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她每天都很忙,"不是在讨薪,就是在去讨薪的路上"。有人说她铁骨铮铮,不惧艰难。其实她也柔情似水,面对朴实无助的农民工,她常常止不住流泪。人们都叫她"讨薪姐"。她却说,我讨的不仅是"薪",更是人与人之间的那一份"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南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大队长陈美杏,19年来为10多万名农民工讨薪3亿多元。2008年年底,年关将近,而南宁市江南区一工业园内,辛苦一整年的200多名  相似文献   

2.
老林和老张     
那个星期天的早上,我拗不过天真烂漫的女儿,只好放下写着的文稿,带她出了门。刚来到那条丁字街,女儿便在卖糖片儿的小档前停下来了。那摊主是操北方口音的青年,只见他十分娴  相似文献   

3.
神奇的剪影     
我大姐靳佩芬(笔名罗兰)现居台湾。她的作品体裁广泛,有散文、小说、诗歌、寓言、论文……现已出版30余种,深受海内外读者的欢迎。其中最受各界欢迎的当属主要写为人处世的《罗兰小语》了。她文笔流畅、生动潇洒,能吸引着读者去读,去想那些文章中的丰富内涵和深刻的哲理。 我们兄弟姐妹7人中,她这老大是最  相似文献   

4.
84岁杨贵妃     
这是北京一场很少见的演出。星期天下午,昆曲研习社举行例行演出,各界来宾不少。在剧场后台的化妆室里,我把演出的说明书放在将要主演大轴《单刀会》的朱家溍先生面前。他一看自己的名下注有“84岁”,当时“咳”了一声:“瞎写,我实际是81岁。你知道的,我一向不赞成写岁数,艺术到底好不好,不在于岁数大小.也不在干是专业还是业余……”我笑了,因为去年一次演出的说明书,在朱先生名下还冠以“著名业余京昆表演艺术家”的称号。朱先生是我尊敬的一位忘年交,他出身贵胄世家,幼年时京剧武生泰斗杨小楼多次到他家里唱堂会。杨老板见到这位年纪小小、又颇懂戏的公子爷。便称他为“四哥儿”(朱在兄弟中“行四”)。稍后,朱便常去杨老板家玩,也经常得到杨老板的指点。那时伶人对自己的技艺是不肯轻传  相似文献   

5.
再见,再飞翔     
早知道天下没有不散之筵席,纵然是最精彩绝伦的好戏也终有落幕之时。可是,在得知《人事与人才》即将停刊并应约作为曾经工作过的同志为她写上一段话时,我还是迟迟无法落笔。有太多的事、太多的感觉想写,生怕会有所遗漏,而此后却再也没有机会。1999年夏天进入《人事与人才》之初,我除了发表过一些诗歌、散文写过一些人物报道之外,对人事宣传工作和编辑工作都是比较陌生的。当时因为主编“工作指导”版块的编辑被抽调去做其他事情,我受命帮助完成这一版块的内容。为了让我尽快进入状态,当时的老总找出了一大堆国家人事部和省人事…  相似文献   

6.
拜访     
她一心想当作家;她苦苦写了3年小说还未铅印一字;她知道文化局有个名叫徐兵的作家;她一直想结识他。终于,她决定登门拜访,在一个星期天的傍晚。她早早地收拾停当,套上件色彩清雅的紧身连衣裙,出发了。拜访作家,应该漂亮些。人皆爱美,作家更爱美,也会审美,她想。况且这是她第一次拜访。上了大街,她先挤进商店,买了鼓鼓囊囊的一袋新鲜的苹果拎着。登门求教空手怎么好意思呢!  相似文献   

7.
《半月谈》2004,(6):72-74
我业余喜欢写些新闻稿,却从没向《半月谈》投寄过,毕竟她是国家级的权威刊物。去年,我在《半月谈》上看到武汉城市窨井盖屡屡被盗的报道后,想起我们市在窨井盖上加栓、加链以防盗的经验,就赶紧迫了一张  相似文献   

8.
母亲是一个最疼爱子女、勤劳善良的人,她离开我们已经有半年了,我深深地怀念着她。虽然我不是一个虔诚的宗教徒,也不是一个封建迷信者,但我却坚信母亲是去了天国,一个没有人间苦难烦恼的地方,一个只有具有自我牺牲精神和勤劳善良的人才有资格去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良知未泯     
这是一个储放印刷纸和杂物的小仓库,散发着纸张的霉味。   天快要亮的时候,张百万的女儿张小萱突然发起了高烧,本来就垂头丧气的秦培,这下就更窝火了,气急败坏地对熬得两眼通红的小莹说:“把她扔大街上算了 !”   “她还是个孩子呀 !”小莹战战兢兢地说。   “不是我狠,是她老子张百万比我毒,是她老子害了她 !”秦培把牙磨得咯咯直响,布满血丝的两眼比小莹的还红。   “咱得救救小萱,为了她,也为了咱俩。”小莹惊恐地说着:“咱现在把她送医院去,还来得及,咱要是不救她就真的叫犯罪了。啊 ?你听见没有,咱们赶快把她送…  相似文献   

10.
摄影偶得     
<正>假期去大连,朋友为我拍摄背朝大海的照片。我站在礁石上摆好了造型,等着她按下快门。每次,她总是不紧不慢的找角度,为了捕捉一波潮水泛起的浪花,要等很久很久,并在浪花出现的瞬间按下快门。经她手拍摄的照片,基本上每张都是人物和景物巧妙的融合着。  相似文献   

11.
缘结妇联     
也许是生来与妇联有缘吧。10岁那年,我们家搬进一套新房,对门邻居旷奶奶是市妇联的老主任,德高望重,交游甚广。在我童年的眼睛中,旷奶奶头上笼罩着一层神秘而又神圣的光环,我的愿望是“长大了做一个像旷奶奶那样的人”。10年后,我从师范学校的中文系大专毕业,以学生党员和优秀毕业生,分到了当时数得上的好单位市粮食局工作。说不出有什么不对劲,但我总隐隐觉得那不是我要从事的职业。果然,在我即将去报到上班的前几天,在乡下休养了大半年的旷奶奶回来了。她到我们家串门,提到市妇联想进一个写材料的年轻人。她对我妈说:“…  相似文献   

12.
情感     
情感乔叶这是一个危险的题目,但是我不愿意去逃避。总是觉得有很多情感是不可以命名的。她不是爱情,不是友情,不是亲情,不是温情,不是忘情,不是深情,不是同情,不是恩情,不是一见钟情,亦不是那些所谓的人之常情,但是她就那么在我的生活中存在着,让我无法忽略,...  相似文献   

13.
她出生在1969年的严冬 ,也许正是因为她降生的季节缘故 ,注定了她的人生旅途更多的是艰辛、痛苦与磨难 ,但同时也铸就了她刚毅不屈的性格。在她来到世间第六年父亲撒手人寰 ,留下孱弱的母亲和她们姐妹五个 ,为了供她和两个姐姐上学 ,母亲节衣缩食 ,勉强支撑着这个家。为了生存 ,正在上学的两个姐姐被迫辍学回家务农 ,可以想象 ,当时她的家庭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可为了满足她的求知欲 ,在上小学二年级时母亲不得不把她送到姐姐家去上学 ,从此 ,她就在姐姐家渡过了她十年的求学生涯。1988年当她顺利地走过高考的“独木桥”时 ,命…  相似文献   

14.
另一种珍爱     
曾读过一篇小说《绿墨水》,讲一位慈父为使女儿有勇气面对生活而借她同班男生的名义给她写匿名求爱信的故事。感动之余我忽然想到:人真是太脆弱了,似乎总是需要通过别人的语言和感情才能肯定自己、热爱自己。如果有一天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去关怀你、爱护你、倾听你、鼓励你——人生中必定  相似文献   

15.
小芸半个月前就对妈妈说好,要在这个星期天把男朋友阿毛带回家。可是,昨天晚上,小芸接到妈妈的电话,告诉她,爸爸今年48岁了;医生说他得了什么“综合症”,总爱发脾气,哥又出差去了广州,这个星期天是不是……听到这里,小芸立刻明白了妈妈的意思,对着话筒大声道:“妈妈,我理解。”星期天,小芸和阿毛高高兴兴地上现在家门口,他们的手上提着糕点,水果,还有一只大母鸡和时鲜蔬菜。“爸爸,这是我的同学阿毛。”“伯……还没待阿毛一声“伯父”叫出口,独自坐在沙发上开牌的爸爸头也不抬“你的‘同学’,我认不得。”一对年轻人手…  相似文献   

16.
抒怀邵燕祥     
在当今文学作家中,邵燕祥是成了“作家精“的人物,差不多在各种报刊上经常和读者见面的著名作家要算邵燕祥!我多次与邵燕祥说过,要比较全面地写一写他,他先是笑而不答,后总说不要写我,我不是新闻人物,何必费笔墨!于是,我老老实实听了他的话,十多年过去,几次提笔但都作罢。有时也偶尔在报刊上读到有人写他印象记的文字,但大多不确切。如1999年4月15日《团结报》副刊上《邵燕祥放怀天地大》一文发表后,有人告知邵燕祥,他读后,连忙发表《一点小声明》给《团结报》。他说文中谈“修身养性“两大段,所说都与我无关,熟悉我的人便会知道,我从来没有在口头上或书面上谈过“修身“、“养性“,既不曾以懂得养生之道和“心灵保健“自居,更不会去规劝“大款、富翁“和其他“功名欲望特别强盛的人“。那些意见不是我的,张冠李戴,不敢掠美,这就是我要声明的主要之点……记得1992年7月我去北京,当时燕祥还住在光明日报  相似文献   

17.
破案     
一 看着李冰那副酣睡的样子,妻子林秀尽量使自己在厨房里的忙碌不再出声响,难得有这么一个平静的星期天,她希望他能多睡一会儿。 8点刚过,房里的电话铃声就响了起来。不是说今天没有会议和案子,陪自己上趟街吗?林秀刚一愣神,李冰扔下一句“不用做我的饭”就匆匆拉门而去。望着尚在锅里翻滚的几个鸡蛋,林秀的眼神很无奈。做刑警的妻子有时真难!  相似文献   

18.
晓:   挂断电话,却挂不断思绪,我还是提笔给你写了这封信。   得知你已平安抵京,并且在托福考试中取得了那么优异的成绩,真为你高兴。但面对你寄来的厚厚一包经济类的考研书,我又不禁沉默良久。   一如三年前那样,我们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三年前的高考决定了我今天的就业方向:做一名人民警察。记得你当时建议我报考吃香的经济和外语专业,我没有采纳你的建议。三年后,很抱歉我又要让你失望。   不是我不在乎你,真的。三年中的每一天我们都企图说服对方。可我们都失败了。我曾告诉过你我的许多梦想:当公安记者,去…  相似文献   

19.
“歇会儿吧,你都出汗了。”“没关系的,一会儿就到山顶了。你不是说就想看看县城的全貌吗?到了山顶就能够看见县城全景了。”这是个星期天,骄阳似火。在贵州省桐梓县第二中学通往魁山的小道上,一个女孩佝偻着身子,驮着一个比自己身体还大的女孩艰难地朝山顶跋涉,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她背着的那名女孩将脸紧贴在她的背上,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20.
刘丽涛有这样的魅力,尽管记者曾不止一次采访过她,但每次与她面对面的交谈,都会有新的发现:这个娇小的女人就是不一般。5月底的一个星期天,在新沂市公安局有点破旧的会议室,当留着短发、一袭咖啡色长风衣的刘丽涛,面对记者的提问时,仍是三句不离本行,言必谈破案。我不想干婆婆妈妈的事儿记者:23年的从警生涯,你当了18年的刑警。你是如何走上刑警的道路的?刘丽涛:1984年我从徐州警校毕业在派出所当了一名户籍民警。婆婆妈妈的事儿我不想干,一心想着到刑警队去。1987年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成立反扒队,我就去报了名,可后来不知为什么没有我,我就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