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立波 《党史纵横》2007,(7):10-14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队立下了特殊的战绩。她孤悬华南敌后,坚持抗日武装长达八年,得不到来自党中央的直接支援,困难时期甚至连一部电台都没有,仅靠收音机来收听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消息。这就是英雄的东江纵队。东江纵队和她旗下的港九独立大队,成为香港抗战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2.
<正>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等同盟国宣布参战,中共中央顺应国际形势变化,迅速调整党的方针政策,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具体到香港,1943年底,港九大队根据东江纵队司令部的指示,决定成立市区中队。在敌人的统治中心——人烟稠密的香港和九龙市区开展抗日斗争。市区中队在危难中成立市区中队成立之初,芳兰刚从东莞路西敌后工委调回港九大队工作。大队领导考虑她在香港土生土长,熟悉香港的地理环境,抗日战争爆发后,担任过香港  相似文献   

3.
《广东党史》2006,(5):F0003-F0003
2006年6月30日,是东江纵队北撤山东60周年纪念日。为宣传东纵的革命业绩,继承和发扬东纵革命精神,广州地区老游击战士联谊会东江纵队分会在广州举行纪念大会。当年港九大队政委、原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陈达明,当年东江人民抗日自卫总队队长、广东省政协原副主席郑群等老领导和东纵老战士300多人出席了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4.
潘琦 《广东党史》2015,(3):39-43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日军入侵香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港九大队顺应战争形势在香港西贡成立,鼓舞了香港人民的抗日热情,使香港人民逐步认清了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才是真正抗日的军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人民的引路人。一、港九大队西贡中队在抗战烈火中诞生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日本侵略香港,在西贡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危急时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  相似文献   

5.
惠阳大亚湾地区的抗战史,和东江纵队史的武装战斗序列表上,都有爱国军人陈友芳的名字。陈友芳先生在大亚湾抗战后期所起的作用和贡献,有不少文字记载,大亚湾地区老一辈的人都了解。 陈友芳先生在大亚湾地区小有名气,一是因为他曾经是国民党军队的团长,赫赫有名;二是他在抗战后期在大亚湾地区组织了抗日的联防大队,影响范围颇大;三是他接受共产党和东纵领导,将联防大队和其他大队合编为“大亚湾人民抗日自卫总队”,东江纵队委任他为总队长。 1944年秋,“大亚湾人民抗日自卫总队”成立,在万年乡澳头镇举行成立典礼,东江纵队…  相似文献   

6.
胡键  陈枫 《党建》2005,(11):42-43
在中国的抗战史中,有一支孤悬华南敌后的抗日武装。在得不到来自党中央直接指示的艰难环境中,这支部队独立发展壮大为拥有11000多人的抗日武装力量,其开辟的华南敌后战场成为“敌后三大战场”之一。1945年,朱德同志在“七大”军事报告中将这支部队与八路军、新四军并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这支部队就是英雄的东江纵队。2003年底,在东江纵队成立60周年之际,广东惠州罗浮山下建起东江纵队纪念馆,成为又一处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命令侵粤日军就地投降5508名烈士用生命铸辉煌金秋,我们来到东江纵队纪念馆。只见广场一…  相似文献   

7.
肖毅 《广东党史》2011,(10):48-50,5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由惠宝人民抗日游击队、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队组成,以下简称“东江纵队”)是华南敌后抗日战场的主要力量,是“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它在东江地区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坚持“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转战东江两岸,深入港九敌后,协同英美对日作战,有力地打击了盘踞在东江流域的日本侵略军,...  相似文献   

8.
书讯     
《长空英魂———纪念黄作梅烈士文集》出版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辑的《长空英魂———纪念黄作梅烈士文集》已于近日出版。黄作梅是著名的革命烈士,香港人,1916年生。1936年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东江抗日游击队港九大队国际工作组组长、东江纵队司令部联络处首席翻译官、东江纵队驻香港办事处主任等职。香港沦陷后,积极参与营救被日敌俘虏的盟军人员和国际友人,协助盟军开展情报工作,提供大量准确可靠的情报,对打击日本法西斯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盟军的赞扬。抗战胜利后,黄作梅应英皇邀请…  相似文献   

9.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八路军、新四军为榜样在华南敌后建立的一支人民抗日武装队伍。在长达八年之久的艰苦  相似文献   

10.
<正>八路军有一个抗日英雄群体"狼牙山五壮士",东江纵队有一个抗日英雄群体"老虎山五少年英雄",他们面对百倍之敌,浴血奋战,谱写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赞歌。老虎山五少年英雄的事迹,发生于东江敌后抗日战场,在全国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根据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原则,对老虎山战斗经过以及五烈士的英雄事迹作进一步的疏理。一、老虎山战斗经过日军为支援其太平洋战场的作战,急需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于1943年冬占领了广(州)九(龙)铁路,并重兵驻守铁路沿线据点,以确保广九铁路畅通。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派出两个大队和一个独立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在微山县的微山湖一带方圆百余里的范围内,活跃着一支我党领导下的身着便衣打游击的抗日武装力量——微山湖游击队。1942年8月,被鲁南军区正式命名为"微山湖抗日游击大队"。大队长张新华、政委孙新民、副大队长胡桂林。一个多月后,又正式改编为鲁南军区独立支  相似文献   

12.
东江纵队,总的来说同我党领导的其它抗日武装队伍是一致的,有共性;但由于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又有其特殊性。研究清楚其特点,并把其共性和个性结合起来分析,对于全面认识东江纵队在广东抗战中的作用及其发展规律,总结取得胜利的历史经验是有重要意义的。东江纵队有多方面的特点, 但主要有以下六个:  相似文献   

13.
酃县赤卫大队,前身是赤卫队、暴动队、农民自卫军、酃县赤卫团。酃县赤卫大队成立后曾命名酃县警卫营、酃县红九营、酃县游击队、红独四团、湘赣游击支队和湘赣抗日义勇军。这支革命武装诞生于1928年,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香港的抗日救亡运动和香港的抗战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中国人民抗战史上,有一支特殊的部队立下了特殊的战绩。她孤悬华南敌后,坚持抗日武装长达八年,得不到来自外界的直接支援,困难时期甚至连一部电台都没有,仅靠收音机来收听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消息。这就是英雄的东江纵队。东江纵队和她  相似文献   

15.
<正>东江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旧址,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大鹏所城东门外龙头山腰的东山寺。该寺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清咸丰四年(1854年)重修。东江纵队成立以后,队伍不断壮大,到1944年已经接近万人。为了提高部队战斗力和干部素质,同年7月,在大鹏东山寺创建了东江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后经中共中央批准,成为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东江纵队副司令员王作尧兼任校长,李东明任政委。  相似文献   

16.
东江抗日根据地是全国著名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她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东地方组织根据中央的指示,在领导东江人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中艰苦创立起来的抗日革命根据地.在党的领导下,东江人民抗日武装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在祖国南疆高举团结抗日的旗帜,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先后发展成立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使东江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有力地牵制和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叶剑英曾这样高度评价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作用,他指出:“没有民主的抗日根据地的建立,这样残酷、严重与广大的敌后战场是不可能坚持的.”  相似文献   

17.
1942年5月,“浙江战役”爆发,台湾义勇队从金华撤退,经过四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于10月中旬转入龙岩,设指挥部于龙岩中山东路42号。台湾义勇队是1939年1月,台胞李友邦仿效朝鲜革命同志在中国组织义勇队的形式,在浙江金华组织成立的台胞抗日武装。时值日本帝国主义侵占  相似文献   

18.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潮汕建立的一支人民抗日武装,是华南抗日游击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前身是抗战初期的潮汕青年抗日游击大队(曾称汕头青抗会武装大队,简称汕青游击队),及以后的韩江三角洲地区的潮澄饶敌后抗日游击队和潮汕人民抗日游击队。抗日战争中,韩江纵队在远离党中央,远离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孤悬敌后的情况下,坚决执行党的指示,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灵活运用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在潮汕人民和潮籍侨胞的大力支援下,  相似文献   

19.
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又名苏联红军远东红旗军第八十八独立特别旅(亦称国际旅),1942年8月1日,在苏联的支持下,在中苏边境小城伯力附近成立。初期,全旅兵员总数约1000人左右,绝大多数为退入苏联境内  相似文献   

20.
孔令波 《世纪桥》2004,(1):40-43
东北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号召影响和直接领导下,以人民抗日武装为主体,团结群众抗日武装,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反对伪满洲国统治,独立坚持14年游击战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