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调整结构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中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近几年治理整顿和调整结构成效不显,未能从根本上改善结构失衡,而且出现了一些新的结构矛盾。究其原因在当前主要是影响经济结构合理化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仍然存在,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下,中央与地方利益目标的偏差。由于地方财政与中央财政“分灶”,地方利益的最大目标集中表现为地方财政收入最大化,这样导致两个结果:一是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产值化倾向。即片面追求产值高速增长以求得在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下的财政增长,调整结构在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2.
<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受国务院委托,现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财政转移支付情况,请审议。一、财政转移支付基本情况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无偿拨付的资金,包括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和地方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主要用于解决地区财政不平衡问题,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实现调控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未经批准自行收费,考试费不上缴财政;司法部、国家体育总局、人事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或其所属单位私设“小金库”;国家安监总局自行收取“注册安全生产工程师注册费”、“安全评价人员考试费”;文化部违规向音像企业收取音像制品统一防伪标识费用……看到审计署的审计结果,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研究员张钟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非常气愤”。(《华夏时报》9月13日)这些所谓考试费、注册费、防伪标识费以及部门的“小金库”等,均属于“制度外收入”。如果我们把预算内资金称为第一财政,把预算外资金称为第二财政,那么,这种制度外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推进城镇化需要巨额资金支持,土地在地方政府城镇化建设资金筹集方面的地位举足轻重。传统城镇化融资采用的是"土地财政+土地金融"模式,这一模式是城镇化建设资金需求强烈、地方政府又无举债权情况下的产物,不仅导致了普遍的地方政府短期行为,而且还使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陡增。本文提出,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地方政府依靠土地融资模式,推进土地财政向物业税转变、城投债向市政债转变,建立"物业税+市政债"的新型城镇化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5.
地方财政风险产生的原因地方财政风险 ,是指地方财政无力给出足额的财力 ,严重阻碍地方财政机关正常运转的损害度。地方财政风险产生原因主要有 :一是地方政府在实现其职能时 ,超负荷“就地取财” ,当地方政府的强制超过社会承受力时 ,财政风险随之出现。如国有资产的变现、大量土地的出让、超前收取个人、单位税 (费 )等 ;二是财政监管不力 ,局部风险累积整体风险 ;三是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财政风险进行及时化解 ,进而导致地方财政危机。地方财政风险尤其在经济落后的地方显得十分严重 ,这不仅影响地方政府正常行使职能 ,而且严重制约当…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财政厅等9部门关于建立财政涉农补贴资金“一本通”发放制度的通知》(鲁财预[2006]65号)要求,从2007年起建立财政涉农补贴资金“一本通”发放制度,将各类财政涉农补贴资金直接支付到每个农产在农村信用社或农村合作银行开立的“一本通”账户。各项涉农补贴资金要全部实行专户管理,由财政部门统一在农村信用社开设涉农补贴专门账户,人民银行国库根据财政部门的拨付指令,将资金拨人涉农补贴资金专户,然后由农村信用社将资金逐一拨人农产“一本通”存折账户,发放到农民手中。其中,对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仍按《关于采取“齐鲁惠农一本通”形式兑付大中型水库移民补助资金的通知》(鲁财企[2006]115号)规定办理,不再拨人农村信用社开设的专门账户,由人民银行国库直接拨人农产的“一本通”存折账户。纳入“一本通”制度管理的财政涉农资金包括:粮食直接补贴资金、柴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补贴资金、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资金、村干部报酬财政补助资金、分散供养农村五保户财政补助经费以及各级政府对农民的其他补贴资金等。  相似文献   

7.
《宁夏政报》2015,(7):41-44
<正>宁政办发[2015]28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4]70号)和《财政部关于推进地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有关事项的通知》(财预[2015]15号)有关规定,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现就推进我区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是创新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对于稳增长、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各部门应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定南县预算外资金情况的调查钟孝平方学明随着国家“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地方财政权利的扩大,预算外资金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同期国民收入和预算内收入增长速度。近几年由于管理制度执行不严,财政纪律松驰,在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如何进一步加...  相似文献   

9.
一、现行城市财政体制的利与弊当前,我国现行城市财政体制的主格局是包干模式,它比过去统收统支及总额分成体制有了进步。主要表现在:(1) 通过包干机制,明确中央与地方各自利益的透明度,增强地方理财意识,积极拓植财源,努力提高经济效益。(2) 有利于制止和扭转城市财政收入滑坡的趋势,消除“藏富于企业”的片面做法。(3) 对强化城市预算,挖掘资金潜力,用好用活自身的建设资金,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4) 促进地方城市基础  相似文献   

10.
湖北财政科技投入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湖北省财政科技投入总量保持增长;投入结构逐步向合理化方向发展;在科技经费筹集额中财政科技投入的比重偏小;财政科技投入的强度不高。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实施湖北省“科教兴鄂”战略,湖北财政应建立公共财政科技投入模式,这是确立财政科技投入法定地位的需要;是提高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效率的需要;是建立符合WTO规则运行投入机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新增”一种权力,叫“借款表态权”,是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公司向融资机构借贷资金时,融资机构需要政府提供地方人大常委会同意借贷资金的决定。  相似文献   

12.
改革以来的中国经济秩序变迁根本上是由财政体制改革引起的,即“放权”改革促进了地方—企业利益秩序的形成,“分权”改革促进了地方—企业利益秩序向法人与自然人(含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集团利益秩序演进。整顿市场秩序应当与“放权、分权”改革转型和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相结合,并从规范中央、地方和政府各部门利益机制等治本措施着手。  相似文献   

13.
<正> 为了防止和杜绝地方经济盲目过热的膨胀发展趋势,在推进地方政府以结构调整为主的供给管理中,中央政府需协同建立一种地方自我约束型的机制,使中央向地方纵向分权的同时,不断强化地方政府本身的横向制约。为此,①应彻底改革地方“人大”的组织结构,实行“人大”代表的部分专职制。同时,改革地方“人大”的工作制度,提高“人大”决策审议权力。尤其是要加强地方“人大”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计划、财政支出的监督作用,并逐步形成地方立法、行政、司法之间的制约关系。②把人民银行省分行变  相似文献   

14.
国强才能民富。对于一个地方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地方财政的强大与否,直接关系到当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地方财政强大了,才能有更多的资金反哺群众,才能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改进当地公共设施和改善公共服务上来。人民群众才能得到更多的实惠,享受到更多发展带来的成果。去年是我区提出并顺利实现经济发展“三突破”之年。而全区财政收入突破400亿元目标的顺利实现,有赖于地方各级财政的强力支撑。平果、邕宁、宜州三县(市)在奋力实现“三  相似文献   

15.
地方财政风险现状及特点从经济角度的广义范畴来看 ,地方财政风险包括一切影响财政运行的经济隐患。从实际情况来看 ,地方财政风险主要表现为地方财政债务风险、财政投资低效风险和赤字风险三大块。在经济不发达地区 ,尤为表现突出。一是地方财政历史包袱重 ,债务规模普遍较大 ,且负债形式多样、借款渠道多 ,远远超过地方财政偿还能力。这与地方财政收入和每年的可用财力相比 ,很不适应。如遇天灾人祸等不可预测的事情发生 ,或借款出资方资金抽紧 ,地方财政即将难以为继 ,财政风险不言而喻。二是地方财政投资收效低 ,资金沉淀多。为促进经济…  相似文献   

16.
安排、引导资金投入重点倾斜。一是安排好国家政策性投资。例如财政产业化经营扶持基金、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山区综合开发贷款、扶贫开发贷款,“丰收计划”、“星火计划”和以工代赈资金等。使用这些资金不能“天女散花”,面面俱到,要倾斜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地方和重点项目上。二是争取金融单位的支持,有计划、有规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家扶贫办、财政部“在有条件的地方实施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改革试点”的要求,今年我市将财政扶贫资金由市里直接分配到黔江、云阳、巫山、涪陵,项目审批也下放到4个区县,由区县扶贫领导小组在规定权限内确定扶贫项目,试点时间为1年。区县(自治县、市)审批下达的项目必须坚持扶贫资金投向原则和扶贫性的原则,将重点放在贫困  相似文献   

18.
在土地财政逐步退出阶段,依赖土地经济的财政增长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但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依旧存在且风险日益凸显。后土地财政时期地方政府负债的成因是:现行财政体制中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尚不规范,致使地方政府财力不足;预算软约束激励了地方政府过度举债的行为;财政融资方式存在缺陷,投融资渠道单一;地方政府偿债能力有限,偿债意识淡薄。带来的风险表现为:地方政府财政收益方式由显性方式向隐性方式过渡,隐性债务风险难以预料;通过过度举债弥补财力不足形成长期风险;税收排挤破坏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进一步降低政府未来预期的财税收入和偿债能力。为此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控制地方政府债务数量,强化偿债能力,规范金融制度。  相似文献   

19.
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向服务型政府转型作为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目标已逐渐成为学界和政界的共识。本文通过对1995—200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在推进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财政支出结构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尽管存在客观的经济社会需求影响,但对地方政府而言,关于晋升、财政激励和财政供养人员的理性追求主导着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据此,本文提出三点政策启示:一是加强对地方政府政治晋升的管理规范;二是努力提高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配置效率;三是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口的恶性扩张。  相似文献   

20.
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向服务型政府转型作为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目标已逐渐成为学界和政界的共识。本文通过对1995—200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地方政府在推进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财政支出结构中存在显著性差异;尽管存在客观的经济社会需求影响,但对地方政府而言,关于晋升、财政激励和财政供养人员的理性追求主导着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据此,本文提出三点政策启示:一是加强对地方政府政治晋升的管理规范;二是努力提高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配置效率;三是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口的恶性扩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