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华卿 《前线》2016,(11):31-34
历史经验表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此基础上,准确判断时代特征的"变"与"不变",科学认识中国国情的"变"与"不变",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确保在"变"中立主导、在"不变"下谋创新谋发展,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做到在发展中坚持、在坚持中发展。这是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变"与"不变"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关于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界定,引发全社会广泛关注。这个新定义与传统定义相比,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我们要看到三个"变",即"新时代"之变、社会需要之变、社会生产之变;同时,我们又要从"变"中看到"不变",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并在此基础上,正确认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之"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3.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不变是暂时的相对的,变是绝对的永恒的,事物在变与不变的矛盾统一中向前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伟大的历史变革时代.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就哲学角度而言,所谓新就是对旧的扬弃;就社会阶段而言,就是继承与发展、坚守与创新的历史进程。因此,如何把握新时代的特点、探索新时代的规律、推动新时代的发展,必须运用好"变"与"不变"的辩证法。一、国内主要矛盾变了,基本国情没有变1.判断主要矛盾要准确把握基本国情。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在矛盾斗争中发展前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变化之大,举世瞩目。如何借鉴30年成功的经验,牢牢把握改革和发展的主动权,这是纪念改革开放30年,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其中,改革的"变"与"不变"最值得研究。邓小平曾多次用"变"与"不变"指明改革的本质和前途,比如,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20周年的日子,20年来,香港到底哪些变了,哪些没变?"变"与"不变"之中可以看出香港怎样的发展轨迹?"马照跑、股照炒、舞照跳",香港回归前,邓小平曾这样描述"一国两制"下香港人的生活,这其实也是中央政府对香港政治经济制度50年不变的承诺。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说,回归20年这句承诺没有变,"香港人的生活常态、习惯都没有什么改变。变的是什么呢?讲普通话的人多了很  相似文献   

7.
正确认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与基本国情关系,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关系到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需求状况,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现实与理论意义。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状况及其原因,正确认识"国情""基本国情""社会主要矛盾"是理解"变"与"不变"关系的前提,认识好、发展好、完善好"社会主要矛盾"是认识"变"与"不变"关系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通过了党章修正案,根据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成果对党章进行修改,既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惯例,也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品格的重要体现。时代在变而共产党人的初心不变,战略在变而奔向复兴的信心不变,成就在变而管党治党的决心不变。深刻把握党章的"变"与"不变",才能全面理解新党章的内涵和要求,更好地尊崇党章和维护党章,从根本上强化认识、提高本领和推动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样的"变"与"不变",是我们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研究解决中国问题的必然结果,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必然结果,是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自觉遵循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必然结  相似文献   

10.
辛向阳 《前线》2017,(9):9-12
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出来的要求。我们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客观真实地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变与不变";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科学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要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等的结合上进行思考,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上来思考,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出发进行思考,得出科学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正>四个"没有变"1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中,发表主旨演讲,提出"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的重大战略判断。这四个"没有变"既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环境和方向的核心认识,也是我们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战略基础。我们从四个"没有变"的变与不变出发,探索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之路,以及对世  相似文献   

12.
《世纪桥》2019,(11)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是党的十九大的一个重要政治论断,蕴含丰富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辩证逻辑。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和质量互变规律的鲜活实践,是新的阶段性发展特征的客观体现,为在新时代确定党和国家工作重心和主要任务提供基本依据。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变"和"不变"的辩证统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容表述变了;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变了,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方式变了,但我们辨认社会主要矛盾的目标指向没有变。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并没有发生改变。我们要在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与"不变"的内涵基础上,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正确认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推动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  相似文献   

14.
正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六盘水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改革创新渐入纵深,在"变"与"不变"间,走出了一条"三线"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六盘水,因"三线"建设而生,与改革开放同岁。从"江南煤都"转向"中国凉都"、从"挖煤卖煤"到一二三产并驾齐驱、从"贫"在农上到"三变"改革助农增收……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六盘水经济社会之"变"翻天覆地。  相似文献   

15.
自1997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根据中央联合声明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九七回归后.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香港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这是指香港社会基本格局不变.但九七回归,毕竟是一个根本性转变,主权归属的改变必然引起由此而来的一系列变化,其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这种“变”,只要有利于香港繁荣稳定和发展,不损害香港人的利益,这种“变”是值得欢迎的.我们要沉着应“变”.迎接这历史转变时刻的来临.为此,本文对九七回归后香港社会的变化作点探讨.一、九七主权回归,这是香港社会最大“变”,由此将引起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16.
郑强  付松 《当代贵州》2014,(17):20-21
正绥阳的城镇化演绎着变与不变的精彩:变的是城市和理念,不变的是山水与乡愁。一城山水一城诗,半城湖光半城林。走进魅力绥阳,处处欣欣向荣。这是一座人杰地灵的城市,以其独特的意境展示着"中国诗乡"的韵味;这是一座生机勃发的城市,凭借惊人的速度书写着城镇建设新篇。  相似文献   

17.
正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新时代改革发展。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要着重理解以下重要理论与基本观点:一是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从这个原理出发,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提出要准确把握中国国情的"变"与"不变",准确把握中国改革发展不同阶段的  相似文献   

18.
张雪梅 《求实》2001,11(5):21-24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论断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从而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共产党的信赖,就应该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当代社会主义运动中的"败"与"不败"、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上的差距、当代社会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之间的吸收借鉴以及全面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理论所必须注意的方法论和方法论原则等五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9.
“变”与“不变”是近十多年来香港的一个敏感话题,一个常常被讨论的话题,因为它涉及香港的前途。正如世间万物均为相克相生的一样,香港的“变”与“不变”也是对立而统一地出现的。而提出香港的“变”与“不变”的是中国政府,体现香港的“变”与“不变”的是“一国两制”方针。  相似文献   

20.
正"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是六盘水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精神及贵州省委省政府要求,从破解农村资源、资金、农民"三分散"入手,探索出的改革新路径,并得到了多地的借鉴和推广。农民以农地经营权入股是"三变"改革中的重要形式,六盘水经过近5年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成为当地农民脱贫、农村发展的有力支撑。但作为一项改革制度不可能一劳永逸、固化不变,需要从实践和理论层面不断检验和完善。基于此初衷,笔者对"三变"改革的农地经营权入股进行了调研,思考探究其积极作用、潜在风险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