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耀军  刘超 《科技与法律》2005,4(4):111-115
虽然在1995年我国出台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提出了防治目标并加大了淮河治污工作,但是在该条例颁布10年后的今天,淮河污染的状况不但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反而出现了加重的趋势。对于淮河污染问题的解决不能停留在表面上的一些措施的实施,而应该从根源上思考治理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并积极寻求解决。在淮河污染治理过程中,政府的失位、环境法定位上的偏颇、公众参与制度的缺失以及环境观、环境意识的滞后等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必须有针对性地寻求应对之道。  相似文献   

2.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全长1000多公里、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养育着1.5亿人口的淮河,到20世纪末期,污染却给淮河两岸群众带来一场灾难,有民谣这样形容:“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人们痛心疾首,人们期待着千里淮河碧水荡漾、鱼虾竞游的景象早日重现。于是,中国第三大河流淮河,也成了我国投入最多、开展全流域污染治理最早的大江大河。一场治污的“人民战争”在淮河两岸打响。据报道,自1994年6月,国务院召开淮河水污染治理会议启动治淮工程,10年累计投入193亿元人民币,更有一说,这10年间,国家、地方、企业的投入有600亿元之巨。  相似文献   

3.
在此之前,我国还从来没有为一个流域的水污染制定过专门的法规,更没有任何一条河流的兴废引起过如此广泛的关注。淮河,以其令人触目惊心的污染状况和对沿岸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造成的严重危害,引起了世人瞩目,同时也给我国一切江河湖泊水资源的保护留下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4.
淮河,对我们来说似乎总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因为她水患频繁、污染严重;淮河的治理,对我们来说又是一个必须关注的话题,因为这是沿淮人民的心声。位于淮河中游的安徽沿淮地区地处洪水走廊,历来灾害最重、影响最深,是治淮的重点与难点地区。加快淮河综合治理,是安徽淮河流域近4000万百姓的强烈愿望。本期选择3位人大代表进行访谈,他们一直生活在淮河岸边,亲眼目睹了淮河流域几十年来的变迁,不仅对淮河有着特殊的情感,而且作为人大代表,一直在为淮河综合治理鼓与呼,为治淮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让我们听听他们在治淮方面的心声——  相似文献   

5.
大案速览     
《法人》2011,(7)
哈药集团污染门年广告投放5.4亿,治污费用却仅为1960万,连前者的27分之一都不到。哈药集团曝出污染门可谓顺理成章。自6月初开始,有关哈药集团高调宣传、低调环保的消息便不断传出,成为整个6月最为引人关注的财经新闻之一,哈药集团的新仇旧账被翻了个底朝天。  相似文献   

6.
水环境生态的恶化,水资源的短缺,是我国目前水资源的现状。本文对受污染最严重的淮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其受污染的历史、现状、原因及治理其污染的一些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7.
淮河,对我们来说似乎总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因为她水患频繁、污染严重;淮河的治理,对我们来说又是一个必须关注的话题,因为这是人民的心声、政府的大任;而从根本上对淮河进行综合治理,对我们来说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话题,因为有科学发展观的统领、有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因为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已经、正在并将继续为之努力。在2005年3月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80余名我省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快淮河综合治理的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重点督办的建议交水利部办理。一年过去了,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这件饱含对人民群众深厚感情的建议的办理,沿淮人民的淮河安澜梦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8.
《法人》2011,(7):10-10
年广告投放5.4亿,治污费用却仅为1960万,连前者的27分之一都不到。哈药集团曝出"污染门"可谓顺理成章。自6月初开始,有关哈药集团"高调宣传、低调环保"的消息便不断传出,成为整个6月最为引人关注的财经新闻之一,哈药集团的新仇旧账被翻了个底朝天。  相似文献   

9.
陈玉峰 《法人》2014,(4):31-37
正从中央到地方,治污与修法齐头并进,但治污之路,道阻且长。专家建议升格并完善《环境保护法》2月25日,北大附中初中部发出紧急通知:"2月25日停课一天,2月26日是否停课,请同学们关注校园内网。"这则随后被海淀区教委叫停的通知,随之招来舆论战:雾霾天气还上不上课?舆论的背后则是首都北京严重空气污染的现实。2月下旬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持续出现灰霾,灰霾影响面积一度高达143万平方公里,重霾面积约为81万平方公里。污染范围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及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末,沉寂在冰封之下的松花江静静流淌,三年后的此时,这条发生了重大水污染事件的东北人民的“母亲河”已然不同当日。正是这场水污染“劫难”让她和中国众多被污染困扰的河流迎来了新生——国家的一系列流域治污政策让她们在污染治理中得以“休养生息”,恢复生机。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0月9日至12日,我们部分在皖全国人大代表一行10人,在省环保局有关同志的陪同下,对淮河干流与支流污染同步治理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视察了蚌埠、淮南、六安的水质状况及环保管理工作的情况后,我们一行来到太和县了解黑茨河及其支流南洺河污染及治理的情况。南洺河发源于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抚宁县一些传统工业产业污染物排放量大。污染源点多面广,被列为省、市环保任务重点县。抚宁县人大连续几年都在年度工作计划中安排3-4项关于环境保护的活动。通过调查研究掌握总体污染及重点污染情况.借鉴外地治污经验撰写了翔实的调研材料交至县委、县政府,对《环境保护法》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执法检查;通过主任会议和常委会会议听取县政府关于水泥、造纸企业环境治理的报告,  相似文献   

13.
《中国监察》2012,(10):65-66
近年来,淮南市环保局一手抓党风廉政建设,一手抓治污减排,努力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和绿色和谐的自然生态,环保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淮南市连续两年荣获安徽省政府"污染减排目标超额完成奖";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环境规划示范城市优秀案例"奖。污染减排有"淮南做法",生态创建有"淮南模式",城乡统筹有"淮南经验",火电脱硫有"淮南版本"。市环保局先后获得"全国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4.
黄河夺淮改变了苏北水系及地理面貌,淮河、沂沭河衍变为灾河,苏北由此成为“十年九灾”之地,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地苏北淮河及支流实施较为科学的治导,使淮河得到了初步治理,一度减轻了淮河灾害,但日本侵化战争的发生、南京国民政府政策上的偏差及诸社会因素决定了淮河千年灾害在当时不可能被根治。  相似文献   

15.
耿辉 《人民司法》2021,(5):32-35
【裁判要旨】治污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以明示或默示的方式安排其员工采用偷排方法排放污水,虽然偷排入外环境的大量污水均已无法进行检测,但结合危险废物接收登记单、危险废物入场特性分析报告、公司环评报告、案发当日检测结果,仍可认定所偷排入外环境的污水量及其中所含毒害性成分,该企业构成污染环境单位犯罪,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参与偷排的员工均构成污染环境罪的共犯,应按照各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予以量刑。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陕西省汉中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治污减排这项民生工程建设。依法督促汉中市人民政府制定得力治污减排措施,促进了减排工作落实,确保了十一五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和十二五良好开局,治污减排工作取得明显工作成效。促进了汉中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取得双赢,为保持汉中青山绿水蓝天和良好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朱小群 《法人》2015,(2):6-7
第三方治理模式突破了"谁污染,谁治理"的旧有观念。但在该模式下是否"谁污染,谁负责"上,仍有待进一步规范明确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改革创新治污模式,吸引和扩大社会资本投入,促进环境服务业发展。这意味着酝酿已久的环境第三方治理从国家层面正式破冰。而随着市场化机制的引入,"谁污染,谁治理"这个环境保护的传统观念将被颠覆。  相似文献   

18.
陆剑凌  霍喜娟 《法学》2007,(11):144-149
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近年来,随着该区域各类化工企业、高科技企业的兴起和发展,太湖流域的水污染形势日趋严峻。实践证明,通过完善太湖流域环境立法是解决太湖流域环境问题进行流域治污的根本之策,本文从区域立法的角度出发对如何跨地区制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治理污染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法治与社会》2017,(12):36-38
加大力度治污减霾任重而道远 刘小燕副主任说:陕西省是消耗能源大省,治污减霾任重而道远.省委省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治污减霾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现在的关键问题就在于抓落实.执法检查报告提出的在关中地区积极推广地热和兰炭取暖的建议很好.  相似文献   

20.
评说速览     
在雾霾中下决心推动空气立法1据北京市气象局统计,从2013年1月1日至29日,一些地区雾霾日数为24天,仅5天不是雾霾日。最近几天,空气更是连续严重污染。北京之外,天津、河北、河南、山东等多个地区,近七分之一国土面积被灰霾笼罩。为了应对恶劣的空气,北京紧急启动更严格的防控应急措施,主要在机动车、工业、燃煤、扬尘4个方面。从这些严厉的措施,可看出政府治污的决心和态度,也可看出污染的"罪魁祸首"来自多个方面,完全依赖政府难以根治,需要市民和企业的配合。如何让个人的自觉凝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