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贺 《两岸关系》2009,(10):20-21
高雄市长陈菊是民进党“创党元老”、“新潮流系”重要人物,在岛内具有较高政治影响力。陈菊一向主张“台独”,近期更极力推动“台、藏、疆三独合流”,企图争取“台独”势力及泛绿选民支持,为明年大高雄市长选举增加筹码。  相似文献   

2.
《时事资料手册》2009,(4):83-83
身为民进党中常委的台湾高雄市市长陈菊,5月21日-24日率高雄世运(即今年7月在高雄举行的第八届世界运动会)观光行销团参访北京、上海,从而成为民进党现任公职人员中“行政级别”最高的“登陆”人士。参访期间,北京市市长郭金龙、中国奥委会主席刘鹏、上海市市长韩正分别会见了陈菊一行。  相似文献   

3.
修塘 《台声》2009,(10):63-70
2009年,有不少新闻让大陆同胞对高雄市留下了这样或那样的印象。比如5月,台湾民进党籍市长陈菊对大陆的访问和不久后在高雄市举办的新一届世运会:7月决定高雄县市合并,并于9月1日公告,这一方案当日生效,并自2010年12月25日起高雄县市合并改制为“高雄市”;9月,又由陈菊主谋,邀请达赖访台,一时让两岸关系受到影响;9月下旬又不顾大陆的坚决反对和岛内的强烈抨击,放映“疆独”头目热比亚的纪录片……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0,(6):7-7
综合台湾媒体报道,5月23日,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连任党主席后,民进党随即宣布蔡英文将带职参选新北市长、秘书长苏嘉全参选大台中市长。蔡英文下午邀集前陈水扁当局“行政院长”苏贞昌、高雄市长陈菊、党籍民意代表赖清德和苏嘉全共同研商“五都”选战的相关情势。  相似文献   

5.
李房同 《台声》2011,(1):30-31
据台媒报道,2010年12月25日上午,台湾台北、新北、台中、台南、高雄五市市长宣誓就职,宣告除台北市外,4个新都市正式成立,并正式“起跑”。同时,意味着台北县、台中县、台南县、高雄县从此走入历史。而29日,五市市长就职后列度台当局“行政院院会”的座位已安排好,紧随在台当局“政务委员”林政则旁的顺序依次为:台北市长郝龙斌、新北市长朱立伦、台中市长胡志强、台南市长赖清德与高雄市长陈菊。  相似文献   

6.
高雄市长选举诉讼一审宣判陈菊“当选无效”经过近半年的审理,高雄市长选举诉讼案6月15日下午由高雄地方法院作出一审宣判,现任民进党籍市长陈菊因在投票前的“选举伎俩足以影响选举结果”,被判“当选无效”。去年12月高雄市长选举前夜,陈菊阵营突然召开记者会,公布国民党籍参选人黄俊英阵营所谓涉嫌贿选的录像带,随后黄俊英在选举中以微弱差距落选。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1,(8):57-57
高雄市长陈菊最近成立“高雄市府两岸工作小组”,并已召开首次会议,讨论如何加强两岸交流。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早收清单实施后,两岸掀起新一轮的经贸商机,加之同党的云林县长苏治芬、嘉义县长陈明文和台南县长苏焕智等人近年亦登陆开拓销路,陈菊唯恐落后,最近频频出招,抢搭两岸经贸专列。  相似文献   

8.
晓沙  安东 《台声》2009,(10):28-28
9月的高雄,与“疆独”分子热比娅有关的连串事件,在岛内引起激烈争论。继邀请达赖喇嘛访台引起各界的抗议,高雄市府又无视岛内外舆论的反对,提前在“2009高雄电影节”播放美化民族分裂分子热比娅的纪录片,与此同时,亲绿组织公开提出邀请热比娅窜访台湾。岛内多方认为,高雄市长陈菊故意挑衅大陆,以此拉拢“极独势力”,使南台湾观光业遭受重创,对此陈菊须承担其政治责任。  相似文献   

9.
陈菊登陆:一石激起千重浪 陈菊5月17日才在台北街头参加了“呛马卖台”大游行,5月21日上午即搭机飞往祖国大陆,当天下午就会见了北京市长郭金龙,随后前往上海会见了上海市长韩正。陈菊此次是以高雄市长的身份,以“推销”即将在高雄举行的世运会的名义赴北京及上海进行4天3夜的“登陆之旅”。  相似文献   

10.
李立 《台声》2006,(12):19-21
12月9日,台北、高雄两市选举结果已现。台北:国民党台北市长参选人郝龙斌676818票,民进党台北市长参选人谢长廷514892票。郝龙斌领先谢长廷15万余票,大胜对手。当晚,郝龙斌已经自行宣布当选台北市长。高雄:民进党高雄市长参选人陈菊379417票,国民党高雄市长参选人黄俊英378303票,陈菊险胜黄俊英1114余票。当晚,陈菊已经自行宣布当选高雄市长。选前民调显示,郝龙斌遥遥领先谢长廷,接近30个百分点,几乎没有什么悬念;而黄俊英只领先陈菊10个百分点,民进党又很会选举,什么狠招都能使出,民进党还有操控的空间。事实也是如此,选前一天,民进党又搞…  相似文献   

11.
吴宜 《统一论坛》2013,(6):55-57
今年8月,时隔四年之后,现任高雄市长陈菊以务实姿态再度赴祖国大陆参访。这位“党外运动”出身的“美丽岛事件”受刑人和创党元老,是目前民进党内拥有最高行政职务、民意支持度名列前茅的绿营实力派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12.
苏宏 《台声》2009,(7):20-21
2009年5月21日,民进党籍高雄市长陈菊以“为即将在高雄市主办的世界运动会宣传”为由.来到大陆.在北京、上海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访问。在此次访问期间中.她特意安排了一个私人行程,便是在5月22日下午,以生前好友的身份到北京福田公墓祭拜她的挚友苏庆黎。  相似文献   

13.
孙冬雪 《两岸关系》2014,(7):F0002-F0002
<正>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于6月25日下午抵达台北桃园机场,展开4天3夜的首度访台行程。在台期间,张志军与台湾方面陆委会主委王郁琦举行了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第二次正式会面,参访了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与彰化县,与社区民众、少数民族、中小企业者、农渔民、青年学生、大陆配偶等各界基层民众接触交流,与新北市长朱立伦、台中市长胡志强、高雄市长陈菊等会面。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07,(12):39-40
一审被判“选举无效”、高雄市长位子摇摇欲坠的陈菊借助二审实现了大翻盘,这种同样一个法律条款,一审认可、二审推翻的奇异景象,令许多人看傻了眼。结果一出,舆论普遍惊呼“难以置信”,而国民党在抨击民进党干预司法的同时,也不由得担心,马英九“特别费案”二审会不会也出现“惊天大翻转”?  相似文献   

15.
<正>国、民两党分别召开“全代会”7月23日,国民党“全代会”在新北登场,全场以鼓掌方式通过提名侯友宜参加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台中市长卢秀燕、前高雄市长韩国瑜出席,“秃子、燕子、探子”再度同台。侯上台宣誓:“反对台独,要为台湾创造更和平更安定更繁荣的未来。”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批评,民进党“台独党纲”和“去中”“反中”“抗中”,是为一党之私的政治利益,让台湾可能变成全世界最危险的地方。党代表刘旭明等94人提案,建议明确该党政治立场,依“国家统一纲领”进程推动两岸统一。党代表许弘霖等66人提案,建议10月在全球各地同时举行“反台独、爱和平”大游行。  相似文献   

16.
2月1日,原高雄市市长谢长廷就任台湾当局“行政院长”一职,就此在台湾政坛揭开了“谢长廷内阁时代”的序幕。  相似文献   

17.
民进党中常会近日正式通过"中国事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除党主席苏贞昌亲自兼任召集人,委员包括民进党前主席蔡英文、游锡堃、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高雄市长陈菊、台南市长赖清德及新潮流系大佬邱义仁和吴乃仁,并于5月9日召开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至此,喧嚣多时的所谓"中国事务委员会"终于尘埃落定。台湾舆论认为,委员  相似文献   

18.
陈斌华 《黄埔》2006,(4):55-57
高雄市是台湾地区第二大城市、最大的港口,是南台湾重镇。这里既有着“港都”旖旎的海滨风情,有着南部特有的淳朴与热情,同时又因为是民进党、“台独”势力的大本营、根据地而充满草根政治色彩。  相似文献   

19.
政治     
《台声》2017,(5)
<正>台政治人物最新声望调查:马英九领先蔡英文李登辉垫底台湾TVBS民意调查中心2月16日公布最新政治人物声望民调,结果显示蔡英文排名落后于马英九,李登辉垫底。这份民调是对岛内15名政治人物,包括正副领导人、"六都市长"、前领导人及主要政党主席进行声望调查。排在第一的是高雄市长陈菊,支  相似文献   

20.
<正>此次选举中民进党选举主轴的变化反映出,即使是"台独"政党也不敢违背民意打"统独牌"。2010年11月27日,台湾五市(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台南市)市长、市议员、里长选举揭晓。此次选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