以后,青田侨商更是纷纷回乡寻找商机。利用此机会,青田县因势利导,提出华侨总部经济构想,引导各类侨商将企业总部设在青田,打造华侨产业集群,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应对危机、转型升级之路。目前,青田已拥有侨资企业总部18家,今年一季度,华侨总部经济发展模式更是表现强劲,带动青田完成年度吸引侨资目标的442.5%,实现自营进口同比增长152.2%。  相似文献   

11.
非洲侨情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非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40多个国家和地区居有华侨华人共25万人左右,其分布呈“大分散,小集中”格局:南非有7—10万人、马达加斯加6万人、毛里求斯4万人、留尼旺2—3万人、尼日利亚1万人。上述5个国家和地区华侨华人约占非洲华侨华人总数的90%;此外,华侨华人人数逾千人的国家有:肯尼亚有4000人、博茨瓦纳2700人、莱索托2500人、塞舌尔有2000人、埃及2000人、科特迪瓦1300人。其余还有20多个国家合计有华侨华人1万多人。  相似文献   

12.
丘汉平基于法律视角从事南洋及美洲华侨问题的研究,投身于暨南大学华侨教育并主持南洋美洲文化事业部,抗战期间又积极从事服务侨胞的实际工作,在中国近代华侨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从研究主题和内容来看,丘汉平先生的华侨研究涉及华侨经济与失业救济、华侨教育、华侨文化与社会、华侨国籍、华侨组织与社会、侨民管理与保护等不同方面,表现出对华侨研究不同领域的兴趣,兼具深度和广度,他对华侨问题的研究对民国时期华侨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非洲的华人华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世纪即有华侨移民非洲,但华侨成批移居非洲则是19世纪末期的事。根据近几年的调查了解,在非洲50多个国家中,近40个国家和地区共有华侨华人约25万,其中,南非、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和留尼汪(该岛位于马达加斯加东方、印度洋之中)是华侨华人最为集中的国家和地区,约有华侨华人20万,占非洲华侨华人总数的80%以上。毛里求斯和南非出版有华文报纸。  相似文献   

14.
正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标识,是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的根和魂。为推动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弘扬,巩固和加强中华文化与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内在联系,促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由中华海外联谊会青委会、中华文化学院主办,浙江海外联谊会、浙江中华文化学院协办,中共丽水市委统战部、中共青田县委、世界青田人联谊总会承办的"根·魂·梦——中华文化和华侨华人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0月  相似文献   

15.
统计资料显示,世界上有134个国家或地区分布着3066万华侨华人,其中,85.4%(大约2618万)的华侨华人居住在30个亚洲国家;10.5%居住在美洲的32个国家,2.5%居住在各欧洲国家,1.2%居住在大洋洲的14个国家;不足0.4%的华侨华人居住在33个非洲国家。在3066万海外华侨华人中,印度尼西亚、  相似文献   

16.
梧州地区的岑溪县,是广西的重点侨乡之一,全县华侨人数6万多人,在县内的侨眷和侨属多达12万人。①岑溪县的水汶乡,则堪称侨乡之王,其华侨人数居全县之首,占该县华侨总数的3/1。华侨(包括归侨)有2万多人,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泰国等国家。侨属则遍布乡间各村。水汶乡华侨之众,从整个广西看,亦是不可多见的。为什么水汶乡的华侨特别多呢?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有三个。本文就从三方面作简单的分析,以达抛砖引玉之目的。  相似文献   

17.
华侨是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对象,随着大批华侨奔赴延安,成立了延安华侨救国联合会。延安侨联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向海外侨胞介绍和宣传中共中央的抗日主张与政策,扩大了中共中央在海外华侨中的影响;动员华侨参加边区的经济建设,发起组织西北华侨实业公司,兴办华侨毛织厂和光华制药厂;积极参与边区的党政军等各项工作;从事对海外华侨的研究工作和组织留延华侨开展各种活动等。  相似文献   

18.
目前,拉美有华裔和华侨华人估计共约600万,其中混血华裔有400—500万。纯中华血统华侨华人约百万。拉美有33个国家和12个地区,华侨华人和华裔主要集中在8个国家。以下,拟根据2002年以来笔者实地考察和资料调研情况,参照其他有关资料,对拉美华社现状与特点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老海 《八桂侨刊》2006,(3):77-79
泰国有华侨华人482万,其中华侨26万,在这么多的华侨华人中,你要找一个名叫李少莹的女子,可谓大海捞针,就是经常出入曼谷的中国海员,知道的人也不多,但一提起曼谷的供应商“小辣椒”,中国海员中没有几个人不知道的。那年5月份我随船去曼谷,是个热旱季。中午船员都有睡午觉的习惯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12月9日至10日,由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浙江省侨联、丽水市侨联、青田县侨联、丽水学院共同主办,丽水学院华侨学院承办的第二届"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丽水论坛"在丽水学院召开。来自美国、英国、马来西亚、中国台湾等境内外的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他们以"携手与共创:‘一带一路’视野下侨商回归与丽水‘大花园’建设"为主题,共同探讨了"一带一路"与浙商、侨商回归,对接丽水"大花园"建设、绿色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