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不仅强调人的理性的发展,更为突出的是强调人的身体和思想的自由,不受拘束。这一思想在后世的发展中形成两股潮流,一是强调对于人的理性的培养,二是强调人的身心自由发展,而这两者的结合恰恰是现代教育所需要的。因此,文章对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出现的哲学基础、其内涵以及在后世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并阐述了其对我国现代教育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大华  俞晓燕 《世纪桥》2008,(5):48-48,54
理性文化是自主创新的思想文化基础。通过对不同时期的理性文化及人文价值理性和科技理性关系的探讨,建立科学与人文平衡的和谐理性文化、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理性的完整选择。  相似文献   

3.
理性精神是一个历史性命题,具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独立自主的主体精神、科学可靠的认知精神和科学人本的实践精神.理性精神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生动力.可从三个不同角度直接或间接地增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这种实效性是深刻而持久的.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现代化的二维理性指它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二者的和谐统一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关键。文章以人类理性的二维向度为理论基础,分析了思想政治现代化必须具备二维理性的必要性,并从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三个方面阐释了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实现二维理性有机统一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理性文化是自主创新的思想文化基础。通过对不同时期的理性文化及人文价值理性和科技理性关系的探讨,建立科学与人文平衡的和谐理性文化、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理性的完整选择。  相似文献   

6.
晏扩明 《新视野》2023,(2):35-42
从政治哲学史的角度来看,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有三个理论渊源:一是古希腊时期的城邦共同体思想,二是启蒙时期的契约共同体思想,三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伦理共同体思想。在古希腊时期的城邦共同体思想中,城邦共同体的理性建构与个人对城邦的感性叛逃构成了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内在张力;在启蒙时期的契约共同体思想中,契约共同体的理性缔结与“自然主义”人性论的感性挑战构成了处理个人与共同体之间关系的两个派别;到了德国古典哲学这里,如何以理性或者感性的理论视域来看待个人与共同体之间的辩证关系仍旧成为理解共同体问题的关键锁匙。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是在辩证看待上述三种政治哲学传统的基础之上完成的,它既是对城邦共同体思想的反思,也是对契约共同体思想的批判,更是对伦理共同体思想的扬弃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思想理性是领导干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思想理性是领导干部正确言行和良好风范的基础,思想理性就是领导干部要始终按党的方针政策,按党的宗旨和奋斗目标的要求去工作与生活。领导干部思想理性受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但其复杂变化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按照这些规律,党委和政府部门必须从学习、选人、用人等制度上采取措施使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思想理性。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政治哲学基于他所创立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实现了对启蒙理性两种政治哲学基础即近代先验论和经验论的超越。并且在此引导下,马克思完成了对启蒙理性的先验理性维度的国家理性和经验理性维度的单子理性的双重批判。在批判过程中,马克思对启蒙理性进行了重构,从而产生了具有独特政治哲学意蕴的理性思想。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有其自身相对独立的系统结构性。我们可以从认知、价值和实践三个层面把握胡锦涛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从认知理性层面理解,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生成、内涵及其特征,是全面把握胡锦涛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基础;从价值性层面理解,就是把握为什么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即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意义问题;从实践理性层面把握,就是把握怎样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探寻和创新生态文明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0.
近代西方社会从中世纪宗教蒙昧时代向近代社会转型的理性化过程中,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作为完美智力的理性向作为自然规律的理性的转换中造成的。近代科学直接推动了启蒙运动中的理性转变,而智力理性转向规律理性则对近代科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前,西方和谐思想可分为古希腊、中世纪和近代三大阶段。从发展路径上来看,它们基本是沿着肯定(古希腊)——否定(中世纪)——否定之否定(近代)的逻辑轨迹曲折发展的;从主要内容来看,无论是古希腊时期的朴素和谐观,还是中世纪的神学和谐观,以及近代资产阶级主客辩证和谐思想,对于科学理解和把握当代和谐社会的建构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傅海燕 《理论学刊》2012,(11):81-83
迈蒙尼德在《迷途指津》等书中提出了理性和信仰结合的幸福论。迈蒙尼德的幸福论有两个思想来源:一是受《圣经》的影响,二是受古希腊理性思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科学理性在古希腊哲学中的奠基,同时产生了内求科学和以果求因的科学。在这个意义上,古希腊哲学是对西方科学的奠基。这两种科学发展为后来西方近代的人文科学和实证科学。本文主要论述了这一奠基的方方面面,包括对科学的世界、对象、任务、方法等等的奠基作用,也论述了两种科学和科学方法总体上的联系。本文的观点将把人们对科学的认识从近代推进到古代希腊、从知识推广到理性和文化。  相似文献   

14.
现实主义作为文学创作的基本方法之一,可谓源远流长。从古希腊的文学艺术作品来看,就已经有了现实主义的萌芽,可以称得上是欧洲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源头。本文试对此问题作一简要分析。一、古希腊时代已经产生了现实主义的萌芽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根据赫拉克里特的“临摹”思想提出了“临摹论”。根据车尔尼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科技理性思想的独到之处在于:它以技术系统论超越了技术决定论,强调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是在生产力系统的制约和影响下发挥作用的;它实现了以制度批判超越科技理性批判,揭露了科学技术资本主义运用中的价值偏向性;它批判性继承了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合理思想,坚持以实践为基础,历史、辩证地对待科技理性的负面作用,实现了对科技理性的人文价值关怀.  相似文献   

16.
邓彦 《求实》2006,1(12):95-96
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所创造的能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和发展、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效应。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首先需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进行理性审视。事实上,精神与物质的相互融通与转化,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相互渗透与制约,人的素质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与协调是思想政治经济价值理性审视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邓小平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现了价值理性与科学理性的高度统一,这是社会主义走向21世纪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8.
《求实》2014,(9)
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形态。前者立足社会本位,表征为思想政治教育功利化、知识化和"规训"化,以致思想政治教育"目中无人"而有效性不足;后者立足个人本位,在合乎思想政治教育人的目的性和主体性的同时,有着消解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本质、脱离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础的倾向。它们的问题在于,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对立,拒绝统一。出路在于,扬弃各自理性片面走向融合,消除个人与社会"对峙"达成"和解"。  相似文献   

19.
陈濯 《探索》2006,(4):100-102
在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应正确地处理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的关系。过去只重视理性教育的作用,忽视非理性教育的作用,是不正确的。同样,在新形势下一味强调非理性教育的作用,低估理性教育的作用,也是片面的。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中,应坚持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的对立统一,辩证地认识与处理二者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0.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核心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为人民服务”是对“民本”思想质的飞跃;“以人为本”的提出,标志中华民族政治理性的进一步升华。应该全面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含义,明确“以人为本”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在实践中正确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