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北京密云县在传达和贯彻落实中央农村政策的实践中,引起了对过去农村工作的极大反思,同时也遭遇了思想上和工作中的困惑。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农村改革的初步实践却开始了,并取得了较好效果。1979年密云县农村改革启动的情况,是微观研究全国农村改革的一个视角,反映当时全国大多数农村的普遍状况,更突显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特性,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  相似文献   

2.
30年前召开的短短5天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因其伟大的历史贡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共产党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过去理论界比较注重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转折意义.但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高度看.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思想来源。十一届三中全会高扬的改革精神、  相似文献   

3.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为贯彻落实省委提出围绕纪念改革开放二十周年,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的精神,本刊拟在下半年开辟专栏,现刊登参考选题,供作者投稿时参考,作者可根据参考选题确定论文的具体题目。参考选题1.历史的转折伟大的开拓——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党发展历史上的重要地位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影响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转折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改革的前奏10.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1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1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党的基本路线形成研究1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1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廉政建设研究  相似文献   

4.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标志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正如陈云所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社会主义时期的遵义会议”。对于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陈云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参与农村改革勇创支农新路梁生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大兴县农业生产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起步。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转变时期,供销社如何从思想上转轨,工作上跟上,是亟需探讨的...  相似文献   

6.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郭义福中国正在进行的全面改革,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把这场改革称之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基本观点和核心内容。这一崭新的命题,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揭示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待点、改单的深度和广度,表明...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策,也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现在,我们的经济管理工作,机构臃肿,层次重叠,手续繁杂,效率极低。政治的空谈往往淹没一切。这并不是哪一些同志的责任,责任在于我们过去没有及时提出改革。但是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这段讲话以一个政治家的风度,高瞻远瞩,对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提出了战略性指示,拉开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序幕。二十年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围绕全会制定的新的工作中心,中国的对外关系理论和实践相应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此,中国外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外交的总体内容应该包括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实践两部分。但无论是外交政策还是对外关系都是要经历不断的变化,每一个国家的外交都会随其国内国外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出深刻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历史性的战略决策,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口号,决定把全国全民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农村改革提供了思想前提,创造了良好环境。我国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并以磅礴之势迅速推向全国,取得了伟大成就。认真探讨和总结二十年来农村改革积累的经验,对于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力针、政策,进一步推动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一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以下简称《决定》)。这个《决定》的出…  相似文献   

10.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已经成功地推进了价格、农业、财税、银行等体制的改革。现在正在进行的国企和银行的根本改革,是最关键的也是最困难的改革。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危害到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国际竞争力增强。可以说,中国经济的前途和12亿中国人民的命...  相似文献   

11.
胡乔木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为纪念乔木同志逝世二周年而作朱佳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全会之前的中央工作会议,无论在党的还是在共和国的历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掀开了党和共和国历史上崭新的一页,标志着新的历史时期的开始。胡乔木同志当时作为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2.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这次会议,是我们党史研究系统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的学术讨论会,又是我们从党史的角度学习和研究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的学术讨论会。这两个主题是密切相关的。我这篇发言,涉及这两个主题,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题为从十五大看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第二个部分为从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看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从十五大看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历史诀议和十五大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在一九八一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于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早有明确的…  相似文献   

13.
25年前,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古老的神州大地涌动汹涌澎湃的改革春潮,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从此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25年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国的改革,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公开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建立、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开选拔任用干部机制提供了宝贵经验但是,目前我们在建立、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开选拔任用干部机制方面,只是局限于量上的积累,而没有质上的突破。因此,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我们党的组织人事工作实际,以改革的精神研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改革最早从农村开始,而农业生产责任制则是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福建和全国一样,在农村实行了以生产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逐步突破了长期以来受“左”倾严重束缚的生产关系,使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然,福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也走过了曲折的道路。本文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福建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三个阶段作个简要论述。 第一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1979年9月。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同时作出了《关于加强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两个决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被公认为是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但比这更早的改革之举,是编选了一年之久的“78版”中小学统编教材。它是在中国政治气候乍暖还寒时出生的,但它那焕然一新的面貌,无疑是改革早春的象征。  相似文献   

17.
在中共党史上,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座伟大的历史丰碑,它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从困境。危机中挣脱出来。它勇敢地抛弃阶段斗争动力论,确立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直接动力新说。正是由于这个动力论的变换,给社会主义注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勇敢地摒弃了阶段斗争动力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党在认识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上,困于旧思维框架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根据这个基本原理,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改革实践和成功之路口赵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5年,我国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当前我国形势可以用16个字概括,即: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人民团结、社会进步。世界舆论普遍认为,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举世震惊的...  相似文献   

19.
与全国相同,福建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历了一个农村到城市依次展开、逐步推进、逐渐深化的过程。农村改革成为新时期福建改革的开篇文章。但福建农村改革并非一帆风顺,它与种种困难相伴开始了最初行程。福建农村改革之难,最直接也最集中地反映在推行联产计酬承包责任制上。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福建农村不少地区的基层干部、群众也纷纷在生产上自发采取包产到组等生产形式。一时间要求为包产到组、包产到户正名的呼声沸沸扬扬。但与此同时,出自“左”的思维惯性和保守心态,在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问题上,当时的福建…  相似文献   

20.
初卓 《党史纵横》2001,(11):47-48
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领导全国人民,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经过20多年来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为世界所瞩目。实践证明:我们党在总体上是有战斗力的,我们的党员和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充满挑战和风险的复杂社会环境中,也有少数意志不坚定分子,经不住考验,走上邪路,消极腐败现象,侵入到社会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