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于长敏 《东北亚论坛》2006,15(1):121-124
《大陆小道》以伪满洲国首都新京(今长春)为舞台,以作者本人为主人公,用写实主义手法记述了1944年12月至1945年8月作者所亲身经历的一切。笔饱墨酣地描绘出生活在“新京”的日本军人、职员及各层人士的反战思想、厌战情绪、思乡情结、求生本能,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统治的残酷性和日本失败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朝鲜半岛向中国东北的移民已有较长的历史 ,但在日本统治朝鲜半岛期间向中国东北地区的移民 ,却有其特殊的含义。“九·一八”事变前后日本军国主义实施的朝鲜人移民政策的结果 ,使我国东北地区特别是东北延边地区的朝鲜移民和日本移民大量增加 ,这一过程充分地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地区实行侵略扩张政策的本质和事实。  相似文献   

3.
在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出版这部控诉日本法西斯在马来半岛与新加坡对华侨犯下滔天罪行的书,显然是很有意义的。自安倍晋三上台以来,日本政府正加快右翼化的步伐,企图重新复活军国主义。这不能不引起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的高度警惕。温故而知新。日本军国主义是什么样的货色,读读这本书就可以一目了然。1984年7月,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4.
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建立伪满洲国政权之后,为稳固殖民地统治,便以法西斯殖民文化为先锋,对中国东北展开了全面的文化控制、清查和取缔,使中华民族文化遭到了严重破坏。为消磨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使之成为日本帝国主义任意摆布的"忠良之国民",便实施以"王道主义"、"民族协和"为核心内容的所谓"建国精神"的灌输,对中国人民进行精神摧残和毒害。并在"官制统治"下推行"泛日化",日本法西斯殖民主义文化泛滥,人类文明遭受着严重浩劫。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50年前的那场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带来了空前的浩劫。今天,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正在为和平发展而奋斗,绝不能让那种惨绝人寰的战祸重演。就是在当年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不少的政治家和广大的日本人民对过去日本军国主义所犯下的战争罪行也有清醒的认识。但是,却有一小  相似文献   

6.
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深入挖掘封存于自然山水以及人文风物中的文化意蕴, 探索着中 国文人的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 在封建专制统治下, 深受儒、道、释思想浸淫的中国文人艰苦入世的 心路历程、清苦出世的放达操守, 在入世与出世的困苦中执着追求, 刻苦努力, 创造了辉煌的中国古 代文明。同时展望当今中国知识分子, 摆脱枷锁, 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7.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法西斯对东亚和东南亚的统治是一种以粗鄙卑劣的“武士道精神”(即集严格的禁欲主义和大乘佛教的人我否定于一体的中世纪武士阶级所遵循的道德规范)为核心的法西斯统治。日本的法西斯统治使东亚和东南亚国家人民经受了空前的劫难。“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了警惕军国主义复活,不让那段历史重演,热爱和平的人们应时时敲敲警钟,牢记那段历史。本文拟对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法西斯在东南亚实施统治的方式及其所造成的恶果作一概括和批驳。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法西斯在东南亚的统治方式,总体来讲可归纳为以下五种:  相似文献   

8.
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后,伴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穷兵黩武国策的急剧膨胀,大批日本移民进入中国东北。尤其是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后,更是加剧了日本移民的涌入。至1945年日本战败为止,不包括军政人员,全东北已经有150余万的日本移民定居。就中作家近百人,他们绝大多数人站在殖民主义的立场上,记录了殖民主义者眼中的“满洲”风光,描摹了他们作为统治阶级一员对“满洲”新大陆的“美好憧憬”。藤山一雄可谓最典型的一个。  相似文献   

9.
种族歧视至今仍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丑恶现象,世界人民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从未止息。在近代,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是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伴随物。有关的国际文件明确指出: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是与殖民主义"有联系"和"并行"的。这是因为,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为了实行对外侵略扩张,掠夺和奴役别国的土地和人民,并在本国维持统治民族对被统治民族的压迫,就炮制诸多种族优劣和不平等的理论,奉行种族歧视政策,以之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早在19世纪中  相似文献   

10.
日俄战后,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成为日本"经营满洲"的先锋和主体。满铁作为日本在东北建立的殖民侵略机构,下设具有文化侵略性质和殖民主义性质的研究机构,在武装侵略中国东北及殖民统治过程中,客观上起到了日本军国主义邪恶帮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经历了20世纪60、70年代崛起及80年代的全球扩张后,日本的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中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满洲国”期间,日本为巩固其统治,大力推行对东北人民的奴化教育。奴化教育的重心就是强制推广日语教育。日伪当局通过建立“新学制”、强制开设日语课、增加日本人教师、编纂教科书、实施日语检定考试、开设日语学校等手段,对“满洲国”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殖民教育。  相似文献   

13.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growth of the Japanese economy began to slow down from the end of 2007. To cope with the crisis,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put forward large-scale economic stimulus plans with the emphasis on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 expanding employment, propping up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 and improving the environment. The plans have a dual role: on the one hand, they serve to deal with the current grim economic impact from the outside; on the other, they are aimed at seeking a solution to the inherent and long-term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in the economic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4.
<正>At the invitation of CAFIU,a fourmember Japanese Liberal Democratic Party delegation headed by member of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Taira Masaakivisited Beijing from December 19 to 21.In Beijing,the delegation was met by Ji Bingxuan,Deputy  相似文献   

15.
日本是一个具有较强情报意识的国家,素以“情报立国”闻名于世,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日本都十分重视情报工作。尤其是近年来,日本在提出建立“政治大国”和“军事强国”战略目标的同时,也加快了迈向“情报大国”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受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影响,日本经济于2007年秋陷入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周期性衰退,多项指标创战后最坏记录。进入2009年第二季度,得益于政府推出的紧急经济对策,日本经济运行与发展出现了回升的迹象:经济增长转负为正;股市止跌回升;生产规模开始扩大。然而,靠政府刺激和外需拉动的日本经济回升尚缺乏自律性和持续性,在回升的道路上还面临多种风险,前景并不乐观。  相似文献   

17.
游就馆是设立在靖国神社内的日本最古老的军事博物馆.它作为靖国神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展示日本侵略战争的"战利品",宣扬战死者的"武士道精神".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后,日本提出了建立“政治大国”和军事强国的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日本情报战略的发展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经历30多年的曲折发展,出现过两次高潮,现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地位和投资结构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而日本经济则陷入长期停滞,前景黯淡,日本企业纷纷以中国为中心开展海外事业,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可望进一步呈现波浪式向前发展的态势。为此,我国要采取积极的对策,进一步推进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明治维新前后,“兴亚主义”逐步成为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指导思想。以根津一为代表的日本青年军官,试图以此实现“征韩侵华”的目标。根津一在“兴亚主义”影响下,进入中国从事军事间谍活动,并以对中国的认知,向日本军政界提出一系列对华政策建言,而后为实现其“兴亚”主张,参与创建东亚同文会与东亚同文书院。“兴亚主义”代表人物根津一的言行,典型地体现了明治时期日本人对中国的认识以及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