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权》2010,(5):10-18
前言 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在这一年里,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和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促进人权事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实施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遏制经济增长明显下滑的态势,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同时推动中国人权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2.
李立国 《人权》2010,(2):2-5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一项宪法原则。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困难时期,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发展权和政治权,对于发展人权事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2009年已然过去,中国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寒潮下,实现了全年经济增长略高于8%的傲人成绩。其中,房地产业发展尤为迅猛,在其他产业黯然失色的情况下,竟然一支独秀。据中国证券报2009年12月30日报道,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冲击不断显现出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刻指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已成为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这是对2009年农业农村经济形势面临困难的一个判断。2009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形势极为艰巨的一年。  相似文献   

5.
一、增长阶段转换是规律使然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增长速度放缓.2008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回升,2010年达到一个高点后,增长速度逐步回落.如何正确认识这一轮增长放缓的含义,对于我们理解、顺应、引导新常态都很重要. 在这个问题上,一种观点较为消极,主要理由是近期经济增长速度为近些年来的新低.这种观点着眼于速度,由此形成的判断就不大乐观,甚至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和前景疑虑甚多.如果换个角度,着眼于中国经济增长阶段转换、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的大背景,判断将会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强烈冲击,中国近期及时出台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根据部署,未来两年将安排约4万亿元投资,仅此就可以每年拉动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十年前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行之有效的积极财政政策,在应对国际金融海啸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扩内需,促增长,巩固经济的回升复苏,还是在今后较长时期内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中国都必须调整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8.
张艾 《群众》2011,(6):35-36
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发生了新的变化,尤其是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逐步复苏并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阶段”。这一阶段使得作为全球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劳动力市场,其每一微小变化趋势都对宏观经济走向产生深远影响。如何应对“后危机阶段”经济发展新形势、新挑战,迎接新的增长周期?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及国内经济增长减速的情况下,中国既有的发展方式面临严峻挑战.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以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大决策,并提出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对铁路行业来讲,转变发展方式,必将为提高铁路发展质量,实现铁路又好又快发展,推动和谐铁路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必须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在当前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的形势下有着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