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打工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然而,在“后方”守家的“留守妇”,往往耐不住“牛郎织女”般的寂寞生活,她们因感情走私而导致的社会不和谐现象时常发生。本文中的“留守妇”所引发的惨剧就是典型一例。这种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刊有《新时期青年农民工“文化反哺”现象初探》一文。文中指出,“文化反哺”即“逆向社会化”,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文化传承模式。当代青年农民工已初步具备“文化反哺”的能力,并有责任通过“文化反哺”提高农村成人社会的现代社会适应能力。青年农民工“文化反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3.
当前,“啃老”已经渐成一种社会现象,“啃老族”的种种行为也让社会尴尬。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统计,目前有30%的年轻人靠“啃老”过活,65%以上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  相似文献   

4.
小非 《工友》2011,(9):10-13
调查表明,我国逾六成家庭存在“啃老”现象。当前,“啃老”已成为一种社会常态,“啃老族”的种种行为让社会尴尬。  相似文献   

5.
从“人是生产力主体”看劳动再就业问题郭安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特别是伴随着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进程,在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大量富余人员及下岗人员出现,他们的劳动再就业问题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的一大难题。这一社会现象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影响很大,它制约...  相似文献   

6.
莫言 《工友》2009,(9):9-11
自上世纪末,部分国有集体企业陷入困境,改制,或是条件不成熟,或是政策不明朗,于是,“内部待岗”、“停薪留职”、“两不找”等措施,成为化解企业人员包袱的“缓兵之计”。很多企业待条件成熟或政策明朗后,即开始了企业改制工作。但是,也有企业领导为了降低改制成本(主要·是节省经济补偿金和社保支出),最大限度地减少参与改制的职工人数,  相似文献   

7.
对职工群众的来信来访,山西省总工会十分重视,基本做到了件件有回音。他们主要采取了五项措施和办法:一是借助省委、省政府和省总工会领导的批示解决职工信访问题;二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澄清上访人员反映的问题,有效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三是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营造维权环境,促进信访问题的解决;四是加强与有关部门合作,共同解决好信访问题;五是加强对各市总工会、各产业工会和机关各部门信访工作的督查、督办力度。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廉价政府”的字眼频频出现在报端,成为公众关注的热门话题。“廉价政府”是指减少行政办公成本,提高办事实效,追求效率效能的最大化,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机构。由此,笔者想到做好工会工作,也应倡导“廉价工会”。平心而论,近年来绝大多数工会组织在压缩开支、精简机构、强化管理、提高效率、加强自身建设上是下了大气力的,也收到了看得见的实效。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也确有一些工会组织成本意识低下,效率观念淡薄,有的盲目进人,使人员超编,人浮于事;有的管理不严,跑冒滴漏严重;有的讲排场比阔气,搞一些与工…  相似文献   

9.
工会信访工作是工会组织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一个窗口 ,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一个 重要渠道。做好工会信访工作, 要求信访干部具备有以下四种素质。  一是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做好新时期 的工会信访工作,对信访干部 素质的要求是多方面的。面对新 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信访干部必须努力学习邓小平理 论 和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决贯彻执行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 央保持一致,从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对人民群众疾苦 倍加关 心出发,满腔热情地帮助上访群众解决…  相似文献   

10.
艾琳 《工友》2006,(7):6-6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针对农民工问题的一个重要文件。文件从提高对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认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提高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对农民工的服务等十个方面提出了四十条意见,这无疑将对今后农民工生存环境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合法权益的维护、社会地位的提升等发挥重要的作用。如果社会各方面都能够认真贯彻好这一文件,我们的农民工也就可以慢慢地“贵”起来,真正成为社会的平等一员。让农民工“贵”起来,就是要让农民工的生命更值钱。大家知道,现在农民工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1.
珂影 《农村青年》2006,(4):56-57
致富是每个人心中的愿望。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家里有一个病人,往往会拖垮一个家庭,使他们的致富梦想从此化为泡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在我国农村并不鲜见。社会对于遭逢不幸的人们,会无私报以爱心。许多家庭通过媒体的帮助,得到了社会的爱心捐助,从而最终走出了困境。但却有这样一个人,把致富的脑筋动到了爱心捐款上。甚至不惜用毒药使别人家的孩子一再生病。他最终的结果会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12.
晓宇 《中国工运》2006,(3):51-51
“减人增效”,顾名思义是通过相关人员的分流来减少富余人员,达到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效益增长的目的;“减本增效”,是通过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从降低生产成本着手,来实现企业效益的增长。两者之间虽然都从“人”抓起,但存在着治标与治本的区别。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在众多企业中广泛流行并实践着一句口号,那就是“减人增效”。其目的就是想通过企业员工的合理分流和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一些老的企业,人员多、负担重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这些企业的自身发展。“僧多粥少”的现象迫使这…  相似文献   

13.
《重庆工运》2005,(10):46-46
为了切实开展好建设节约型社会活动,嘉陵集团结合企业实际,大力宣传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型企业的重大意义,开展了一系列丰富的活动。一是围绕建设节约型企业开展“我为嘉陵发展献一策”合理化建议活动:二是开设“建设节约型企业”知识宣传栏;三是举行知识答题比赛;四是开展黑板报比赛;五是在班组中开展“降成本、比节约、提质量”劳动竞赛。如今,节约已逐渐成为公司职工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4.
马凯 《中国工运》2011,(5):46-46
“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提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从社会活力、和谐稳定的战略高度审视社会管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理论的丰富深化.也是对我们党新时期群众工作的一大创新。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增强社会凝聚力的主体。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  相似文献   

15.
如今,越来越多的父母正面临着一个让他们日益困惑的问题:生活好了,孩子却“退化”了,不会做家务,不会待人接物,不会照顾自己……以至踏上社会后,父母还为他们牵肠挂肚,揪心不已。湖南一位下岗教师从父母们的忧虑中敏锐地发现了其中蕴藏的商机,于是她针对城里孩子生活自理和适应社会能力差的现象,办起了“吃苦农庄”,让孩子们在“自我虐待”中锻炼自己,改造自己,从而独辟蹊径地闯出了一条金光灿灿的掘金之路。  相似文献   

16.
标口养路段工会为职工解决“六难”黑龙江省“模范职工之家”标口县公路养路段工会从职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抓起,先后为一线职工解决了六个方面的工作、生活难题,有力地推动了全段的两个文明建设。一是解决职工照明和看电视难,投资3万多元,为5个边远道班安装了5...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运》2011,(10):60-60
北京市海淀区总工会来稿.从创新工会工作思路.协助党和政府开展促进就业工作方面.介绍了海淀工会实施和完善“八会制”参与社会管理的做法。一是“综合会”:坚持每周举办综合招聘会,为本区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等提供职业介绍、法律咨询等服务。二是“已建会”:要求用人单位必须出具工会组织的证明信才能参加招聘会。  相似文献   

18.
“两会”的召开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一介百姓,关注两会,多从新闻中来。我看今年“两会”新闻,可喜之处有三。  相似文献   

19.
李永和 《工友》2009,(6):36-37
一个时期以来,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浮华奢靡之风有一定市场,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则大有被弱化和淡忘之势。具体表现在一些人存在着信念淡化、道德缺失、诚信丧失、信誉不存的现象,一些人甚至丧失了道德底线。在很多时候,不时出现“好人难做”、“好人倒霉”等等怪现象。形形色色的是非观念和社会现象又渗透到企业内部,冲击着干部职工的道德底线。要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方式和途径是:全面加强国有企业职工特别是各级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端正其是非观、荣辱观。  相似文献   

20.
从“积极争取”转到“主动加强”上来刘玉杰衡量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工作的好坏,一个领导者政绩的大小,往往以“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的程度如何”为标准,这是一种误导。在这种误导下,各行各业各部门,纷纷北上南下,东跑西奔,找上级,拜领导,托人情,拉关系,甚至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